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经济技术指标】 2006年,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完成发电量 239 106万千瓦时,比同期多发电量11 271万千瓦时。设备利用小时数完成5 978小时,同比增加282小时。供热量完成1 737 210吉焦, 比同期多供268 510吉焦。 发电厂用电率完成 7.95%,比同期下降0.15个百分点。供热厂用电率完成 12.66千瓦时/吉焦,比同期升高0.13千瓦时/吉焦。综合厂用电率完成9.33%,同期下降0.03百分点。发电煤耗完成358.91克/千瓦时,比同期下降0.04克/千瓦时。供电煤耗完成389.91克/千瓦时,比同期下降 0.68克/千瓦时。综合供电标准煤耗率完成395.85克/千瓦时,比同期下降0.19克/千瓦时。供热煤耗率完成41.32千克/吉焦,比同期升高0.09千克/吉焦。消耗燃油229吨,比同期节油714吨。单位燃料成本完成142.11元/千瓦时,比同期增加 6.81 元/千瓦时。由于受电价因素影响,本期主营业务收入54 468.72万元,其中,电力收A.50 844.38万元,热力实际收入为3 624.34万元,本期实现利润总额为—3318.96万元,其中,电力利润为-2 871.15万元,热力利润为-447.81万元。
【安全生产】 执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规章规范,落实岗位标准,强化科学管理,构建人、环境、设备三者统一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年未发生人身、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火灾和车辆交通肇事,全年实现连续安全生产 997天。一、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活动,完成主要工作17项,重点整改项目 83项;执行“两票”4 770份,合格率为100%;总操作次数149 811次,有13人次万次操作无差错;完成“两措"34项。二、加强机组大小修、技改工程及外委工程的标准化安全管理,对外包工程全部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制定生产事故、人员伤亡等 9个应急救援专项预案。三、投入资金14万元,更新完善消防器材,及时消除火险隐患;加强重大节日、生产现场、扩建场地及化学危险品安全防范工作。
【运行管理】 加强巡回检查钟管理,执行巡回检查记录,成立设备定期巡视小组,发现80余项设备缺陷;汽机专业设置边远地区班组长检查签到记录,规范各项工作秩序,对发现设备缺陷的人员实行奖励机制。在迎峰度夏中,4台机组连续运行56天,7月单月发电量26 616万千瓦时,创历史记录,完成机组启停调峰15次。重改进,制订了给水泵、江水泵和送、引风机、制粉系统等能耗大、影响大的设备单耗单独奖励与考核办法,大大调动了运行人员合理安排运行方式、节能降耗的积极性,在制粉、除灰、输煤、化学制水等系统耗电率上均有新的降低,加强非生产用电管理,严格审批手续,安装计量表计,减少跑冒滴漏。
【检修规范】 机炉电热工区加强设备维护,消除各类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缺陷,完成消缺2 347项、机组大修 1台次、中修1台次、小修 3台次。在12号机组大修中,生技部严格按照《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制定大修施工方案,按照 IS09000簇标准,制定项目检修计划、作业指导书及开竣工审批报告。大修现场实行硬封闭,检修工作执行联络单,确定重要工序节点,机组修后启动一次成功,提前5天并网发电,连续运行124天,达到全优工程标准。
【技术改造】 结合公司供热扩建工程,拆除老油区,对现场燃油系统储油区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降低整个系统的维护和运行费用,燃油的雾化效果好,解决锅炉启停油枪雾化差而造成的冒黑烟现象,减少环境污染。为满足市区供热需要,拓展经营空间,对13号机组进行打孔供热技术改造,新增造纸小区供热面积70万平方米。在13机组供热改造中,为不影响机组电量, 汽机工区利用机组调峰时机,完成导汽管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改造更换。 电气工区配合220KV线路杆塔移位工作,倒换线路间隔,更换线路CT、关口表等,进行预试,保证移位后220KV线路安全可靠输电。
【供热扩建工程】 一、2X300MW供热扩建工程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项目所有国家支持性文件已全部得到落实,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核准。贯彻落实华电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程序》有关要求,成立 2x300MW供热扩建工程安委会和三级安全网,审查各施工单位资质,与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工作目标和双方安全责任。在工程质量控制上,严把材料入场关、施工项目关。所有施工用材料必须出具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合格报告,所有建成后的工程项目,根据国家发改秀发布的《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按施工图纸、工艺标准进行四级质量验收。主厂房及烟囟基础均出零米,完成引风、电除尘、磨煤机、烟道支架基础出零米和两台锅炉地角螺栓浇筑工作。完成佳木斯纸业有限公司上下水管道、松江灌渠、220KV输电线路杆塔拆迁,建三大重要工程,完成大型招标 8项,浇注混凝土1.9万方,使用钢筋1 100多吨,回填土方 9万多立方米,完成工程建设投资3.258亿元,第一阶段施工顺利通过省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的检查。二、密山电厂电源建设项目被列入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重点,是集团公司在龙江唯一进入十一五规划后期拟投产的电源项目。得到项目必备的接人系统、水土保持、项目用地三个国家权威批复文件,于 1月16日,在北京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评估中心的审查,得到支持性文件环评报告。
【三煤三电】 面对煤炭涨价、资金短缺的现实,燃煤处采取合理调整煤炭采购结构、提高统配煤炭比例、优选地煤供应商直接采购、加大煤质检验力度、妥善解决商务纠纷、化解电煤量、 质、 价问题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最大限度地保证发电供热用煤。 全年采购1 356 368吨,人厂与人炉煤热值差完成 0.701Mj/kg。年初,在东北电力市场两轮竞价中竞得15亿上网电量,东北区域电力市场暂停后,计划部、值长组等部门积极与省经委、省电力公司等进行沟通与协调,最大限度地为公司争取发电份额。东方厂机组关停后,把握国家给予关停老旧机组电厂的补偿政策,请示东北电监局、省经委等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其关停后 3年转移电量份额由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代发。加强与网省公司的沟通协调,完成电费回收工作。争取商业银行借贷获得成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公司资金紧张状况,获得能源股份公司在资金使用上支持,缓解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流动资金极度紧张的压力。
【公司管理】 一、向系统内新建电厂推介人才,有34名员工成功应聘。完成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遗留问题,经与市教委协商,解决13名教师进入市教育系统问题。争取到铁路道口定员指标,择优录用20名员工。二、实施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3386”规划,完善基础网络平台,新增“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生产可靠性、输变电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作为第三批系统内推广单位,公司无纸化办公应用系统正式启动。形成由 144个标准组成的新的管理标准体系,并发布实施。教育培训以生产培训为重点,常规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还选派技术骨干送出培训,42人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针对东方厂人员重新择岗和公司2X300MW供热扩建工程技术力量的需要,分期分批组织东方厂运行、检修人员进行100MW机组仿真机和基础理论培训,采取跟班实习、参与大小修等方法,提高受训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经过严格考试,20人到100MW机组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制定300MW机组员工培训计划,聘请东北电力大学教授主讲,举办检修专工、班组培训员参加的两期 300MW机组基础理论培训班,奖励优秀学员,为开展好全员培训奠定了基础。铸钢厂经过改造,引进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新型波浪瓦在12号锅炉磨煤机大修中进行了安装,运行效果良好,生产的钢球新开辟了龙实、双鸭山热电厂两个市场,合作前景看好;作为重头戏,卓能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成功中标公司 2X300MW供热扩建工程Ⅲ标段工程项目,并在供热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前的“五通一平”、拆迁还建中,锻炼了队伍,展示了形象。对外,在新开办焊接公司、制冷维修等 4个新项目的同时,积极承揽了同江热电厂扩建项目设备安装、双鸭山热电厂循环水厂房新建等外部工程,涉外工程创收 300余万元。同时,雪溪虹矿泉水、纯净水、饮料获得国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资格,与蓝带啤酒集团旗下的蓝贝集团达成矿泉水和纯净水合作经营协议,安置职工38人。
【东方厂机组关停工作】 东方厂作为一个有着68年历史的老厂,是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收有限公司赖以生存的前身。由于机组容量小、能耗高、效率低,和周边新近投产的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电厂相比较,已失去电力市场竞争能力,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公司党政联席会根据东方厂实际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科学论证,慎重考虑,并报请实业集团、分公司、省经贸委等上级部门同意,决定对东方厂机组实施关停。制定关停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挂帅。明确安全保卫、转岗培训、清产核资、档案整理和 110KV变电所运行维护具体要求,制定人员分流安置 8项措施,开展全员100MW机组运行、检修培训,350人次参加培训。关停后,公司组织东方厂寻找生存发展空间,承揽公司热网化学水处理室设备拆除工程,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印尼两家电厂的运行规程编制及生产运营工作的竞标,与其中一家电厂进行委托运营商务谈判。东方厂机组关停后,各项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