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邮电 【超额完成年度通信生产计划】 1987年,大庆市邮电部门继续围绕提高通信员量和经济效益,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并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1万元,为年计划的100.2%,比1986年增长18.2%;完成业务收入748万元,为年计划的115.5%,比1986年增长31.5%;完成市内电话放号763户,比1986年的700户增长 9%。全年通信质量稳步提高。
【实现4市区邮电市话联网】 大庆市邮电局自1982年提出邮电内部市话联网规划后,几年来,经过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1985年解决了卧里屯至萨尔图问的市话联网中继线路问题,提前两年实现联网规划;1986年解决了市话联网的电路设备问题,1987年 3月开始实施联网工程。市党政领导机关和各相关单位,把这项工程作为1987年为全市人民要办的20件实事之一。市政府投资 100万元,石化总厂投资90万元。该工程包括长途、市内、自动、半自动、人工交换台等项目,工作量大,工艺复杂,技术性强。1987年 3月,由市邮电局组织正式施工,沈阳电话设备厂派人到大庆帮助进行联网设备的调测。经过4个月施工,6月,卧里屯、龙凤、萨尔图、大同 4市区,实现邮电市话联网。这是市邮电通信的重大进展。邮电市话联网的成功,为全市更大范围内的市话联网奠定了基础。
【城市每20人拥有1台电话】 1987年,大庆市在原有电话装机容量1.7万门,并与全国各大中城市联网的基础上,又投资23万元增设了从芬兰引进的7000门程控交换机、 500门移动电话交换机、 PCM等传输设备。这些设备均由芬兰诺基亚公司提供并负责安装。同时投入使用的还有国产的2000门纵横交换设备、模拟微波、微波载波等传输设备和相应的电源设备。
该项工程的投产,使全市电话装机容量提高 35.5%,实现全市以微波中继为主的总容量达到 2.9万门的数模兼容通信网。这在全国专用通信网中还属首创。它为全市以及油田今后的数字通信、电视电话会议和计算机联网等综合和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到1987年末,大庆已形成了天上卫星,空中微波,地下电缆的先进通信网络。在市内可直拨全国各大中城市,电话普及率在全国城市中居前列。按1987年城镇总人口60万计算,平均每20个城市居民就拥有 1台电话。它为油田生产指挥、外围勘探、野外施工等经济、生产建设提供了可靠的通信手段。
【大同区农村邮电通信面貌改观】
1987年,大同区集资23.2万元,对全区邮电电话设备进行更新,撤掉全区12个邮电局、所内的人工交换台,安装上42路环路载波机。这项工程由大同区邮电局自行组织施工,从1987年6月1日起到9月25日,历时近3个月时间,全部完成电话设备的更新安装工程。全区环路载波开通后,实现了区至乡、乡至乡、市至乡的电话自动拨号,使全区农村的邮电通信面貌大为改观。
【邮政储蓄网点迅速发展】 1987年,大庆市邮政部门进一步发展邮政储蓄业务,全市邮政储蓄网点由1986年的 2个发展到20个。新开办的邮政储蓄点有:杏南、让胡路、采油七厂、友谊、拥军、总机厂、登峰、勤奋、新村,东风路、卧里屯、八百垧、图强、大同、新华、红旗路等18个。8月上旬举行一次全市范围内的邮政有奖储蓄活动,发行一组计100万元的奖券,面值10元,共10万张,中奖面为 42%。截至1987年底,存储余额达922万元,比1986年增加783万元,增长5.6倍。
【统计】
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 单位:公里
电报、长途电话电路情况 单位:路
邮电局系统业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