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



  【基本情况) 2006年,佳木斯机场分公司保证各类飞行783架次,其中航班飞行 761架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11%;完成旅客吞吐量 53 765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5.88%;完成货邮141.3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7.6%。实现保障飞行安全、空防安全43年无事故和保障地面安全23年无事故的安全目标。
  【安全形势】 全年安检检查旅客 26 861人次,其中人身检查17 021人次,复查率54%;检查行李物品55 024件,其中开包检查 29 578件,开包率53%。查处各种限制物品79件,监护飞机384架次,地面行车168 590公里安全无事故。分公司被民航东北管理局授予“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一是加强安全工作组织领导,把安全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年共召开7次专题党委会, 12次专题办公会研究安全工作、分析安全形势。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二是制定安全责任状考核办法,增强安全责任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全年组织13次安全检查。全面清理各部门的台账记录,制定填写规范,建立设备设施专人负责制,净空保护区内 85%的失效障碍灯得到了恢复。四是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学习应急救缓实战演练,组织进行2006年度分公司应急救缓桌面演练。五是安全教育制度。邀请首都机场集团安全管理专家作专题讲座;参加各项培训、复训和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参加机务ME执照考核的同志取得新执照,提高了机务保障能力。
  【运输生产】 2006年,由于航空公司未按航班计划执行,旅客吞吐量出现 5年来第一次下降的情况,佳木斯一北京航线未能实现每周七班,佳木斯一大连一青岛航线因包机成本较高,于2006年10月底停航。完成春运、“两会”和“五一”、“十一”黄金周的运输生产工作,全年共运送无成人陪伴儿童126人次,无人陪伴老人47人次,病残旅客 74人次,未发生旅客有效投诉。做好市场营销工作,提高航班客座利用率。 6月接受省口岸办组织的佳木斯航空口岸初步验收,为实现航空口岸开放做好前期工作。
  【经营管理】 2006年分公司实现收入 579.09万元,同比增长 6.5%,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8.29万元,同比增长5.4%,其他业务收入70.79万元,同比增长 19.37%。成本费用1 687.40万元,同比减少0.6%,收入利润率190.38%,成本费用利润率65.23%,应收账款回收率80.7%。在运输生产下降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省机场公司下达的财务指标,通过了各级财务审计。加大多种经营项目经营力度,盘店现有经营项目,规范经营管理,清理到期、过期合同和无合同的租户、用户,保证账款的及时回收。坚持物品采购申报审核制度,建立设备维修评估制度,控制费用支出。
  【基础建设】 完善管理制度,修改《规范化管理手册》和《安全管理手册》,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参加省机场公司举办的 “诚信空港知识竞赛”, 组织学习首都机场集团下发的《安全质量标准》和《地面服务标准》。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生存技能。航务管理部通信室完成的使用国产电源替代进口盲降设备电源项目获得省机场公司技术革新优秀奖;利用goo1e网站资料,自行绘制气象观测目标物图,比地方专业测绘部门制图节约8千元。地面保障部修复加装防雨棚,解决雨季旅客上下飞机防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