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
公路交通
【公路建设】 2006年,市交通系统全面完成公路建设项目,全市公路建设投资4.26亿元,新建农村公路1 156.4公里,超过29.9%完成计划建设任务,是建设项目最多、任务最重、投资最大、完成效果最好的一年。全市新增水泥路764.2公里,目前水泥、沥青路面已达1 221.3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 14.5%。干线公路建设完成佳木斯至桦川中伏段路基处理和富密路建设,完成依饶路和同江口岸路当年建设任务,好路率达 84.02%,同比增长1.94%,综合值为80.74,同比增加0.78%。佳木斯市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公路国有资产管理连续多年获省公路局表彰。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监督造价在推进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
【公路运输】 全市完成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 1.1亿元。作为市委、市政府为市民办11件实事之一,投资8 686.51万元的佳木斯公路客运枢纽站建设项目,投入运营。投资 7 297万元的货运枢纽项目二期工程信息综合楼建设,通过省发改委、省交通厅验收,并投入使用。投资3 799万元完成桦川、同江、桦南3个县级客运站建设和汤原吉祥、桦川星火、桦南土龙、向阳山、抚远通江、寒葱沟、浓桥7个乡镇客运站建设,村屯通车率达99.7%。
【行业管理】 打击非法营运,与市联合整顿办协同作战,重点打击长线“黑车”、近郊自用车、套牌车、机动三轮车和残疾人车从事非法营运行为,强制报废 165台,拍卖退出市场187台。加大出租车市场监管力度, 严把出租车过户关,建立出租车市场长效治理机制。规范长途客运市场秩序,发挥枢纽站功能,整合客运站点,将火车站附近的豪华、和平、站前 3个客运站 106条营运线路全部并入枢纽站统一管理。规范货运市场秩序,将安庆桥附近、云峰小区、煤机场、北方餐厅、红旗路转盘等处乱停乱放的车辆集中到货运枢纽统一管理。整顿违法业户50家,恢复大吨小标车辆178台,恢复吨位612吨。开展国内国际物流业务,“广源”物流吸引可口可乐、鸿基水泥等 10多家大型物流业户,推动荷兰TNT物流集团并购华宇物流。全市客运、货运、出租车经营者持证率达 99%以上。规范汽修市场秩序,依法取缔无证经营业户15家,全市营运客车、货车、出租车二级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率达 97%以上,客车、出租车更新率分别达到11%、27%。规范人力车市场秩序,与交警、城管部门配合,重点整治中山步行街、站前和中心广场及各商业网点的经营秩序。完善运输安全责任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推行第二次道路旅客运输承运人责任险投保工作,加强安全检查培训和车辆技术、站车安全管理,严格查堵“三品”,全年安全运送旅客2 144万人次。
【规费征收】 全市各项交通规费征累计征收9 146.6万元,其中以通行费完成4 676万元,超收676万元,增幅最大,货附费完成756万元,超计划20%。其他3项规费均100%完成计划,运管费完成1 494.3万元,客附费完成1 019.7万元,地费完成1 200.6万元。
【交通改革】 全系统完成改制企业9户,其中市局直属企业3户,把握市政府新成立的技师学院选址东亚公司契机,协助完成整体移交,落实在职职工补偿金发放;为集装箱公司和物资处协调办理医疗和失业双险,完成社保移交。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公路转移支付资金全部实现由县财政直接拨付到县交通局。“两进”工程取得实效,全市养路工进城26人,民进绿化植树1.35万株。
【交通法制】 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市、(县)处、站(所)三级行政执法责任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清理执法权限28项,行政许可9项,收费项目4项,重新确认全市42家交通执法单位的主体资格,清退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人员12名。强化执法监察大队职能,加强内部督察,在全市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加强执法培训,全市交通执法人员培训率达98%。强化超限治理,全年查处超限车辆4.3万台,处罚 2 000多台,超限控制率由上年的10%下降到7%。探索综合执法,在水运管理、路政管理、超限治理、收费管理、维护站车秩序工作中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解决出租车市场非法营运、富锦水上旅游公司非法营运等典型案件,全年立案12起,提交市中级法院强制执行5起,有效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行风建设】 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落实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交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述职述廉制度,开展警示教育,以交通党校为阵地,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教育,受教育面达 95%以上。注重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重大决策行为,在干部选拔、资金管理、企业改制、大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发生。在治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严格规范内部执法行为,推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受理咨询投诉36件;强化公路“三乱”治理,对易发时期和重点路段重点监控,发现问题速查速办,取缔林业部门收费一项,查处不规范执法行为5起,佳木斯市连续8年保持全国基本无“三乱”地市荣誉。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与市纪委联合向重点工程派驻纪检组,在项目招投标、工程发包、设计变更、材料采购等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监管,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交通局连续3年获市委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荣誉。
【文明建设】 开展“建一流班子,创一流业绩”、“三贴近”和“送温暖”活动,局党委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出专刊22期,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142篇,连续6年被市委评为外宣工作先进单位。承办全省交通系统首届“三新鸿基杯”职工书法、绘画、摄影大赛;参加全市工交系统“鸿基杯”职工篮球赛,取得第四名;举办迎“七一”演讲比赛;参加全省交通系统管理年成果展,取得优异成绩;开展以“三新”、“三创”为主题的行业文明创建活动,全系统新创和保持省厅文明单位(标兵)达31个,30名同志获省厅各种先优命名表彰,市交通局连续 7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市交通局及运管处、公路处被省厅命名为文明行业,全市交通系统文明单位建设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