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
【科技引进与开发】 2006年,全市粮豆薯总产量突破35亿公斤,比历史最高的2005年增长 12.5%。全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把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同全市农业生产实际及农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在安全高效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上搞突破,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民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导向作用,从根本上改变许多农户在科技应用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改变过去技术研究与农民意愿两层皮,使之成为一种变相服务。全年全市组织实施各类技术项目 243项次,其中试验项目144项次,示范项目62项次,推广项目37项次,主推农业新技术 20项,累计实施面积2 228万亩次,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16个,良种化率在91%以上。全市农业标准化率62.5%,科技贡献率49.2%,同时,多方筹集资金用于扶持水稻大棚集中育苗,新增大中棚10 387栋,普及率达66%以上。大中棚比例的增加,为水稻高产、早熟、抗病奠定基础。
【示范园区建设】 全市农业技术标志性示范区建设以省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标准,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全市以桦抚公路、鹤大公路和同三公路为三条主干线,建立各级、各类示范区(带)414条,示范面积2.6万亩,辐射面积360万亩。其中,县(市)级 42个、乡镇级84个、村级288个,实现县级有示范带、 乡级有示范区、村级有示范田的三级示范园区建设的目标。重点建设标志性示范点12个,其中黑龙江省标志性农业示范园区3个,市级3个,县级6个。
【农业科技培训】 为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采取贴近农户活动扎实推进,宣传、培训、指导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对农民进行空间和面对面科技培训。组织高级农艺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在市电台“农业路路通专家直播间”开展技术咨询、讲课21次,通过市电视台“金色田野”栏目宣传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法律法规16次;各县(市)围绕难点问题和规范技术标准的角度对农产进行重点培训,共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3 251期(次),其中乡级培训950期,村级培训2 301期,培训各类人员36万人次,实现28万农户每户有一名种田明白人。此外,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针对2006年农业灾情切实搞好技术指导,为农业防灾、减灾、增产、增收发挥突出作用。全市春耕生产期间组织科技人员下乡2 800人次,指导面81%,下发各类技术资料34.4万份。全市有 146名农业技术人员的电话号码公布给广大农产,为农民咨询和服务提供便利,共接待电话咨询8 000次,服务农民2.2万人次。全年开展科技下乡4 983次,咨询答题113 740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258 226份。 常年坚持技术人员包村、包户、与农民进行零距离接触,夯实服务“三农”工作。
【依法治农】 通过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推进全市依法治农、依法护农步伐,全力营造有利于农业执法工作开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是贯彻实施《农业环境保护条例》、《黑龙江省耕地土壤保护条例》。进一步优化农业自然环境及相关技术的科学引进和规范使用,全市有机肥投入860万立米,投入率62%,比去年增长8%;秸杆还田420万亩,还田率31.5%,秸杆资源浪费、有机肥投入不足的现状初步得到治理。二是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2—3月份,全市组织开展植物检疫执法联合大检查,对种子市场进行重点整顿和治理。处理违法案件 3起,复检、补检450砘,4月份进入火车站进行粮食调运检疫,到11月份,共检粮食4 988批次,粮食数量达29,8万吨。三是对农业劳动者实施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制定资源与生态环境破坏性灾害防治预案,避免破坏后再治理的高额代价。
【农业项目建设】 全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争取国家、省项目8个,资金达1 089万元。其中,桦南县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春耕期间为农民提供施肥配方4 000个,提供配方专用肥1.2万吨(N、P、K含量 45%),每吨945元,按市场价格计算每吨节省资金300元,节省资金 360万元;桦川县、富锦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上半年全面启动;富锦市、桦南县基本完成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于 7月份通过国家验收;汤原县争取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无偿安排 1.3万米的建设场地;抚远县、同江市院县共建项目投入40万元,在示范园区全面启动;省农业开发办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项目30万元,由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目前项目已完成,通过市科技局组织专家鉴定,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项目260万元,由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
【农业技术推广】 针对佳木斯市 3种水源制定江水节灌架育机插、井水节灌垄稻沟鸭和河水节灌钵育超摆3种技术模式的调查研究,有推广研究员2名,高级农艺师5名,农艺师6名,共11名专业人员参加此项工作的调研。组织桦川、汤原和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站和胜利、星火、莲江口 3个水田乡(镇)推广站推广北方寒地超级水稻栽培技术27万亩。其中在桦川县的星火、创业、悦来、三乡(镇)推广北方寒地超级水稻高产栽培 9万亩;在汤原县胜利、汤望、汤原镇、鹤立镇四个乡(镇)推广北方寒地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9万亩;在佳木斯市郊区莲江口镇、平安乡、建国乡、望江镇4个乡(镇)推广北方寒地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9万亩。在桦川县星火乡、星火村、汤原县胜利乡、荣丰村,郊区莲江口镇、万庆三个村分别建立水稻节水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