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支队
边防支队
边防支队
【“三基”工程建设】 建立领导组织机构,下设办公室,研究制定《深化大练兵、苦练基本功实施方案》,举办警官综合素质、网络管理员、士官综合素质培训班,承办黑龙江省边防总队船艇油料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提高官兵适应公安边防工作的能力。按照机关“先过关、先过硬、先带头”的要求,支队机关分三批开展为期15天的封闭式练兵活动,通过“四学四练”,使机关干部“五个能力”不断提高。从10月25日起,在全支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练兵活动,从业务知识、军事体能、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笔书练习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提高边防官兵综合能力。进一步完善处置突发事件预案,举办两期实战教练员 培训班,与驻地边防连、公安机关沟通协调,联合开展勤务演练活动37次,切实提高官兵处置突发事件和自我安全防范的能力。加快推进“8·39”系统工程建设。 11月27日,支队采取机关、大队部和基层派出所联合筹集资金的办法,筹资17万元,为基层派出所配发53台电脑,实现责任区民警人手一台电脑的目标。开展派出所等级评定和基础业务工作会战活动,着力在人口熟悉、照片收集录入、业务知识学习、台账健全完善等方面下功夫。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推进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有2个派出所达到一级, 6个派出所达到二级,10个派出所达到三级,无五级派出所。有1人被公安部评为“三基”工程建设先进个人。
【爱民固边】 开展3、4月份“群防”战役,5、6月份“维稳”战役,7、8月份“爱民”战役和 9、10月份的“执法”战役。走访弱势群体2 754人、外来人口8 000人、监管对象68人、重点人口125人;建立长期帮扶对子 158个,做好事560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解决问题110件,联系企事业单位帮扶104件,捐助68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和贫困学生就学;为辖区36名外来人口、贫困渔民、下岗职工解决就业问题。支队有 2名同志被部局评为三访四见活动先进个人; 5人、2个单位受到总队表彰。在群防战役中,基层单位共整顿群防组织204个,清退不合格治安员125人,重新吸纳108人,举办群防培训活动37次,建立和完善群防工作管理档案,与群防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签订群防工作协议书 500份,增强群防组织作用。在维稳战役中,采取民警驻村解决治安问题的措施,通过大量细致耐心工作,使 11起上访事件停访息诉,120起民间纠纷得到成功调解, 7起群体性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在爱民战役中,基层民警深入走访、回访群众,掀起走访群众新高潮。 各单位深入开展回访,对警民双向熟悉率不高, 没有达到“四必到”, 采取措施进行补课,消除走访死角、盲点。 各单位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以“八一”建军节为契机,扎实开展“爱民月”活动,深化三访四见活动。在执法战役中,各单位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逐条进行整改。征求辖区群众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分类,分期分批加以解决, 整改率达到100%, 基层单位办理的各类案件回访率均达到100%,无群众不满意或提出异议的案件。
【边境安全】 完成国家领导人到边境口岸视察、佳木斯市三江国际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和重大节日的安全保卫任务,被市领导称作“能打硬仗、可信赖的队伍”。按照《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抚远大队正阳边防派出所五警进社区活动得到部局、总队的充分肯定。谭勇等 4个责任区民警的警务室,被佳木斯市公安局用民警的名字进行命名,悬挂了标志牌。加强情报和侦查工作,在打击走私成品油、种植毒品原植物上下功夫,有效遏制上述现象的发生。结合爱民固边战略四个战役,采取与外事、解放军边防部队、渔政等涉边部门联合治边措施,对一线作业秩序进行集中整治,收到明显效果。下派四批27名机关干部深入一线重点滩地协助基层单位开展界江管理工作,既补充基层警力,又加大界江管理力度。年内,查处违边案件36起108人,制止越界捕捞事件8起25人,发生涉外事件 10起25人,同比分别下降23%和14%;安全案件364起,查处338起;刑事案件发107起,破获80起;抓获网上逃犯4名;铲除罂粟300余株;捣毁2个制造邪教宣传品窝点。
【部队执法】 严格按照《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实施细则》进行两次考核评议,重点对派出所办理的各类案件程序、民警执法行为、案卷装订、法律文书制作等方面实行全方位检查指导,推动法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发展。配齐支队、大队部、各边防派出所专(兼)职法制员,健全法制工作网络。为法制科配备一台专用电脑,从基层单位公开选调 1名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警官充实到支队法制科,从基层选调人员充实法制队伍,拿出 1万元用于法制科开展工作。结合总队有法制工作的规章制度和支队实际,制定支队《执法现任制度》、《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法制审核制度》、《执法过错现任追究制度》以及案件审议、回访、审核等相关制度,明确追究范围、责任承担和处理办法,初步形成执法考评和案件回访工作规范化模式。为派出所每个民警建立《执法监督档案》,统一规范档案样式,规范和约束民警的执法行为。年内,开展法制培训活动24次,重点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等常用法律法规,专门抽调28名办案民警分期分批到当地公安局相关部门进行跟班培训,与地方法庭沟通,通过现场观摩和举办模拟调解法庭形式,提高民警办案和调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后勤保障】 完成总队审批的临江等 5个边防派出所新营房选址、筹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营区正规化建设,对照《营区正规化建设标准》要求,深入到基层各单位进行实地调研,认真谋划营区规划、改造等工作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蓝天”工程要求,支队党委研究投入35万元对机关锅炉设施进行改造。投入12万元用于开展中心工作;在总队后勤部门大力支持下,投入80万元,维修公边23708和23722艇,并为基层配发1艘200马力摩托艇;投入20万元对抚远镇工作站、机关办公楼及4个派出所营房进行维修、粉刷,解决5个单位的营房漏雨问题;为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投入2万元为机关购买大型消毒柜和冷藏设备;投入8万元对官兵进行体检和治疗,建立健全官兵健康档案。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基层部队大棚小园搞好农副业生产建设,保障部队绿色蔬菜的自给。经常与地方军供部门沟通,对粮食供应环节进行调整,简化购粮程序,保证官兵吃上优质粮食。加快科技强警步伐,在全省率先开通四级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信息平台。购置微机、投影仪等 8万元办公设备,机关实现网上办公,提高办公效率。加强对派出所“户籍管理”软件的使用工作,提高户籍管理的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