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市人民银行 【金融业概览】 2006年,全市金融继续保持稳健运行态势,各项存款稳定增长,增幅与2005年持平;各项贷款继续呈负增长态势,降幅与2005年持平;金融机构扭亏增盈能力逐步提高,整体减亏形势好于2005年,农村信用社首次实现盈利。一、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 295 629万元,较2005年末增加186 264万元,增长 5.99%。储蓄存款增幅下降较大, 结构发生变化, 流动性显著增强。 2006年末,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 619140万元,较2005年末增加111 456万元,增长4.44%,新增储蓄存款结构发生变化。2006年末,活期储蓄存款当年纯增73 647万元,占储蓄存款纯增额的 66%;定期储蓄存款当年纯增37 809万元,占储蓄存款纯增额的 34%。企事业单位存款略有增长。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357 180万元,较2005年末增加9 406万元,增长2。70%。二、信贷投放继续收缩,下降幅度与2005年持平。2006年末,佳木斯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 917 472万元,较2005年末减少15 450万元,下降0.8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 392 265万元,较2005年末减少44 017万元,下降3.06%,中长期贷款余额409 929万元,较2005年末减少50 045万元,下降10.88%,票据融资余额114 982万元,较 2005年末增加78 888万元,增长2.19倍。新增贷款总额下降,信贷资金周转次数明显加快。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2006年信贷资金周转次数3.44次,较2005年增加2.99次,周转天数106.1天,较2005年减少615天;农村信用社2006年信贷资金周转次数1.43次,较2005年增加0.22次,周转天数255.24天,较2005’年减少46.4天。2006年全市银行机构累计投放贷款1 658 352万元,较2005年累计多投859 402万元;累计收回1 615 919万元,较2005年累计多收回826 673万元,资金周转速度明显加快。信贷投放重点突出,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持续加大。2006年累计投放农业贷款387 477万元,比2005年多投放106 699万元,增长38%。其中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累计投放80 239万元,占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额的21%。个人消费信贷平稳发展。
2006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8 549万元,较2005年末减少69 365万元,较 2005年同期多减少49 633万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4 461万元,较 2005年同期多减少 65 333万元,2006年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25 258万元,较 2005年多投放1 066万元。国家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稳步推进。 2006年末,佳木斯市国家助学贷款余额3 565万元,较2005年增加1541万元,增长76.14%。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890万元,2006年累计发放368人、金额 893万元,有力支持了地方政府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三、银行机构经营状况进一步好转。2006年末,佳木斯市各家银行机构当年减亏12 821万元。参与股份制改革的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效果明显,盈亏状况及资产质量明显好转,与未参与股改的银行机构形成强烈的反差。农村信用社实现利润4 433万元,首次实现盈利。
【支持三农】 2006年佳木斯市各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各项农业贷款稳步增加。一、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采用务实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加大政策支农,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积极引导辖内资金流向农村,推动新农村建设。1.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加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力度。制定、出台《关于佳木斯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几点意见》、《佳木斯市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指导性文件,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支持。 2.加大政策支农力度, 缓解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短缺问题。2006年,人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支农再贷款限额72 000万元,较2005年增长 20%。以支农再贷款资金发放农户贷款累计达到75 239万元,占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总额的28.09%;贷款投放面达41.83%。3.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推动农村信用社成功申请专项票据额度3.58亿元,确保专项票据资金注流农村; 2006年首次全部整体实现盈利 0.44亿元,;资本充足率21.73%,比改革前提高87.52%;不良贷款比改革前减少 2.4亿元和54.58%。4.引导区域资金走向,为新农村建设广开资金筹措渠道。采取协议存款、跨行业同业拆借等方式,协调辖内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2006年佳木斯市中心支行通过多方协商,促成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与富锦市、同江市和抚远县三家农村信用联社达成了 1.4亿元的同业存款协议。二、不断加大农业贷款的投放力度。2006年,全年累计投放农业贷款 387 477万元,比2005年多投放106 699万元,增长 38%。2006年,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362 091万元,比2005年增加101 846万元,增长39.1%。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个人农机贷款累计发放637笔,总额为1 381.4万元,较2005年增加 556.4万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佳木斯市分行累计发放中央储备贷款37 764万元,支持全市18户国家储备粮承储库收购和轮人中央储备粮34.04万吨;累计发放粮食流转贷款205 916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 120.26万吨;累计向粮食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7 192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 1O.46万吨;累计发放粮食合同收购贷款908万元;累计发放种业大豆贷款1 500万元,支持建三江种业公司收购高品质种用大豆 0.6万吨。此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佳木斯市分行还率先开办了农业产业化糖料短期贷款业务,支持企业收购甜菜14.28万吨。
【结算业务及管理】 2006年,佳木斯市支付结算服务得到进一步改进,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跨行资金汇划更加快速、高效、安全,账户管理日趋完善。一、随着小额支付系统上线支行,同城结算量大幅下降。同城结算种类主要有支票、银行卡、税款专用缴款书、财政拨款凭证等。2006年,同城票据交换业务 12 387笔,比2005年下降99.36%,金额 244 230万元,比2005年下降90.78%。2006年 4月24日,小额支付系统在佳木斯市上线,同城清算系统逐步被取代,除金融机构提交的财税专用缴款书业务通过同城清算系统处理外,其他结算业务全部通过小额支付系统进行处理。三、金融机构上线运行新系统提高了结算效率。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上线运行了DDC系统;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上线运行了RTS业务系统;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上线运行了“银财通”系统。四、结算纪律得到较好执行。人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通过加大检查力度,各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各项结算纪律得到较好执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制定出台《外币现金调缴款工作规则》、《“核心业务系统(一期)”联行柜员权限管理办法》、《会计清算出纳业务违规行为处罚标准》、《清算、出纳业务核算与风险控制考评细则》及《清算业务操作风险及解决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结算纪律的有效执行。人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进行检查,对 3家金融机构在账户开立、使用、管理上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
【国库业务】2006年,国家金库佳木斯市中心支库共办理中央级一般预算收入41 024.3万元,省级一般预算收入10 922.2万元,本地区一般预算收入275 430.4万元;办理支出221 606.9万元。受理各种会计凭证107 853笔,其中更正通知书404笔,收入退还书 678笔,资金清算凭证15 490笔,缴款书64 521笔,财政支出凭证10 959笔,其它凭证15 801笔。一、不断加强国库管理工作。自主开发 《国库预算收入退库登记系统》 ,有效控制重复退税 9笔,涉及金额26.5万元,拒办退库手续不全、凭证填写不规范57笔,涉及金额 174.7万元。完成国库会计核算系统的升级工作,并于9月正式启用了国库内部往来CA认证。二、全年发售国债3.6亿元,兑付无记名国债121笔,本金4 550元,利息1 683元,兑付国债收款单 4笔,本金1 500元,利息949元。
【外汇业务】 2006年,佳木斯市外汇形势呈现国际收支总量、结售汇总额持续增长;国际收支、结售汇双顺差进一步扩大;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加大的新特点。全年国际收支收入54 886.4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309.64%,国际收支支出4 056.6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58.02%;结汇55 257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 277%,售汇4 354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70%。一、2006年,新开立经常项目账户25户,全市外汇账户限额总和由原来的733万美元扩大到 3 538万美元,满足企事业单位账户限额的需求。二、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改进贸易外汇售汇与结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研究确定了佳木斯市“关注企业”分类核定方案,制定了“关注企业”三步走具体测算方法,对全市294户企业进行测算,确定3户企业为“关注企业”,严格审查这三户企业的收结汇。三、加强外汇资金流人流出均衡管理。2006年,为11家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外汇登记,批准开立资本金账户11户,办理资本金结汇 65笔,1 166万美元,受理外方出资询证21笔,1 330万美元。 34户外商投资企业参加年检,年检率达100%,年检质量和参检率显著提高。2006年末,全市外债余额为 2.1亿美元,还本付息71万美元。四、加强外汇检查力度。年内,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等 8家银行机构进行外汇业务合规性现场检查。建立和完善非现场监管体系,加强非现场考核,定期通报考核结果,在考核基础上对外汇指定银行实施分类监管,逐步实现由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的转变。此外,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核查情况、待结汇账户的使用情况、延期付汇、外汇账户数据报送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查实确认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罚。
【货币流通】 2006年,佳木斯市累计货币投放104.92亿元,比2005年增加8.52亿元,增长8.11%;累计货币回笼100.72亿元,比2005年增加2.54亿元,增长2.52%;净投放 4.2亿元。一、加大人民币管理力。1.做好发行基金的调拨工作。2006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关于《跨行政区就近调拨发行基金工作方案》要求,11月,完成对依兰地区调拨发行基金实地勘察和统计论证工作,为下步跨行政区就近对依兰地区调拨发行基金工作奠定基础。佳木斯辖区全年累计调入发行基金45.68亿元,调出发行基金42.40亿元。2.做好残损人民币复点和销毁工作。2006年3月,取消了辖内县(市)支行残损人民币复点业务,9月,实现残损人民币集中复点工作。全年销毁残损人民币 0.51亿张,19.37亿元。二、反假币工作收效明显。佳木斯市各金融机构通过采取反假币宣传,对员工进行反假币技能培训及购置性能优良的验钞机具等措施,收缴假人民币120.51万元,假美元0.09万元,其中破获假币案8起,收缴假人民币28.40万元。收缴数量位列黑龙江省第一位。
现金收支情况表
现金收支情况表(续表)
【保险证券业务】 2006年,佳木斯市保费收入82 022万元,比 2005年增长11.9%,其中,财产险收入11 544万元,增长28.8%;寿险收入70 478万元,增长 7.7%。全年赔付额23 394万元,比2005年增长33.2%,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5 747万元,增长2.8%;寿险赔付金额17 647万元,增长72.6%。2006年,佳木斯市证券交易量51.5亿元,新增开户数664户,有效户数33 698户,其中,电话委托11 033户,网上委托3 493户,银证转账11 425户,权证开通2 080户,超过千万的91户,资产总值50万元以上的85户,股民总资产5.5亿元,股票市值4.2亿元,保证金余额1.18亿元。
【金融网络化建设】 一、2006年,佳木斯市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金融电子化建设,根据业务及发展需要,投人大量资金,完成系统上线、网络改造等多个项目,对金融发展的支持能力大幅提升。人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为提高全辖计算机业务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业务系统数据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人行桦川县支行原发行库建立了异地备份中心。2006年4月24日,完成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工作,2006年 9月6日,完成全辖计算机操作系统补丁分发工作。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完成三项电子化建设。1.对中心机房进行改造,完成网控中心建设,实现网控中心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2.通过AD域平台,对全行办公计算机系统及软件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监测,杜绝与办公无关的非授权软件的使用,禁止计算机非法外联的发生,确保全行办公系统的安全、稳定、顺畅运营。3.进行网络路由改造,使市分行对省分行ATM电路带宽达到155M,市分行对各支行光纤电路达到 2M带宽。4.中国农业银行佳木斯市分行增加进入中心机房的电源容量,安装大容量送风空调,配备了两套20千瓦双路UPS电源系统,安装了三级防雷设施;开通了分理处NOTES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增加了网络带宽,市分行与省分行SDH线路带宽达到4M,市分行与营业网点的SDH线路带宽达到 2M。三、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分行大力推广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业务,2006年,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达到10 160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达到 101户,个人电话银行客户达到25 900户,企业电话银行客户达到44户。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佳木斯市分行组建了信息技术部;完成了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的上线工作,以及电子公文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升级工作;开通VOIP语音电话80部,每年减少通讯费用支出近10万元。五、佳木斯市邮政储汇局于2006年先后完成了国际电子汇兑系统、指纹认证系统、电子稽查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大型金融信息化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