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运输
水上运输
【经营指标】 2006年,佳木斯船务公司完成货运量32.4万吨(其中外贸木材运量 15.9万立方米,占总运量的49.07%)、货运周转量1.495亿吨公里,分别为年度计划的77.14%和99.67%,为上年同期的78.45%和99.53%;完成客运量32 545人,客运周转量 233.7万人公里,为上年同期的96.04%和93.51%;完成运输收入2 098万元(含客运收入15.5万元),为年计划的92.7%,为上年的100.3%;运输成本2 031.96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0.4%,为上年同期的111.4%;管理费支出575.5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2.8%,为上年同期的96.6%;营业外支出47.5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7.9%,为上年同期的82.7%;营业外收入163.5万元,为年度计划的 67.3%,为上年同期的69.8%;其他业务利润38.1万元。全年公司亏损387万元。
【运输生产】 4月27日,龙推316轮首发同江,标志2006年夏航运输生产正式开始。面对开江拖后、春秋两季枯水、阴雨天气影响装船、俄方限制中方船舶进入哈巴数量、外贸货源发生较大变化、燃油价格上涨等困难局面,公司及时应对各种复杂形势,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外贸航线全年共发出哈巴外贸船队31组,巴斯克沃外贸船队5组,下列外贸船队2组,抢运外贸木材15.9万立方米。发往“北坡”驳船36艘,抢运“北坡”木材28 150立方米。将6艘485千瓦推轮和341、339、317、501轮调到上江,开辟煤炭运输航线,采取 485千瓦推轮运行莲江口至哈尔滨,其他小轮运行哈尔滨至肇源的专线循环、接捣运输的方式,抢运上江煤炭,增加了运输收入,提高了船舶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确保2006年夏航生产 顺利进行和三条航线的运行,投入近500万元资金进行船舶修理。完成大修项目46项,技改47项,中小修项目2 000余项,龙驳10—201、221重点大修和救助艇大修项目均如期完工。其中,投入 175万元资金用于外贸千吨驳修理改造,各种修理改造项目近1 000项,完成 47艘千吨驳船水线上改造修理任务,确保外贸船舶按期投入生产运行。年内上台抢修船舶 180艘次,保证船舶的良好状态,为运输生产提供运力保证。
【改制并轨】 公司确定对内“扮靓瘦身”,对外广泛招商,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投资人股,共同发展的改制总体思路,做好改制的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对公司整体改制涉及的人员、资产、债务、成本进行统计和测算。进行在职和退休人员改制费用测算,劳动服务公司、工程公司、绥滨港的集体在册、退休职工清理造册和补偿测算;按照集团的要求,对公司不在岗人员进行清理。制定公司清理不在岗人员工作实施方案,统计应清理人员情况,对公司不在岗人员人数及清理费用进行测算。签订主辅分离协议,制订物业公司人员安置方案并申报劳动厅。做好绥滨港改制的基础工作,争取将其纳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范围。打破传统的岗位界限,探索一职多能的用人方式,对船员进行理货培训。结合制度化建设,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及考核奖励机制,鼓励一职多能,精干人员,推进用人制度改革。
【各项管理】 全方位落实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责任。针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确保目标,推进改制,强化管理”三大工作任务,确定43项重点推进工作内容,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并制定完成时间表,成立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督促考核,强力推进。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推行目标成本责任制,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实行岗位工资 10%的责任抵押,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及成本增长。根据费用计划执行情况,调整年度计划,压缩成本项目7项30万元,管理费项目15项24万元,营业外支出1万元,压缩费用55万元;加强资金管理,制定《应收账款清欠办法》,严格执行应收账款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加大对个人备用金及职工欠款的管理和清收扣款力度。对以前形成的外欠应收账款,以法律诉讼的方式进行追缴,通过法律事务部门的努力工作,逊克县燃料公司、佳木斯金地造纸厂等6起欠款案经法院判决执行,执行回欠款 100多万元,汽车3辆,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制订《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加大货币资金、成本费用、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其他收入等内部控制审计力度,发挥审计工作的服务职能和监督作用。二是加强安全管理。推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进行油轮船员安全管理体系教育等培训,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持证上岗;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竞赛活动,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大修船舶,坞池炸冰,船舶出、入坞等实行专人负责,重点监控;加强安全检查,全年进行安全大检查8次,日常安全检查46次,检查船舶62艘次,整改事故隐患和管理问题3项;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年度审核,标志着公司安全管理已步人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轨道,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和重大伤亡事故。三是加强劳动人事管理。认真做好核岗定编,船舶证书管理,职工培训,除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各项保险缴费核定等日常工作外,重点抓好改制前的人员统计及相关改制成本测算,清理不在岗人员以及谋划下步公司机构编制等改制基础工作;针对2005年工资分配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测算,制定2006年工资分配方案,经公司二十届一次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修订船舶岗位工资考核办法,解决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加强劳动纪律管理考核工作,处理违纪职工 2人。四是加强制度化建设。清理原有规章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公司管理的实际,确定并编制公司管理制度目录,按照管理范围和责任进行授权,明确被授权人和责任部门。重新修订管理制度25项,确定需要修改和新增管理制度完成的时间。五是加强资产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大宗物资采购;对出售的资产,全部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履行请示、批复、评估、备案、进场挂牌程序进行拍卖出售。六是加强设备管理。在船舶和更新改造的同时,重点抓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制订完善驳船设备管理办法和能源管理办法,加强跟踪监控,依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考核。七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船舶单船核算软件和船舶燃油消耗考核软件的开发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成本控制。完成集团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调试和学习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