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军事

军事

军事



  【庆祝建军60周年座谈会】 1987年7 月30日,市委、市政府邀请部队领导,部队英模代表,各条战线劳模代表和军烈属、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转业复员军人代表共37人,举行座谈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
  陈烈民、张轰、王志武、薛国邦、包世忠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及军分区的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市委副书记李智廉主持。
  参加座谈会的人员回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的60年的光辉道路。市劳动模范还回顾了解放军在开发和建设大庆油田中立下的功绩。他们说,大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解放军的大力支持,处处凝聚着解放军的心血和汗水。人民解放军不仅是大庆的保卫者,而且是大庆的建设者。并表示要向解放军学习,继承和发扬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把本职工作做好,为实现大庆新的奋斗目标作贡献。一些部队指战员在座谈发言中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紧紧依靠地方党政部门,把部队建设好,为油田的现代化建设,为油田人民多做工作,服好务。
  市委书记、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陈烈民在座谈会上讲了话。
  【市举行军民联欢晚会】 1987年 7月30日晚,市委、市政府、大庆军分区在大庆工人文化宫召开盛大军民联欢晚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
  陈烈民、张轰、王志武、薛国邦、包世忠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军分区、驻军部队的领导及各界军民1000余人出席了联欢晚会。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立中主持了晚会。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轰和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贲长贵分别在会上讲了话。张轰在讲话中指出,大庆开发建设27年所取得的成就,凝结着广大指战员的辛勤汗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解放军驻大庆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的全体指战员,积极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号召,进行精简整编,加强教育训练、政治工作和后勤建设,部队的军政素质明显提高。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极参加大庆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与全市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民兵预备役在各项生产建设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广大烈军属和残废、复员、退伍、转业、离退休军人,保持和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双文明建设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当前,大庆的经济和各项建设任务十分繁忙,全市军民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广泛深入地开展好军民共建活动,做好新时期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进一步加深军民、军政团结,开发使用好军地两用人才,为保卫大庆、建设大庆,发展祖国的石油、石油化工生产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贲长贵在讲话中指出,人民解放军的诞生、成长和壮大,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大庆的好思想、好作风,学习大庆工人阶级的“三老四严”的传统和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时刻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搞好部队建设,搞好军政、军民关系,为实现大庆新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驻军某部和市歌舞团、曲艺团在晚会上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军民还共同观看了电影《大漠紫禁令》。
  【改革民兵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1987年度民兵政治教育,针对青年民兵的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在教育制度上,改变“每月一堂课”的做法,按《中国民兵》、《东北民兵》刊登的教材,实行“每季一堂课”;二是在教育形式上,改变“上大课、念材料”的单调做法,实行课堂教育与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录像等宣传工具;兰是在教育内容上,侧重搞好国防观念教育,突出讲近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史,讲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军分区总结推广了钻井一公司武装部进行民兵政治教育改革的经验。
  【调整武委会领导成员】 经中共大庆市委常委会1987年5月4日会议研究决定,对原中共大庆市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市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由23人组成。
  主 任:陈烈民(市委书记、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大庆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副主任:郑耀舜(市委副书记、石化总厂党委书记)
      张 轰(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智廉(市委副书记)
      张立中(市委常委、副市长)
      薛贵仁(大庆军分区司令员)
      贲长贵(市委常委、大庆军分区政委)
  【市委批转《关于民兵、预备役高炮师组织调整实施方案》】1986年12月10日,中共大庆市委批转了中共大庆军分区委员会《关于民兵、预备役高炮师的组织调整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预备役高炮师的组织调整,重点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按照均衡负担和适应作战需要的原则,调整好兵员布局;二是要大力提高兵员质量和专业对口率,尽量把退伍军人、经过训练的基干民兵和专业对口人员编到预备役部队中来;三是调配好预任干部。预备役部队在编组形式上仍以“横编”为主,班可跨生产车间或基层小队,排可跨矿、大队,连可在一个县团级企业内组建。
  实施方案还明确了兵员条件,规定:一是要优先选入复退军人、经过训练的人员和当年预训对象;二是要优先选入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党团骨干、家庭无负担的适龄青年,三是要合理掌握年龄结构,以保持基干民兵出入队的良性循环和队伍的相对稳定;四是女基干民兵的年龄限定在18岁至22岁,普通民兵为18岁至35岁。
  实施方案最后要求,各单位要加强对整组的领导,搞好调查摸底,从1986年12月13日开始,到1987年1月25日完成。
  【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 1987年,大庆共训练专武干部29名,民兵连长13名,民兵排长28名,高炮师、团、营三级指挥员45名,高炮、高机、通信等各类专业技术兵 510名,步兵298名。步兵全部进行了实弹射击,及格率为95%。黑龙江省军区考核组于 3月31日来大庆,对采油二厂、采油四厂和市建二公司等单位的48名民兵,进行了射击、投弹、爆破、单兵战术和军事理论等项目的考核,均取得优秀成绩,受到黑龙江省军区的通报表扬。
  
  【参加“前进87”战役演习】 9月2日至10日,大庆陆军预备役高炮师副师长李富生、参谋长巩锡文带领机关人员参加了沈阳军区组织的“前进87”战役演习,充当高炮旅同步作业,先后完成了作业18份,铁路输送和摩托化行军3300多公里,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作业展评时,取得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搞好城市作战勘察工作】,为落实沈阳军区和黑龙江省军区作战会议精神,军分区于 4月初组织有关人员对大庆的重点地区和目标进行了战役勘察,并研究编写出大庆地区兵要地志等资料,修改了拟制的作战方案。 4月中旬,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邵昭等首长亲临大庆,对大庆8个重点保卫目标、3个空降地域、 5个镇进行战役勘察,并录制了《大庆军事地理概况》的录像片。
  【征兵工作】 1987年大庆征集新兵指标500名,这是5个区人武部组建以后第一次组织领导征兵工作。
  9 月22日,市政府、军分区召开各区委书记、武装部长和公安分局局长参加的征兵工作会议。张立中副市长到会并讲了话。
  身体检查从10月 9日开始,至29日结束。为保证兵员的身体质量只设一个体检站,从13个医疗单位抽调35名医务人员组成体检班子。
  体检结束后,按黑龙江省征兵办公室统一印发的“应征青年政审表”,对体检合格的 722人进行政审,共查清各类问题43个。
  11月20日,举行应征入伍新兵欢送大会。张立中在会上讲了话,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500名光荣入伍的新兵表示祝贺。
  征兵领导小组由11人组成,组长:张立中,副组长:贲长贵、薛贵仁、王强。
  【建设大庆、保卫大庆】 抗洪抢险。1987年 9月,大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大庆预备役高炮师根据黑龙江省军区和大庆市委指示,从萨尔图区、公路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物资供应处、采油一厂、让胡路区、采油六厂、油建公司、庆建公司、建材公司、红岗区、采油四厂、钻井技术服务公司、钻井二公司、试油试采公司、龙凤区、市建一公司、市建二公司、石化总厂等单位组织2130名预备役官兵,动用各种车辆490台,船119只,防汛工具3500件投入了北20里泡泄洪渠道疏通工程的抗洪战斗。从9月5 日开始至9月18目结束,共开通泄洪渠道13200延长米,宽90米,总面积达79万平方米,使泄洪流量由原来的每秒13立方米增加到每秒26立方米,为保证30万吨乙烯工程和油田正常生产做出了贡献。
  建立民兵执勤小分队常年执勤巡逻。针对大庆高度分散、生产设施遍布油田各地的实际,军分区要求所有组建民兵、预备役的单位都建立民兵执勤小分队,配合公安、保卫部门搞好油田保卫工作。据统计,1987年共建立民兵执勤小分队 205个,有1249人参加执勤,协助公安、保卫部门破案265起,抓获坏人792人,堵截各种被盗物资7138吨,价值4.85万元。
  【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救灾】 紧急动员,迅速开赴。5月20日6时,大庆陆军预备役高炮师接到黑龙江省军区命令:组织一个高炮营前往塔河、西林吉地区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石化总厂、采油一厂、采油二厂各抽调 1个预备役高炮连,组成大庆预备役高炮营赴大兴安岭扑火救灾。到21日13时,动员集结了 289人,调动了33台车辆和18门单37高炮,在预备役师长薛贵仁、参谋长巩锡文、政治部主任贺辉忠带领下,昼夜兼程奔赴火场,于22日17时到达图强、西林吉地区。
  三次人工降雨。5月24日16时30分,高炮营进入阵地实施第一次降雨作业。截止25日6时,共发射降雨弹2475发,降雨带宽约80公里,降雨量平均达10毫米,局部地段达15毫米。25日17时30分实施了第二次降雨作业。截至26日零时,共发射降雨弹1120发,降雨量平均15毫米。从现场观测,有3处明火被明显压住。
  6月1日19时20分,高炮营根据扑火总指挥部命令,撤离火区返回大庆。 2日凌晨到达秀峰车站时,突然接到命令,在该地实施乘车降雨作业。指战员们不顾连续乘车9 小时的疲劳,立即投入战斗。至3日4时30分,共发射降雨弹 450发,降雨量为10—15毫米,对扑灭秀峰地区的余火起了重要作用。
  高炮营荣立战功。扑火期间,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先后两次到高炮营看望指战员,他称赞说:“你们对扑灭这场大火做出了很大贡献,你们确实发杨了大庆人的精神,大庆人的风格,为大庆争得了荣誉,我代表总指挥部向你们表示感谢。”
  6月5日,黑龙江省军区通令嘉奖参加大兴安岭扑火救灾战斗的大庆陆军预备役高炮师高炮营全体指战员,并给 3个连队11名个人记二等功。同一天,大庆陆军预备役师发出通令;给李长林等69人记三等功。 6月20日,沈阳军区司令员刘精松、政治委员刘振华签署命令,给大庆预备役高炮营记二等功,师长薛贵仁、通信科长黄忠本代表高炮营出席沈阳军区扑火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6月22日,大庆市扑火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市工人文化宫召开,会上宣读了市委、市政府给荣立三等功以上人员晋升一级工资的决定。
  【81105部队支援大庆】 1987年 4月初,81105部队1200多名指战员,奉沈阳军区命令,来到大庆有偿支援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他们先后完成了修建厂内水泥路,架设通信电缆,安装输油和煤气管道等工程。据统计,工程项目总造价为1200万元。
  在大庆地区遭受特大水灾时,这个部队的全体官兵昼夜奋战,抢修加固防洪堤6000延长米,清理河道5500延长米,疏通桥涵79座,装运草袋 9万余条,被大庆市政府和石化总厂评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
  9月23日5时,这个部队的3炮连政治指导员柴金良为抢救 1名群众和2名战士的生命,被意外滑入人工作业的翻斗车砸进泥浆沉淀池里,英勇牺牲。10月 5日下午,柴金良烈士追悼大会在乙烯举行。石化总厂、大庆军分区、龙凤区和部队领导参加了大会。《大庆日报》,大庆广播电台、大庆电视台报道了柴金良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