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标准计量

标准计量

标准计量


    
  1987年,大庆市的标准计量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从抓基础工作入手,增强法制观念,强化监督检验,较好地发挥了标准计量工作的基础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
  【标准化工作】1987年,标准化管理以普及标准化管理知识,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步伐,提高产品标准覆盖率为目标,做了大量工作。1986年,大庆市有产品 684种,其中标准产品578 种,无标准产品106种。产品标准覆盖率为84.5%。1987年,市标准计量局把这些无标准产品全部列入市标准制修订计划。他们会同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一起查找标准,指导企业制订或修订产品标准。全年组织制修订地方标准51项、企业标准 253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0项。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4%。同时,市标准计量局还在石油管理局9个厂、公司单位开展了标准化定级试点工作,取得初步经验。
  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石化总厂、林源炼油厂、大庆乳品厂、大庆毛毯厂等中直、市属企业都消灭了无标准产品。
  石化总厂1987年共生产94种产品,均分别执行了国标、部标和企标,产品标准覆盖率达100%。全厂共有国家优质产品 6种,石化总公司优质产品12神,省优质产品29种。经石化总公司确认,该厂生产的 1号灯用煤油,56号食品蜡等12种产品的质量已达到国际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这个厂的产品合格率已连续7年保持100%,优质产品率达51.09%。
  【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1987年,大庆市产品质量监督以提高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宗旨,做了大量工作。对乡镇企业、农工商公司所属企业产品标准、质量及企业质量保证和检验手段进行了调查;对经销商店和企业“三包”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质检和抽检,并以简报形式公布了检查结果。对 6个市级产品委托检验站下达委托检验计划,发挥了市产品质量监督网的作用,使工业产品质量监督得到加强。同时处理16起群众质量信访问题,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产品质量化验检验工作。1987年,大庆市对21家生产香槟酒的企业、33家食品企业、13家酱油企业等进行了监督检验。还根据产品检验目录,对 289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了周期检验,共抽查747个样品,合格355个,合格率47.5%。对这些问题,都协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处理。
  【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取得新进展】
  1987年,标准计量管理工作上了新的台阶,计量法规正在深入人心,企业计量定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应进行计量定级升级的企业共 110个,1987年全市又有32个单位获得计量合格。至此,已有72个企业达到国家计量合格,占已定级企业的 65%。其中获得一级计量合格的单位4个,二级计量合格单位33个,三级计量合格单位34个,单项合格单位1个。石油管理局经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和石油部联合考核认证,在石油系统率先获得国家二级计量合格。1987年12月经国家一级评审组评审,大庆石化总厂、林源炼油厂达到国家一级计量合格单位水平,报国家计量局待复查。
  【宣传贯彻计量法和计量监督】 1987年,市标准计量局在1986年宣传贯彻计量法,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工作的基础上,又编印了计量法规手册1000本,购买了《计量法规、规章专辑》150 本,《计量法规手册》1000册,并在报纸、电台上几次宣传标准化和计量工作的基本知识。还在市政府门前出了1期宣传栏,在团结路口出了2块广告板。
  1987年,全市共认证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 221台(件),18人获得地、市级计量检定员证,169 人获得企业级计量检定员证。截止年底,全市已有地、市级计量检定员77人,企业检定员586人。有最高标准器7类28项48种。企业最高标准器6类19项63种。
  根据计量监督的需要,大庆市由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考核任命了14名计量监督员。市标准计量局聘任了69名义务计量监督员,并在市内设7个义务计量监督站。
  1987年,计量检定建立了油、水和长度、温度、力学、电学、无线电、化学、时问频率等常规计量以及衡器等7类28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计量检定测试工作量达 114071台件,已能开展冷饮、食品和部分建材、化工产品的质量化验检验工作。
  【做好计量器具改制和技术服务】
  1987年,大庆市计量器具改制工作进展迅速。年初,市标准计量局首先着手对流通领域的计量器具实行法定计量单位,以促进其他行业计量器具的改制工作。在工作中首先抓了国营商业企业计量器具的改制工作。国营商店服务面广,直接影响广大群众对法定计量单位的认识。市标准计量局借助全市商、粮、供、菜系统开展“物价计量信得过”竞赛的机会,先在几家大型零售企业搞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做好农贸市场有证商贩计量器具的改制工作。这项工作难度较大。市标准计量局会同市人大、总工会、市卫生防疫站、市工商局等有关部门一起,对农贸市场进行了以计量器具改制为重点的综合治理,使28个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全部改为法定计量单位。
  截止1987年底,大庆市 207台活塞压力计、78台材料试验机、12万块压力表,已全部改制完毕。3390台台案秤已改制2890台,全市28个主要农贸市场的2995个木杆秤,全部改制完毕。
  1987年也是大庆市标准计量技术服务大发展的一年。除配合石油管理局抓厂、公司等单位的计量技术服务外,重点抓了市标准计量局 3所2站的建设(即:测试所、质检所、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油水标定站、衡器站) 。从工作程序、检测数据、检定证书、基础资料、质量考核抓起,保证了检定测试和维修工作的质量。3所2站的全体职工认真贯彻计量法规,积极开展周期检定和强制检定工作,确保了量值传递的准确性,较好地完成了检定测试工作。1987年检定测试工作量达114071台(件),总收入2270649元。分别是1986年的206%和 120%。节能测试工作进一步发展。1987年完善了测试手段,设立数据库,编制测试报告,并对石油管理局采油七厂、建材、庆建、运输、钻技、钻井一公司、试油试采公司 7个单位进行了系统能量平衡测试,测试单机 200台。标准计量情报收集和利用有了较大发展。1987年共收集国外技术标准8666件,翻译国外标准、英日文资料33万字,接待厂、公司等单位资料查阅 248人次,提供标准及资料3436件。
  
  【石油管理局被评为国家=级计量和石油系统一类单位】 在6月份结束的石油管理局企业计量晋级考核评审会议上,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计量处负责入代表省和石油部标准计量联合检查团宣布:大庆石油管理局被评定为国家二级计量单位,并报请国家计量局审批。石油管理局通过不断加强标准化和计量工作,在缝全机构、完善各种计量设施和器具的基础上,制定了计量和企业标准化以及一系列保证措施,在105种定型批量产品中,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 100%,消灭了无标准产品。
  在10月结束的全国石油系统标准计量工作检查总结评比中,大庆石油管理局被评为标准化和计量工作一类单位;总机厂、汽修厂分别被评为全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标准计量一类和二类单位。
  近年来;石油管理局不断完善标准计量管理体系,加强检测手段,在油田建设中发挥了作用。其主要做法有三点:一是狠抓落实,提高标准化水平,严格制订出有关标准化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积极修订各类标准,不断完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系。到 9月,全局产品标准覆盖率已由过去的53.9%提高到 100%。管理局还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仅1986年以来,就采用世界先进标准 243项;二是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产品和工程质量。他们首先建立质量监督网,全局28个主要生产单位都建立了质量督监部门,培训了 6名省级和44名市级质量监督员,从而保证了产品和工程质量的提高。1983年以来,全局共有34种产品、15项工程获国家和部、省级优质产品和优质工程称号;三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计量管理体系并逐步深化。完善了计量检测手段,计量器具齐全配套,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石化总厂通过国家一级计量评审】
  1987年12月,国家一级计量评审组,通过对大庆石化总厂和 7个生产厂的考核、评审,认为总厂达到一级计量合格标准。
  石化总厂自1985年定为国家二级计量合格企业后,继续努力抓紧、抓实计量工作。1987年又提出“抓管理、上一级、提高企业素质,增加经济效益”的奋斗目标,并且把计量升一级列为仝厂10大奋斗目标之一。为此,石化总厂在宣传贯彻国家计量法规方面,在组建计量机构、改善计量工作条件、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加强计量检测能力、更新完善计量检测设备方面,都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各生产厂制订并下发计量升级条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计量工作有章可循。积极开展《计量法》宣传教育,建立考核制度,职工考核率达 95%以上。这些厂还力争数出一家,量出一门,保证数据准确。经石化总厂申请,国家一级计量评审组从12月11日到14日,对石化总厂、塑料厂、化工一厂、化工二厂、化纤厂、机械厂、化肥厂和1986年前已经通过了国家一级计量复核的炼油厂,进行了重点考核、评审和复查。
  考核、评审结果:塑料厂、化工一厂、化工二厂,基本达到一级计量标准;化纤厂、机械厂、化肥厂、炼油厂达到一级计量合格;总厂达到一级计量合格。
  【全市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单位】
  这是市标准计量局公布的资料,有些单位虽已评审通过,但尚未经国家计量局正式批准的均未统计在内。
               全市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单位汇总表



               全市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单位汇总表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