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财政

财政税务

财政


  
  【财政收入】 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13.8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 14.5%;全市财政总支出完成40.4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 39.5亿元,同比增长27.4%。2006年,全市财政收支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突破13亿大关,财政总支出突破40亿元大关,全市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市直及各县(市)区均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税收征管】 探索增加财政收入的新途径,对全市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和车船税管理进行专题调研,为强化税收征管,建立税源畅销机制,增加财政收入奠定基础;同时加大财政自身组织收入力度,通过堵住源头,科学征管; 加大契税征收工作力度, 契税实现征收入库1 2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 107%;加大非税收入管理力度,积极开展费源调查,摸清费源底数,制定超收激励办法,保证了各项收费的足额人库和上缴财政专户。
  【财源建设】 完成2006年财源重点建设项目、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奖励等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财源建设资金9 828万元,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支持益海粮油深加工项目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对电机股份、黑龙农药、天和纺织、三和亚麻、鸿基水泥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力度,筹集改制资金,北佳公司、回民食品厂、轴承厂、龙江大豆、北方煤化工等企业进入实质性改制操作阶段。完成发电厂等中央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工作,推进亚麻厂等省属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
  【财政支出】 安排资金 500万元,用于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改善试点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时将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等补贴资金37 537万元,通过“一折通”方式发放到农民手中;投入财政支农资金24 362万元,有效改善全市农业生产条件。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完成全市134 135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继续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工作,有效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贫困学生上学难等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确保各类社保对象的待遇;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力度,有力支持城乡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医疗救助能力不断提高;在富锦、汤原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中山路改造、松花江沿线的防洪防汛设施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投入资金全力支持西区建设和社区金保工程网络建设,推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管理服务社会化和信息公开化;全面启动未参保集体企业已退休人员生活费的发放工作,为符合条件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费。
  【财政改革】 全面实行新的市区间财政收入体制改革,出台《佳木斯市市区财政收入体制改革方案》,理顺市区两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充分调动各区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对公用经费定额进行重新测算,建立比较客观的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逐步扩大纳人集中收付的范围,规范预算资金支付程序,受理审核各单位授权支付的经费4.5亿元,审核各类报销凭证 31万张,其中,制止滥发补助金额 23万元;制止报销手续不全及违规票据报销1 527万元;制止违反控购规定支出金额569万元;制止无固定资产审批手续报销金额332万元,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及时、合理使用。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出台《佳木斯市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办法(暂行)》,把财政投资的工程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确保政府采购领域的公开、公平、公正。 2006年全市实现采购支出20 379万元,节约资金1 581万元,资金节支率达到7.8%。
  【财政监督】 强化财政监督,财经工作秩序得到规范。制定《佳木斯市政府大额度资金使用工作细则》、《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依照办法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清查登记。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力度,年内,评审工程类项目 140项,节约资金近亿元。参与诚信佳木斯建设,与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对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规范了中介机构执业行为。加强了对各类资金的监管力度,重点强化非税收入、城市维护资金、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以及彩票资金和住房公积金监管,建立资金管理档案,有效控制资金风险;对农业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农村“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资金等涉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保证涉农资金的合理投向。加大对收费票据和罚没票据的监管稽查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收费行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力度,强化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对核算单位的建账监管,完成会计新基本准则和基础工作规范实务的培训,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理财水平。
  【财政荣誉】 佳木斯市财政局在机关建设和支持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被省财政厅授予2006年日常调研先进单位,2006年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申办中国魅力城市”活动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老龄工作先进单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6年度“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评议活动最佳单位,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专项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创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市(区)先进单位,2006年民营经济推进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度中省市直单位帮建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达标单位,2006年城市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全市政府系统督办检查工作标兵单位,2006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行政执法优秀单位,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全市商务工作先进单位,生态市建设先进单位,被市政府、市政协授予政协提案办理先进承办单位,被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标兵单位,被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先进单位,被市总工会授予先进女职工集体,被市档案局、人事局授予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被三江晚报社会舆论调查办公室授予2006百姓口碑最佳服务单位,被市行政大厅服务中心授予2006年度行政大厅“红旗窗口”,被市人事局、市科联授予佳木斯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集体,获全市纪念建党85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暨第九届合唱节活动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