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航道

航道



  【各项指标】2006年,佳木斯航道分局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依佳线计划实际完成 181天,为年计划的100.5%;佳同线计划实际完成193天,为年计划的101.5%;黑同线计划实际完成176天,为年计划的103.5%;同伯线计划实际完成 176天,为年计划的103.5%;乌苏里江计划实际完成162天,为年计划的101.2%;航标维护正常率达到100%;完成疏浚工程量 20万立方米,其中维护性挖泥万立方米,基建挖泥10万立方米;航道养护费征收22万元;对外经营创收累计完成150万元。
  【冬修备航】 严格执行冬修计划,挖补更换航管03、龙标2461的水线下船地板,对龙标2404、2416、·航管03进行抽轴换套,为4艘船舶更新探照灯、更新船舶铸钢推进器10个,有4台柴油机更换了缸套,更换龙工油2001和航管03的辅机,给航管03船安装电动起锚机,改善船舶的使用性能。重点维修龙浚17两艘挖泥船的绞刀系统,泥泵系统;采取甩冰、船台除冰等办法,保证各类船舶安全出坞;采购各种航道生产所需物资,及时发放到各船段;调整生产一线人员;提前安排各船段的生活用水、行李、药品、煤气罐等;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实现开江出船率100%。
  【航道生产】 内河各航道段克服松花江水位较低的不利因素,在佳木斯设计水位的基础上佳同线维护天数达到193天。航期内,各航道段移动标志352座次,设置棒浮标54座次,打冻坑36个。界河各航道段在黑龙江开航后全部按时投入到本段开展工作,黑龙江中游在 5月15日前达到全线灯光发光, 6月中旬组织专项工作组更换黑龙江中游嘉荫河口至抚远区段的梯形牌,数量30套,在航道史上是更新数量最多的一次。乌苏里江的标志对全线航道航标进行一次全面的恢复和维护。同时对黑、松、乌三江标志进行全面打草刷油,实现规格化。完成653#、657#、674#、68694处航道维护性挖泥施工,确保富同线的通航。龙浚 17船队在黑龙江开航后即安排龙工拖8001船拖带到抚远水道,并于 5月15日准时投入到抚远水道堰体的拆除工作,受到省交通厅、省军区、省外事办、省航务局、航道局及佳木斯市政府、抚远县政府的高度赞扬。下半年,龙浚17船先后对抚远港、同江民营码头、同江航道卧泊基地进行施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中俄例会协议项目3项变标任务和中俄连检达成协议项目6项。组织绕航27个航次,对绕航区段的航道航标变化情况进行详实勘察,及时反馈给上级主管部门,为各水运单位提供了绕航区段的航深,保证了绕航船舶的航行安全。与海事部门、外轮代理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完成年度内的外轮引航任务,航期共完成引航14次,收入引航费2 000美元。
  【航政管理】 克服松花江枯水,运输船队转移到黑龙江上游运营及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截流等不利因素,切实开展航政管理和征费工作。根据辖区水运单位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采取以查促征等措施。一部分船舶长期在黑河等地营运,缴费极不方便,航养费票据通过邮寄的方式,做好船队的服务工作。与海事部门的合作,在办理采砂证时对航养费进行征缴,避免漏缴、逃缴航养费现象发生。开展航道法规宣传,强化行政执法力度,全年共办理采砂证30多本,审批采砂地点 40多处。免费发放《航道管理条例》,对2起乱挖事件进行教育处理,规范了采砂市场。配合海事、航务部门2次进行航政执法活动,保证航道的安全畅通。
  【经营创收】 安排龙工2701船到黑河至呼玛区段进行木材捣短运输,进行呼玛至哈上的木材及哈尔滨至召源港石料运输,取得较好的效益。利用挖泥船设备优势,完成远水道堰体拆除,抚远港清淤及同江民营码头建设的冲填施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仅同江民营码头冲填一项工程就收入一百万元。同时,开展外贸运输、绕航、引航等工作,均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创建文明样板航道活动】 根据省局部署,结合分局实际,制定2006年分局的创建工作方案。以巩固佳木斯至桦川区段成果,申报黑龙江中游500#同江为工作目标。创建工作实现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把基层航道段作为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各航道段都能从加强航道航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人手,严格执行创建标准、确保航道安全畅通。 9月份,萝北段通过省级文明样板航道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