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建设市场促进集市贸易繁荣活跃】
1987年,大庆市先后在东风新村,友谊、林源、丰收村新建 4处农贸市场,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70万元。从1980年开始,大庆市以每年建设4处农贸市场的速度递增。到1987年底建成大中小相结合,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集贸市场32处,总面积 3.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570万元。仅8年时间,改变了过去靠道边、摆地摊的集市交易形式。1987年,还在萨尔图,龙风、让胡路、红岗等中心市场扩建防雨棚1100多延长米,增设售货床 600余个,较好地解决了市场拥挤的问题。
随着市场建设的不断发展,集市贸易日趋活跃,1987年全市集贸市场商品上市量达5044万公斤,完成年计划的110%,比1986年增长 11.1%。其中粮油152.7万公斤,猪肉182.9万公斤,鲜蛋341万公斤,鲜鱼904万公斤,以及大量的蔬菜、瓜果等。商品成交额达11402万元,比1986年增长42%。收管理费14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6.6%。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全市市场各项经济计划指标。
【整顿市场秩序,创建文明市场】
1987年,大庆市认真贯彻国务院(1987)76号文件,关于整顿市场秩序、加强物价管理的指示,市、区政府组织两级工商部门出动 600余人,对全市的市场秩序进行了整顿,清理。取缔无证商贩2320人次,查出强买强卖,哄抬物价、掺杂使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等投机违法的商贩530多人。对屡教不改的不法商贩给予严厉打击,其中吊销营业执照的112户,送交公安部门审查处理的31人。此外,还开展了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市场竞赛活动。全年共评出市、区两级文明市场各10个,占全市集市贸易市场总数的 60%。其中红岗市场、兴化市场、市农贸批发市场、大同工贸市场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占市场总数的 16%。红岗市场还被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1983年以前,大庆市市场情况在全省14个地市评比中列倒数第三,1987年上升为第二名。
在个体经济方面,1987年认真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和省政府颁发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放宽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范围和生产经营方式的限制,对全市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年检验照工作,开展了普法、职业道德、文明经商教育和技术考核工作。经过 5个月的逐户检查,查出违章违法户1647户,占总户数的12%,比1986年下降8%。吊销执照154户,比1986年下降8%。其中给予批评警告966户,受罚款处理的536户,罚款 2.7万元。到1987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3564户(其中城市9911户,农村3653户),从业人员17816人。销售总额9531万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2%,比1986年增长8%,收缴管理费 88.3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47%,提前两个月完成个体经济的各项指标。
【加强企业登记管理】 1987年,大庆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遵照中央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精神,积极支持地方工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横向经济联合企业的发展,努力做到政策上支持,手续上简化,及时办理营业执照。全年发展工商企业1196户,比年计划500户增加139.2%。全市横向联合企业发展到90余家,其中两家中外合资企业。还为大庆市引进了资金,技术。此外,加强了企业的监督管理。1987年 3月至10月,先后抽出60余人,对商业批发企业、经销汽车配件业、汽车修理业、棚靠和建筑业、砖厂、沥青厂、油毡纸厂、废品收购企业以及饮食业等10个行业、1850多个单位进行了检查。有351户企业有违章违法行为,占被查企业户数的18.97%,比1986年上升4%。如检查的67家修理汽车和棚靠企业中有64家企业以搞活企业为名赠给司机眼镜、打火机、暖水瓶、电饭锅、毛毯、沙发床等物品,并将此款加到修理费和买配件上,占被查企业数 95.5%。对这些污染社会风气的企业,分别给予警告、停业整顿、罚款、没收非法所得,重者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理。共罚没款2万余元。
【提高经济合同管理水平】 1987年,大庆市认真贯彻《经济合同法》和国务院新颁布的《工业企业经营承包暂行条例》,年初召开了全市执行经济合同情况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市物资局和石化总厂等6个“重合同、守信誉”先进单位和200名先进个人。市、局还表彰了采油三厂等10个先进单位和45名先进合同管理员。要求各企事业单位都要认真执行《经济合同法》。为进一步管好全市的经济合同,重点抓了大中型企业和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以及农村的粮、猪、菜定购合同的签订和管理。1987年,全市共签订各类经济合同58415份,比1986年上升5.2%;签约金额达268452万元,比1986年增长2.6%;签约率达74.6%,比1986年提高 2.6%;履约率达96.8%,比1986年提高 1.8%,是经济合同管理最好的年份之一。全年共受理各类经济合同纠纷案件24起,比1986年增长4.3%,合同违约金额 191.2万元。依照《经济合同法》,及时地进行了调解仲裁,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118万多元。合同管理机构不断壮大,到1987年底,已建立合同管理委员会81个,合同管理小组493个,有专兼职合同管理人员1212人。1987年9月,国家工商局合同司、省工商局合同处的领导来大庆检查经济合同执行情况时,赞扬“大庆合同管理做得好,工作有成效,管理上了水平”。
【严格商标广告管理和经济监查工作】1987年,对全市经国家核转的75个商标,在使用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出售的带有商标和标帜的商品进行了巡回检查。查出让胡路中央大街商店的伪劣肉食罐头1056瓶,假花椒面80箱;萨尔图商场的伪劣铁盒果汁露1000箱,还查出大量伪冒商品,如假烟400余条,假酒58300余瓶,假凤凰自行车30台,总价值达21万余元。没收假冒商标54000余张。如红岗区有3个河南人,在采油二厂做临时工,从河南黑市上买来4000张假茅台酒商标(每张4元)。然后从萨尔图商店以平价 2.72元买了20箱茅芦洒,将其商标取下,贴上假茅台酒商标,以每瓶52元批发出售,当场被采油二厂经济警察发现扣住。由于加强了商标广告管理,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1986年还对广告经营单位进行了年检,发现龙凤商场开业时做广告有日本彩电、冰箱,实际两种商品不足10件,使一些人空跑一趟,上当受骗。经检查发现及时批评制止,保证了商品信息的准确性。
此外,还认真进行经济监督检查工作,打击投机倒把活动。1987年,全市共查处各类违章违法案件1338起,其中万元以上重大案件12起,千元以上案件48起,千元以下案件1278起,共收缴罚没款56.2万元,给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1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