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联社
供销联社
【各项指标】 2006年,供销系统实现销售额7.83亿元,比去年增长0.41亿元,实现税费506万元,比去年增长67.4万元,实现利润 45万元,比去年增长 6.6万元,发展合作经济组织139个,新发展农民经纪人700人。
【协会建设】 为使各类经济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得到加强,市供销联社加大对农村经济组织的规范和扶持力度。同江市社召开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专项推进工作会议,并要求将现有各个部门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部交由供销社领办,并给予宽松政策,为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富锦市社与财政、工商、民政,金融等部门协调,减免各种税费21万元。帮助农产协调生产贷款50万元,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争取专项改造资金20万元,完成生猪协会、大蒜协会信息化管理升级和生产设施改造工程。投人人力物力,宣传农业科技,培育技术人才,搜集各种信息,疏通销售渠道。富锦市社领办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累计完成农产品销售2.1亿元,为农民增收3 200万元,帮助协会销售农产品 654吨。目前同江市社发展和规范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34个,发展会员2 700多人,实现营业额9 70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900多万元。
【网络建设】 与市商务局合作, 强化自身网络建设。 佳木斯市六县一区全部纳入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开展试点企业的申报工作,推进“万村千乡”农家示范店的落实工作,目前落实 500个示范店目标。与财政部门联系,落实2005年的示范店补贴工作。桦南供销社把县供销商厦作为当地日用消费品的龙头企业,下设中央红超市和世纪超市为配送中心,对连锁网络实行规范管理,随时抽查,保证货物质量,到 2006年末,县消费品农家店达200家。富锦供销社本着先易后难,点面结合,近点接网,线性延伸的原则,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全新的服务品牌,改造后的农家店收入是以前的5—7倍。桦川供销社按照商务部的设立标准,由农资龙头企业桦川县新峰农资公司,日用品龙头企业哈维斯连锁店组织实施,完成农资店40个,日用品店35个,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在“百乡千村”工作中落实 6个乡镇的基层社作为试点推进,富锦白瓜专业合作社等 4家合作社作为2006年的示范专业合作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同江市社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百乡千村”工程结合起来,成立市场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目前国家商务部对日用品配送中心和农资配送中心已经备案,完成初步的审批工作。桦川县横头山供销社派专人深入农家讲课,推荐优良品种,成立菇娘协会,成立种植、 田间管理、销售 3个小组,种植面积由 350亩扩大到700亩。市供销联社出台《关于推进新网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制定实施方案,更加细化操作的可行性,具体性,为佳木斯市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农资经营】 为及时高效地向农民提供农用物资,各级联社把解决农民所需,创造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江供销社结合年初大豆价格下滑,农民购买农资能力减弱的实际情况,生资公司和专用化肥厂多方筹措资金,提前组织货源和生产原料,共进化肥13820吨,农药425万元,共筹资680多万元,有利地保障了农业生产。桦川县社以悦来供销社为龙头,融资300万元。组建新峰农资有限公司,同时带动四马架、丰乐镇为配送站,对多个品牌进行代理,实行“六统一”,全年销售化肥1.5万吨,农药销售首次实现5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40个。桦南县充分利用主渠道专营政策优势,加大对农资大市场的监督管理,为广大农民提供质优价廉、品种齐全的农资商品,满足广大农民春耕农用物资需求。汤原县社为方便群众购买,采取送货到门等方式销售农用物资,在春节前农闲时间,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农民300多人次,为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色产业】 增强对特色经济,合作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富锦供销社进一步加大特色经济作物推广力度,扩大白瓜、角瓜、葵花、芸豆、蓖麻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特别是白瓜种植面积比2005年增加近10万亩。桦川供销社会员发展到380人,实现销售3 500万元,带动农民致富增收260万元。同江供销社种植面积发展到10 000多亩,会员达 290多人,带动农户820多户,为农民增收 600万元,蓝狐和肉牛养殖协会规模逐步扩大,蓝狐养殖已达10 000多只,年产值500多万元,吸收会员33名,黄牛存栏达39 000头,实现年效益700多万元。食用菌协会2006年成立,栽培2 000多平方米,发展会员12人,完成产值30万元。
【培训工作】 按照中华总社及省社的部署和要求,市供销社负责庄稼医生等职业技术培训认证工作。成立组织机构,于12月11日正式开班,吸纳 150多名学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服务创造良好的空间。
【企业改制】 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果品公司全员参与并轨,实行聘任制,包括公司经理在内的所有人员重新签定合同, 8人被精简,实现国有控股。花鸟鱼市场精简留守人员,完成债务清账档案移交和职工养老保险接续等工作,为实现股份制打下基础。日杂公司对所属3个商店的改制工作采取领导亲自抓, 安排专人抓的方式,目前东风日杂商店在册职工个人垫付的三分之一经济补偿金及债务全部发给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其他几家的债务,国资委已经认定,审计、评估工作也已完成。生资公司拆借70万元,作为补偿金发放,做到平安、稳定。
【招商引资】 果品公司全部完成国家支持农副产品市场建设无偿投资 380万元,其中省匹配资金 80万元,年底基本完成投资建设工程,并通过国家专项验收。畜产公司引资220万元,目前所培植的种植基地已延伸到地区以外的农场和县、市。花鸟鱼市场引资1115万元新建营业大厅,6月份,下发产权销售许可证,为企业节省各项审批费用793万元。日杂公司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引进上百个烟花爆竹品种,销售额较去年增加 10%左右;商贸公司在普遍淡季的商业市场里,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三江旧物市场加强场地使用和管理,逐步开发闲置场地,盘活闲置场地面积400平方米,规划经营区,扩大报废车经营面积500平方米。同时重新调整租金,年增加效益10万元。收购报废汽车269台,拆解250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