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建设管理

城市建设

建设管理


               
  【水城建设】 2006年,在项目推进组、市政设施处、东方市政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作为内河整治首要工程的王三五河于2006年 8月按预定目标顺利全线通清水,彻底摆脱原来污染严重、极易形成内涝的困扰,该河流域建市以来的第一次全面综合治理取得成功。在河道治理上先后完成清淤扩槽、排污截流、护底、护坡等全部工程量。在沿岸整治上共做好沿线护树、平整堤岸、铺植草砖、边石、新建各种规格亲水平台等工程,以及沿岸棚户区拆迁部分工程任务。在引水工程上完成从四丰山引水管道、配电室塔楼建设、河道枯水期补充水井等工程,于 8月 15日前顺利向河内注水。该河还首次采用橡胶坝作为坝体,安置橡胶坝四道。流经桥梁及公园建设顺利启动,改造城市道路跨河桥梁1座(即建国桥),该桥于10月1日建成通车,分别在葫芦岛等河段建人行桥4座(分别为葫芦岛D桥、云峰桥为及两座简易人行桥)。在流经的葫芦岛上辟建葫芦岛公园,在林业局家属楼附近河段建设龙潭公园,两座沿河公园现已初具规模。
  【绿化园林】 结合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市建设局实施大树进城和扩大草坪覆盖,在友谊路、长安路、圃东街等 8条街路及3个公园共新植补植各类苗木2 629株,树种多达26个科属。配置形式包括串列式、对植式、丛植式及模纹树丛和双色篱。 4条主要街路新植优质高大、规格统一的云杉和银中杨等大树150株。沿江、杏林湖、兴梅和西圃4个公园绿化共栽植26个品种1.8万余株,定植绿篱680延长米,定植模纹树丛造型 567米。全市各公园和街道铺装草坪 3万余平方米。严格把住运输关、起苗关和植苗关,专业栽种,高标准养护,全部绿化新植树木和草坪总成活率达99%。完成沿江十里景观带一期工程,累计投资近400万元,完成从和平街原港务局至德祥街火车头广场 2.3公里滨江段的全部景观及附属配套设施建设,以国内较高的标准做好绿化种植乔木、灌木,草坪铺设,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线,新增修建广场、游泳区、木栈道等工程内容。对煤机三角地成功改造,兴梅公园于6月6日正式竣工开放,园区面积2000平方米。
  【建筑市场整顿】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全年办理建设项目报建87项,工程项目报建率为100%;对全市每项在建工程检查平均达到 6次以上,项目监察覆盖率为100%;项目监理率100%;应招标工程87项,其中邀请招标为68项,公开招标为19项,应公开招标工程全部进行公开招标,公开招标率100%。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认真做好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全部如期完成自2003年以来的175项1.8亿元的拖欠款,受到省里表彰。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突出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两个重点,采取巡回检查与随机抽查结合、对照条文检查与突出重点检查结合、现场检查与实体抽测结合、依法检查与指导工作结合的方法,围绕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各方质量责任主体行为、建筑节能培训与监管、质量通病的专项治理和深化质量监督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全市在建工程质量实现总体提升。2006年,佳木斯市获全省“龙江杯” 1项、获全省甲级优质工程1项、获全省乙级优质工程1项。
  【城市综合服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要求,调整市区部分公交线路,新区配备公交车已开通。对没有公交线路的路段增设公交车的工作已全面展开,在红旗建材市场开业前将环路15台公交车在广场门前专门增设了站点,将28路 2台公交车由原来的工农玻璃厂终点延长到广场门前。按照市政府决定,从9月1目开始,在长安路和友谊路将公交车改行辅道,将车辆集中的站点进行分设。道路修建投入加大,北焦化道路排水工程三期工程、长江巷道路工程、万新街道路工程已全面竣工,新修道路面积2 720平方米,排水2 851米。新建目前黑龙汪省最宽的一条步行街(中山街道路恢复工程),步行街长447米,总面积2 500平方米,2006年8月, 正式竣工并全面向市民开放通行。路灯新建养护力度加大,在公园、新建道路及新行政中心新建庭院灯、暴观灯等232组;墙垛灯、投光灯等781盏;高杆灯等46基。在维修中共更换灯泡507个、镇流器189个,维修线路1,2万米。经过招商引资,停产=年的焦化厂成功实现复产,年产80万吨焦炭(1,6亿立方米煤气)项目顺利启动。新建燃气管线33公里,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面积25万平方米,供气量比上年新增70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