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畜牧业

畜牧业



  【畜牧业发展概况】 2006年,全市畜牧业总体保持平稳。全市生猪饲养量为 356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奶牛存栏 4万头,同比增长11.7%;肉牛、山绵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67.6万头、87.7万只、2 39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3.8%、1.6%、0.9%;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20.6万吨、5.7万吨和6.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7%、0.5%、53.6%。畜牧业产值实现3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5.6%,比上年增加 1.6个百分点;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820元,比上年增加102元。
  【抑制畜牧业滑坡】 受全国生猪、家禽产业波动的影响,连续近10个月生猪、禽蛋价格持续低迷,生猪生产有半年多的时间处于亏损状态,生猪散养户纷纷宰杀母猪,退出生猪生产,养殖场大户也缩小生猪养殖规模,给全市畜牧工作的开展带来许多困难。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市畜牧局下发生猪生产指导性意见,采取科技手段降低饲养成本减少损失,淘汰劣质母猪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北方金锣公司改造扩建步伐,增加生猪收购数量和提高生猪收购价格。组织生猪贩运户向外省(市)贩运生猪,把养猪户的损失降到最小。协调金融部门,落实省政府生猪生产母猪贷款贴息资金,有效缓解生猪低价位对生猪生产的压力,为下一轮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保存实力,使畜牧业总体发展仍然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畜牧业产业化建设】 按照产业化畜牧业发展思路,重点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发展现有企业,招商引资引建新的屠宰加工和养殖大户项目。北方金锣公司11月初完成改造扩建工作,年屠宰加工生猪能力由60万头提高到 100万头;东风区力佳食品公司完成年屠宰60万头生猪审批准备工作;佳明乳业投资3 0007/元日处理鲜奶能力350吨的二期工程项目,于 9月中旬试产;硕业乳业公司平均日加工鲜奶10吨左右;市郊区中山公司屠宰生猪加工企业和东方肉牛、肉羊加工企业、富锦市明达食品有限公司牛羊屠宰加工厂、汤原县九龙源公司肉牛、肉羊加工企业等中小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佳木斯市;南京雨润屠宰200万头生猪项目于3月15日正式签约,完成注册工作。此外,富锦市、同江市、市郊区等几个小型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屠宰加工肉羊近10万只。
  【养殖基地建设】 通过宣传引导和分析生猪市场形势,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大场。市森宇种猪场种猪存栏达5 000多头,实现全程微机化管理。 与加拿大伯乐遗传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立黑龙江中加森宇伯乐种猪育种有限公司,于 4月28日在汤原县建立全国先进种猪繁育基地。相继建成新纪元奶牛园区、天野奶牛园区、恒久乳业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奶牛养殖场、园区。汤原县利用扶贫资金和县财政资金大量外购奶牛,平均每个乡镇购人优质奶牛60头,全县奶牛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大场达到 3个。桦南县佳翔肉牛场累计投资16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牛舍4栋,建设青贮窖600立方米,并建立500亩青贮饲料基地,现饲养可繁母牛120头。同江市养牛大户将肥牛680头,全部销往长春皓月集团。
  【重大疫病防控】 通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大会战,采取集中免疫和常年补针相结合的措施,突出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100%,鸡新城疫免疫密度保持在 95%左右,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等重点疫病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 95%左右,全市畜禽病死率均少于省定指标。严格按标准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被国家确定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的市县。上半年全市检测17种动物疫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8万羽份,口蹄疫1.5万头份,鸡新城疫5万羽份,猪瘟1万头份,蓝耳病5 000只份,细小病毒5 000头份,伪狂犬病5000只份。经多次检测,佳木斯市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修改和完善《佳木斯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佳木斯市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调整指挥机构,明确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和扑灭的原则、措施和责任,组建20余人的疫情处理专家组和360余人的疫情处理预备队。投入资金246万元用于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投入70万元用于防控物资储备。
  【种草养畜工作】 成立草业开发专项推进组,组织相关市县领导到海林农场、双城市和富锦市考察学习种草、种饲和草业开发经验,在全市开展“三边”种草和专业青贮公司试点工作。全市人工种草面积4.4万亩,退耕还草10万亩,种植青贮玉米11.51万亩,制作收贮青贮饲料44万吨,为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富锦市远方草业公司实现人工种植紫花苜蓿2万亩,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富锦市畜牧局进行人工种草标准化试范区建设,种草近2 000亩;郊区新纪元乳业公司采取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发牧草和青贮玉米种植,种植紫花苜蓿1 000亩,收贮青贮饲料2 350吨,与周边农户签订青贮玉米种植和甜玉米秸秆收购合同;汤原县全年种青贮玉米6万余亩,共计收贮制作青贮饲料2.5万吨。加大《草原法》和《黑龙江省草原条例》宣传力度,组织开展草原清查复查,上半年全市耙掉占草地种植的农作物近 5 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