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 2006年,佳木斯市红十字会利用“五·八”万人献爱心和争创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的契机,加强组织建设。纵向从机关到 16个街道办事处、161个社区,建立县(区)、乡(镇)、村(社区)的四级组织网络;横向全市 169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329所中、小学校和 4所大中专院校建立红十字会。 目前,全市红十字会基层组织上升到1 240个,城区161个社区建全部红十字会组织,会员数增至207 641人,志愿工作者3 000余人。
【万人献爱心活动】 一是成立2006年“万人献爱心”活动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转发市红十字会《全市第五届“五·八”万人献爱心捐助活动实施方案》,推动“五·八”万人献爱心活动在全市的开展。各县出台《2006年“五·八”万人献爱心捐助活动实施办法》,采取实名制募捐、社会公示的办法,增加募捐的透明度。二是总结表彰2005年第四届“万人献爱心”活动情况,布置和动员2006年第五届“五·八”万人献爱心活动。三是红十字会全体机关及志愿者分成四个组,积极动员社会各界捐款,共募集款物 50余万元,使1 600多名特困群众得到救助。四是向教育部门特困学生捐款10万元,向流落街头的危重病人捐款10万元,向儿童福利院捐款 1万余元,与金天集团、日用品公司等爱心企业举行义演捐助活动,现场捐助贫困、特困生2万余元。
【社会救助救灾】 一是做好查灾、核灾、报灾工作。重视佳木斯市受到雹灾、水灾、风灾的村屯,对富锦、抚远的灾情,做到及时了解灾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向省红十字会报告灾情,争取救灾物资。二是做好特困群众的接待和救助工作。经过调查、核实,救助特困群众187人,发放救助款8.7万余元。三是迎接国家总会和审计署对救灾物资发放的检查,认真查查全会的救灾物资发放账目情况。四是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同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老干部局、红十字医院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为灾区重灾户、农村老党员、特困下岗职工送医、送药活动,送去棉被、棉衣、大米、药品和现金等 7万余元。救助弱势群体200多户,近600多人。为患病的老党员、困难职工进行义诊。五是资助爱心超市建设。从省红十字会、市民政局分别争取物资17万余元和3万元,世一堂药业等单位捐赠药品价值1万余元,总计 21万余元,全部投入到社区的爱心超市和灾区。富锦市红十字会建立200平方米的备灾救灾中心,为富锦市的备灾救灾工作奠定基础。
【宣传外联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救助实力,发挥红十字会的性质与职能,鼓励广大群众捐款。在报纸、电视等媒体报道新闻 40余次,发表文章近 40篇,在《佳木斯日报》和《三江晚报》出专版3期,出版《佳木斯市红十字报》两期共3 000余份。编辑出版《博爱与奉献》1 000册,印制红十字会知识宣传单30 000份,向161个社区的居民发送。制作创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及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专题片 4部。加强与延边自治洲红十字会的友好往来和业务交流,派 2名工作人员赴延边参加国际人道法等方面的培训。与日本代表团达成合作意向;与加拿大一华侨建立友好联系,并捐赠价值10万元的新衣物。
【社区服务】 以争创省、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先进市(区)为目标,在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中进行大胆探索。一是加强创建工作领导。市政府把社区红十字服务纳入政府社区建设规划,定期研究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对社区存在的人员、经费、设施等困难予以解决。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市、县(区)、社区红十字会各项工作制度 40余项。档案资料达3 906份,并微机化管理。三是加强基础建设。在市区182个社区中,建立161个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爱心超市93个,卫生救护队161个。80%的社区红十字服务站达到有桌椅、有档案柜、有电话、有电视、有电脑和打印机。四是积极开展活动。各社区出版以红十字为内容的墙报、黑板报 300多期,办简报500多期,散发各种宣传单30 000余份。开展博爱送万家救助活动,共救助特困群众1万余人次,发放救助款物价值 200余万元。举办由社区红十字会会长和红十字服务员参加的红十字会务知识培训班 20余期,培训人员 436人,161个社区红十字会长及红十字服务员得到培训。7月,经省红十字会、省民政厅联合验收,全市有70%以上的所属社区达到省级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标准,并对市及所属前进区、向阳区、郊区命名为“全省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区)”称号。市及所属前进区、向阳区、郊区被评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区)。桦川等县红十字会组织专人20余人次深人社区,为社区居民免费体检、发放免费药品价值3 000余元。
【卫生救护】 全市中小学初步将救护知识和救护员培训列入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第一中学在红十字会青少部和综合科的协助下,对保健教师和学校救护队进行外伤处理的四大技术和现场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参加培训人员 320人,学校急救队员基本掌握培训技术,制定对市中、 小学校保健教师培训的计划。对大、中、小学校5 480余名红十字青少年进行培训。举办300名社区红十字会会长和红十字服务员参加的卫生救护培训师资班1期,在各社区举办17期由群众参加的卫生救护培训班,培训人次达460人。
【无偿捐献】 做好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分库启动的宣传发动、登记、募捐工作。围绕《献血法》,利用“五·八”等大型活动的有利时机,开展宣传活动,动员群众无偿献血,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同时,开展全市性艾滋病宣传及遗体捐献工作。到10月30日,全市无偿献血达18 000人次,无偿献血量4吨,造血干细胞1 000份,遗体器官捐献登记 6人次。同江市红十字会在机关开展宣传无偿献血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献血,并签定协议书40份,并为公安局、水务局等献血先进单位送去 8面锦旗,向他们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及血液的生活知识。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 一是对已开展红十字会工作的学校进行指导帮助,督促未建立红十字会的9所学校落实具体建会时间,目前佳木斯市中小学建会数达到88%。二是对红十字会工作比较突出的一中、向阳初级中学等学校提出要求,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完善各项红十字会工作制度,提高广大会员的社会责任感、爱心、救助之心。三是各中小学按照红十字青少年部的要求针对青少年特点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宣传红十字会法、章程、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四是有 80%以上的中学采取板报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者活动。五是宣传推广向阳中学博爱教育园活动经验,目前向阳中学和向阳区卫业社区建立相互帮助的联系。汤原县红十字成立汤原县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和汤原县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博爱奉献双十佳红十字青少年”评比表彰活动,推进全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开展。
【扶贫开发】 从省红十字会争取10万元无息贷款资金,扶持郊区红十字会开展“十村百户”特困农产种植滑子菇项目;汤原县红十字会根据地处小兴安岭余脉、气候适宜中草药种植的特点,与北药开发公司联合在太平川乡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