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公安

公安

公安



  【警力下沉】 全市公安机关下沉警力 720名,其中市区公安机关下沉警力 544名,各县(市)公安局下沉警力176名。选调 72名年轻优秀的机关干部充实到派出所等基层一线,把12名在市局工作占分局编制的民警派回原单位,对82名市局和分局巡警警力进行科学调配,全部充实到交巡警支队;采取文职雇员的办法,聘用22名文职雇员,把机关警力置换出来,全部充实到一线;各分局对内设机构进行了精简合并,由原来的14个缩减为 9个,对机构精简合并后调整出的180名民警全部充实到派出所;把2006年新招录的161名警官院校毕业生全部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和刑侦、交巡警等实战单位工作。 通过下沉警力,全市一线警力3 162名,占全市总警力3567名的88.6%。
  【警改“三先”】 在黑龙江省首家开展“三队两室’,警务改革,在派出所实行“三队一室”的基础上,又在 114个派出所建立刑事技术室,配备专职技术勘查员,形成“三队两室”新型警务协作机制,加快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获取证据、第一时间侦破案件的步伐。在全省首家建立一支由政府出资、社会资助、公安管理,专门用于社会巡逻防控的辅警队伍。择优录用536名“40、50”人员, 协助社区民警开展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和巡逻防范等工作;录用 100名交通协管员,协助交巡警疏导交通、开展巡逻,有效解决警力不足的难题。在全省首家建立移动警务平台。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 15个重点部位建立以民警承包路段巡逻执勤为勤务方式的警务平台,实现社会面治安静态防御向动态式驾驭的转变,提高了全市公安机关驾驭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能力。
  【科技强警】 投资 382.9万元,全面开通“五通一联”工程。加强特警装备和技术侦察建设,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全市投入500多万元用于行动技术建设,投入约1 000万元用于刑事技术建设,市局建立DNA实验室等8大实验室,刑事技术工作全面达标;两个县(市)刑事技术室晋升为全国级示范技术室;其他分县局刑事技术室均达到二级以上。建立独立建制的情报信息中心,形成市局、县(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情报信息工作体系。投入90.5万元,完成网络侦查和监察三大专用机房建设,实现情报信息发现处置、互联网安全管理与案件侦办三项工作的有机整合、高效联动。市局和10个分县局全面完成“三台合一”工作,实现“集中接警、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快速反应”,形成了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上下贯通、灵敏高效的警务指挥系统。
  【严打除黑】 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开展侦破命案和打击“两抢一盗”犯罪等专项斗争,始终保持严打的凌厉攻势。全市现行刑事案件发案6 777起,破获4 605起,现案破案率达到67.95%;破案绝对数为7 085起,综合破案率达到84.41%。全市发生命案 77起,破获75起,破案率达到97.4%,有 9个县(市)区实现了现行命案全破。抓获命案逃犯25人,其中省重点督捕命案逃犯9人;破获现行盗抢案件3 555起; 抓获刑事案件作案成员2 566人,其中诉教1 836人;缴获赃款赃物总价值422.495万元。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28个,抓获涉恶犯罪嫌疑人172名,破获涉恶案件229起;缴获各类枪支4支、砍刀16把,以及冰毒50余克,涉案非法收入38万元。
  【铲除毒瘤】 紧紧抓住遏制毒品来源、毒品危害和新吸毒人员滋生三个关键环节,保持对毒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佳木斯市局在黑龙江省公安厅业务部门指导下,组织禁毒支队及向阳、郊区公安分局和桦南县局禁毒大队协同作战,缜密侦查,连续奋战,成功破获“10·08”特大收购、加工、贩卖毒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 7名,缴获大麻原植物86吨及成套加工设备,取得打击毒品犯罪的突出战绩。2006年,全市破获涉毒违法犯罪案件 11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7人,缴获毒品冰毒604克,有效地遏制涉毒违法犯罪活动。
  【基层保障】 在经费保障上,民警人均公用经费从无到有, 2006年,从800元“翻三番”达到2 150元;为城区各公安分局每年增拨10万元经费;为市区各派出所每年增拨1.5万元车辆维护保障资金。在装备保障上,筹资70余万元购置卫星定位车;投资 207万元为特警队购买运兵车和必要的装备;城区10个无房派出所办公用房已全部解决;桦南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投资700多万元翻修办公大楼;投入 200万元用于 10个派出所的建设、改造;投入150余万元对看守所、行政拘留所进行改造、改建;投入1 000余万元,建成崭新的交巡警办公大楼;投入50万元对指挥中心大厅进行改造。
  【基层选干同级调配】 市委同意县(市)公安局长进同级班子;4个分局和1个县局派出所所长职级配备到位,2007年一季度全部解决;按照“干部从基层选”的思路,市局把40名基层派出所和 8名刑警队的副科级干部提拔为正科级;把68名派出所优秀民警和27名刑警队侦查员提拔到副科级岗位,形成“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劲往基层使”的良好氛围。
  【涉法信访】 完善涉法信访案件处理工作相关制度,重点抓涉法信访案件专项清理工作。全市公安机关接访85件,办结85件,办结率为100%;息诉 75件,息诉率为88.2%。省委和市委政法委交办的34起重点案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为100%,超出省委、省政府要求的10个百分点;息诉25件,息诉率73.5%,超出要求的 13.5个百分点。省委、省政府、省人事厅授予“全省信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反恐斗争】 佳木斯市局抽调73名警力,组建承担反恐工作任务的特警支队。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投入资金近二百万元,购置相应的反恐怖工作装备,落实训练场地。成立情报信息研判中心,制定完善处置重大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突发事件和指挥调度的工作预案,建立全市反恐系统通讯联络制度和协作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和完善群呼体系。组建反恐分队,科学制定训练计划与安排,加强培训和实战演练,突出排爆、谈判和处置突发事件等科目,提高队员反恐专业素质。
  【治安防控】 加强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在特定目标、重点部位、要害单位和治安复杂区域密布电子眼。为金融系统 24台运钞车和市区30台警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与佳木斯市局指挥中心实现报警连接,一旦发生被盗被抢案件,通过卫星警方可迅速将目标锁定,并紧急调集警力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全市970家金融、邮政储蓄网点中,已有40%以上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同时28家治安情况较为复杂的大型公共娱乐服务场所也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在市区9条主要街路的36个路口安装电子抓拍系统,在34个繁华地段和6个出入城口设置与佳木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屏幕监控系统连接的监控设备,实现对这些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在案件查破、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大型活动安全保卫等方面,为警方提供有力帮助。在市区设立 7个常设的治安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都配备车辆、必要的装备和充足的警力,实行24小时全天候查缉工作制。工作站民警对途经卡口的嫌疑车、人、物实施盘查,加强和辖区刑侦、派出所联勤协作。健全完善的工作预案,使治安工作站民警遇有重大警情时,能迅速有效地实施围追堵截,提高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快速反应能力。治安工作站成立以来,已经查破一批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在实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繁华商业区、重要交通路口和治安复杂部位设立警务平台,警务平台有标志性的立柱和彩色闪灯,并设置介绍警务平台功能的牌板,上面有对警务平台职责、任务等说明,以及报警电话、监督电话和执勤民警的照片及姓名,方便群众报警求助。每个警务平台停放一辆 24小时有民警执勤的警车,提高街面见警率; 以警务平台为核心,完善“网格化”治安巡控和交通管理机制,达到对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的动态控制。自警务平台机制正式启动以来,市区街头路面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的发案较2005年同期有大幅度下降。组建协警员队伍,强化群防群治,协警员以2:1的标准配备给派出所社区民警,每名社区民警带领 2名协警员开展日常的巡逻防范、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等工作,大大缓解民警的工作负荷,使社区的治安防范等工作效果增强。到2006年底,协警员预防各类案件156起,化解民事纠纷267起,协助民警破获刑事案件5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开展治安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清查行业场所、严格枪支、危险物品治安管理,严厉打击、查处等违法犯罪活动, 进一步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受理治安案件9 526起,查处9405起,查处率为98.73%,查处违法人员11 788人次,治安处罚3 354人次,其中治安拘留1 149人次。
  【人口管理】 组织全市派出所开展以“全面排查实有人口,侧重调查高危人口,彻底清查出租房屋,清理整顿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核查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口”为主要任务的“三查、两清”专项整治行动,全市派出所共人户排查实有人口537 955户、1 660 966人;清查出租房屋13 107户,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11 077份,查处违法出租人55人;登记暂住人口18 176人,办理暂住证12439人,发暂住人口协查函8 134封;查处涉校治安案件54起,破获涉校刑事案件10起;通过人口核查和出租房屋管理,获得案件线索226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31起,行政拘留131人,刑事拘留191人,教养7人,逮捕29人,抓获网上逃犯25人。
  【扫黄禁赌】 组织开展 3次有针对性的清查行动, 全市各级治安部门、 派出所加大对“黄赌”案件查处力度。全市受理的治安案件中“娼赌”案件136起,治安处罚693人,治安拘留 131人,有力打击“黄赌”的违法犯罪活动。市局治安支队在桦川成功端掉一个聚众赌博窝点,当场抓获参赌人员34人,收缴赌资13万元,刑拘 4名,对其他涉案人员进行治安处罚,治安罚款6万元,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边境管理】 查处边境地区治安案件 145起,破获刑事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行政拘留42人,查处违边案件11起11人,实现杜绝重特大涉外事件,一般性涉外事件稳中有降的目标,有力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
  【监所管理】 以人防为主,以物防为基础、以技防为依托,全力确保监所安全。2006年,监管部门做到“四查”和“一个及时发现”,即:节假日必查、不定期突击查、平时经常查、每日例行查,对发现的事故苗头和隐患及时解决。在技防工作中,不但坚持实行24小时对在押人员实施电视监控,而且对已决犯的家属会见实行监控,无论是在监管的密度上,还是监管的力度上都有明显的加强。全市看守所监管工作没有出现丝毫差错,确保安全无事故目标。
  【执法考评】 按照2006年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方案要求,对四区六县(市)、交警系统执法工作进行考核评议,着力解决基层执法质量考评走形式的问题,着力解决对上级公安机关指出的执法过错纠正不力的问题,着力解决对适用简易程序执法活动监督考评不到位的问题;达到执法质量考评向基层倾斜, 执法质量考评与绩效考核挂钩。全年共抽查各类案卷2 206本,其中刑事卷宗894本,治安(行政)卷宗1 412本,发现并纠正各类执法问题713个。
  【推先树范】 推出和宣传郊区分局扎根山区的好民警王江同志先进事迹,为民警争先创优树立光辉榜样,并得到公安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另外,还涌现出谭勇、米长生、闫卫东等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召开学习动员大会、事迹报告会、座谈会、演讲会、王江警务室命名会、文艺演出会等多种形势宣传,树立公安机关良好的队伍建设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