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事故控制指标】 2006年,全市发生火灾、 生产、交通事故1 228起, 死亡132人,伤689人,经济损失419.9万元,同比分别下降 15.71%、1.49%、0.43%、8.21%。从事故控制指标看,全市各类事故死亡132人,相对控制指标少死亡6人,其中:生产事故死亡8人,少死亡2人。交通事故死亡123人。煤矿1人,持平。火灾事故无人员死亡。各项指标均在省政府下达的事故控制指标之内。
【化学品专项整治】 一、在14个危化品生产企业中,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13个,列入省政府搬迁计划 1个。408个经营单位全部取得经营许可。1个包装物、容器生产单位取得定点许可。1个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个二级批发单位和 7个三级批发单位已经取得安全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另有1个三级批发单位正在审办经营许可。2个生产 6个经营新、改、扩建项目完成“三同时”审查,5个危化使用单位完成备案。通过专项整治,对1个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进行了搬迁,对11个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依法实施了关闭,关闭情况已报送省局。二、在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上,采取市、县两级联合执法监管,加强现场检查频次和力度。桦南县安监局设一名专职人员专门负责烟花爆竹厂安全监管工作。严格规范生产操作,严禁超储存、超定员、超药量等违规生产行为,对企业各类人员实行全部进行安全培训,达到100%持证上岗。三、完成危化使用单位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调查、摸底、建档,并对 7个剧毒及一般危化使用单位进行备案。四、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种作业人员、企业法人代表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全部完成安全培训,达到持证上岗。五、完成(甲种169个,乙种241个)经营许可证信息网上录人工作。六、沿江危化企业清洁下水工程全部完成。依据省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沿江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防范由危险化学品事引发环境污染事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 4户沿江化工企业的重点部位和事故状态下防止污染“清净下水”的设备、设施建设进行重点监管和督办,尤其是对事故池建设进行跟踪监管。目前这 4户企业“事故池”建设已全部完成,达到事故状态下“清净下水”的排放标准。
【非煤矿山专项整治】 一、对217户申报企业全部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发证达到100%。二、对未取得或未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依法予以严格查处;对已取得许可但出现新隐患的企业,严格进行规范,及时跟踪整改。年内,检查非煤矿山企业228户,查该隐患2 120余处,行政处罚35家,取缔非法生产矿山52个。三、小煤矿整治情况。明确监管科室和专管人员,制发《佳木斯市落实下井带班制度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实施方案》,指导煤矿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许可、培训和隐患整改人手,采取专项检查和联合执法的方法,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为12个小煤矿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局长五次带队深人煤矿,下井进行安全检查,对8个采矿许可证已到期的煤矿均下达停止生产的指令,并上报关闭计划。
【区企安检】 开展区属企业普查工作,掌握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现状,普查企业805户,查改隐患560余项,查清存在问题,停业整改 1户,处罚26户。在普查基础上,对一定规模的企业由市局建立安全管理档案140个,其余由各区安监局建档和登记。
【时节安检】 开展重要时节和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年内,市安委会在“两节”、“两会”、“五一”节、“安全生产月”、“国庆节”和冬季防火期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工作,检查企业480余户,查该隐患520余项,停业整改35户,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80余份。2006年,佳木斯市共发生产事故 8起,死亡8人,8起事故已全部结案。
【重大危险源监管】 结合年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单位的监管监控。全市有各类重大危险源 268处,其中,危险化学品129处,非煤矿山5处,城市燃气13处、浸油厂 6处、特种设备115处(其中,压力管道42.65公里)。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各危险源单位全部制订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监管监控措施。在管理上达到三个100%,即:设备使用登记率100%、人员持证上岗率100%、设备定期检验率100%。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加强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一、市安委会制发《关于编制上报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分预案的通知》,全市已编制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1个,为全市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供打下坚实基础。二、经市委十届76次常委会议批准同意,由市政府安全办牵头主办,市政府应急办、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局、环保局、消防支队、交巡警支队、东风区政府、东风公安分局、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配合,于11月 6日,在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模拟现场,组织进行全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演练取得圆满成功。市安监、消防、质监等部门在高危行业组织48次专项事故救援练活动,参演人数达2 4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