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支队
消防支队
消防支队
【防火灭火】 全年发生火灾 593起,直接经济损失55.4万元,全市未发生重、特大和人员伤亡火灾,与上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下降23.3%,直接经济损失下降38.2%,火灾四项指数为十年来最低值,实现无重特大火灾和人员“零伤亡”的目标,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全年接警出动809次,其中灭火593次,抢险救援216次,出动消防车2 215辆次,指战员10 878人次,抢救被困群众53人,为确保“两个稳定”做出贡献。
【武警教育管理】 制定俨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教育奖惩规定》,将教育列为军政主官负责制;拓宽渠道,通过开办电子图书馆、心理咨询网站、网上授课等形式,保证教育质量;强化辅助,举办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暨授课比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狠抓大、中队领导班子考核、调整、配备工作,建立对下一级班子军政主官谈话和警示制度,完善专业技术干部考评机制,对14个基层单位班子进行调整,提高班子协作能力。基层干部按编制配备率达到100%。健全班子量化考评和管理机制,制定《干部管理量化考核细则》,把考评结果与干部任免、岗位交流、晋职晋级、先进评比挂钩,完善干部考核档案,形成能上能下、选贤任能用人机制;在2006年“争先创优”活动中,有3个党(总)支部被总队评为先进党组织、3人被总队评为优秀书记、 1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被评总队优秀共产党员。支队荣获省级双拥建先进集体, 1人被评为省级双拥共建先进个人。在本年度省政府举办第三届演讲大赛中获得个人单项第二名,在总队举办的羽毛球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的成绩。
【执勤战备】 严格规范部队执勤秩序,成功处置冷冻厂氨气泄露等灭火救援任务。为有效预防重特大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提请市政府制定《扑救大面积火灾及抢险救援实施方案》,成立灭火救援专家组,建立救援装备、物资档案。制定《跨区域灭火救援应急预案》,以佳木斯市和东部富锦市为中心,将辖区划分为两个灭火作战协作区,对企业、民办队伍实施就近调动。制定《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程序》和《执勤中队力量调度原则》,对灭火救援指挥的层次、职责、指挥程序等环节作具体规定,提高队伍实战能力。同时,支队制定《反恐怖暴力事件应急预案》、《扑救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处置泥石流、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完成“两节两会”、第15届三江国际旅游节等消防安全保卫任务。
【岗位练兵】 分层次、分岗位制定《练兵方案》,出台《奖惩规定》,确定训练重点,量化考核标准,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司令部重点抓和其他部门配合抓的组织领导格局。建立部门联动制度,从人员、经费、物资、装备等方面给予倾斜,拨付 7万元用于练兵奖惩;在练兵形式上,坚持多策并举,对内举办练兵培训班,成立训练集训队,对外组织学习“取经”,聘请专家讲解辅助训练方法,强化科学练兵;在练兵方法上,采取集中训练、部门分散训练、利用“双休日”和休息时间加练及个人业余时间自练等方式强化练兵,将区消防科与机关练兵同步开展,消灭训练“盲区”,保证练兵质量;在练兵机制上,建立奖惩、考核、离岗集训、督察机制,因人施训、落实帮教补训,部队形成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确保练兵效果,机关参训率、参考率达到 90%以上。在练兵内容上,重点突出学习、体能、实战、合成、心理、分业、科技、地域、保障、特色“十个练兵”,全面打牢练兵基础,提高部队协调配合和整体作战能力。全年开展理论学习80课时,组织队列会操 2次,体能考核15次,举办培训班3期,制定灭火预案166份,灭火作战计划291份,开展大型实地演练 11次,器材、训法、战法革新成果22项。
【特勤队伍】 按照《执勤战斗条令》和总队《特勤队伍建设规定》,制定季度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和周工作安排表,设立训练档案和训练记录,制定《特勤装备器材使用管理手册》、完善各类人员职责和值班、训练保障等20余项制度,进行定人定位管理,定期开展训练。根据各种器材装备性能和用途,编制救生气垫救生、开门器破拆卷帘门、建筑物倒塌救人操、楼层救人、灭油池火等14种训练操法,提高特勤队伍攻坚能力。
【执勤规范化建设】 支队将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和业务指导纳入战训工作要点,与公安队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组织开展企业、民办、乡镇消防队伍“达标创优”活动,从建制编员、车辆装备、队伍管理、执勤战备、业务训练等 5个方面着手规范。坚持每月深入企业、民办队检查、指导,于 9月份对亮子河发电厂消防队新招募的队员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队员的理论和技战术水平;帮助佳木斯石油销售分公司莲江口油库消防队举办第三届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公司消防技能比武大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通过近一年的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执勤战斗力显著提高,更多地承担起扑救初起火灾,特别是边远散地区火灾的扑救任务,一定程度上缓解警力不足的压力。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制定《2006年信息化建设方案》,与各部门、基层单位签订《信息化建设责任状》,与市公安局、市网通公司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投人 4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层铺设公安网络光纤3 000余延长米, 在全省率先实现光纤接人;依托公安网络建成视频会议系统、局域网和办公电话网,二、三级网建设率达到100%;在2005年达到公安网络“人手一机”的基础上,又投入100多万元购置100台电脑,建设了藏书10余万册电子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完成110、122、119“三台合一”建设, 升级改版支队公安网站,扩充网上考试、心理健康教育等平台,为基层配发摄像机、照相机等数码器材,建成影音资料室,建设15块电子显示屏,开通VOIP网络语音系统,实现办公电话零话费。支队2006年被公安部列为全国信息化建设典型单位(全国仅2个支队)。组织开展办公自动化应用专项会战,举办2次培训班,实现网络和无纸化办公,全年通过网络收发、流转公文1 000余份; 完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数据录人率达到100%;在机关办公电脑上安装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政工信息网和心理健康网网站,对互联网网站进行全新改版。开展“信息化练兵月”活动,制定练兵计划,先后举办12期计算机学习和各种系统应用培训班,与市公安局同步开展 3次远程视频教育讲座。把信息化应用纳入单位和个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制定《计算机及网络管理规定》和网络信息审批、发布制度,坚持专机专用、专网专用,每半月对所属计算机进行一次系统检查、维护,定期更新、升级系统,每周进行一次杀毒软件升级,支队无“一机两用”和失、泄密问题的发生。
【构建消防安全体系】 一、制定《佳木斯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考评办法及实施细则》,将消防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年终考评项目之一。成立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制定《例会制度及工作职责》,全面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举办3次培训班,召开4次委员会成员会议,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构建消防社会管理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15号文件精神,提请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意见的通知》,李海涛市长签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能作用,加快全市消防法规体系的建设进程。
【火灾隐患排查治理】 一、依据公安部《重大火灾隐患评判标准》,按照省政府“三条防线”和“一道高压线”的要求,经过排查,确定11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提请政府挂牌督办。在隐患整改中,完善整治火灾隐患的合力围剿、监察和公示挂牌督办三个机制,将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纳入重大火灾隐患督办整改工作中,市政府 3次召开隐患整改推进会议,逐一签订整改责任书;消防部门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多次深入隐患单位现场办公,落实防范措施;隐患单位积极主动,多方筹措资金整改隐患。截至 9月22日,全市累计投入整改资金200余万元,11个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全部销案摘牌,其中4个单位完成整改,3个单位搬迁,4个单位因无力整改已关停。二、开展“五类场所”达标考评。制定达标考评方案,组织开展商场、宾馆、公共娱乐场所、餐饮场所、加油站“五类场所”达标考评活动,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消防管理水平。三、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联合执法,协同办案,重点对“城中村”进行清理,检查356家单位,消除隐患179处,取缔不合格场所11家,搬迁易燃建筑密集棚户区2处(临山庄小区、政府西区),共计400余户。经排查,全市登记出租房屋13 429户,登记暂住人口19 766人,办理暂住登记14 575人,签订保证书12 481份。印发《网吧、游戏厅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分级负责,重新办理消防行政许可,从安全责任、设施管理、安全教育和用火用电等方面进行全面治理,取缔不合格网吧!00个,128个网吧重新办理许可开业。 为防止爆炸、火灾及泄漏事故的发生,组织开展易燃易爆场所和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全市有危险化学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单位143家,下达法律文书 41份,处罚2人,罚款1 000元。开展违法投入使用工程专项整治,建立规划、建设、房产、消防等四部门相互制约机制,把消防验收作为办理产权证照的前置条件,遏制火灾隐患滋生的源头。四、组织召开春防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和检查、督察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签订责任状,发布公告及大风天禁火令,全面开展春防工作。各级消防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聚集、娱乐场所、大风天易发生火灾事故场所、易燃易爆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弱势群体居住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春防期间,全市成立检查组 21个,检查单位126家,发现火灾隐患 252项,整改241项,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10份,对30家单位和个人进行行政处罚,行政拘留5人。通过以上整治,消除大批火灾隐患,消防环境明显改善。
【派出所监督工作】 佳木斯市有公安派出所117个,其中户籍派出所114个,治安派出所3个,城镇派出所46个,乡镇派出所 71个。借助“五查活动”,推动各级公安机关明确定全市派出所监管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7 836家, 规范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执法程序。佳木斯市公安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执法工作的通知》等 5种规范性文件,支队制定《公安派出所消防案卷建档标准》和派出所消防行政处罚工作流程等项目和内容,组织派出所监督执法经验交流会,在公安信息网增设派出所管理专栏,实现资源共享。派出所开展防火监督检查1 778次,检查单位6132家,处罚263起,行政拘留2人,罚款131 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