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取得较大进展
农业
综述
农业经济取得较大进展
【农业经济取得较大进展】 1987年,大庆市农业继续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力的原则,在保证种足粮食作物面积的前提下,全面安排好各项经济作物生产,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一、农村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1987年农村农户总收入达 1.58亿元,比1986年净增0.2亿元,增长14.5%;农村人均收入达597 元,比1986年净增77元,增长14.7%,相当于1982年人均收入 194元的两倍多。绝大多数农民开始摆脱贫困,得以温饱,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奔向“小康”。
二、开拓了粮食生产新局面。1987年,大庆市粮食总产达 1.81亿公斤,比1986年增加0.4亿公斤,增长28.4%,比1982年增长90.7%。
三、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7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产值已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6.1%。
四、初步建成肉鸡、蛋鸡生产基地。肉鸡生产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在市内形成生产规模,显示出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1987 年,全市肉鸡饲养150万只,加工产品570吨,出口日本100余吨,省内外销460余吨,实现产值1000万元,获利润 170万元。大庆牧工商联合公司新建1座年产100万只的肉鸡场,1987年,全市产禽蛋650万公斤。
五、奶牛、奶制品系列生产取得较大进展。到1987年末,全市累计改良黄牛13000多头(次)。在经营上,健全牧奶网点,新建和改建两座乳晶厂。全市奶牛饲养量达 1.6万多头,年产奶量达3.14万吨,城市人均占有鲜奶近50公斤。
六、基本配套建成的10个渔业商品生产基地开始上产量、见效益。1987年,全市产鱼达285万公斤,比1986年的179.2万公斤增加105.9万公斤,增长59%。生产鱼种33.3万公斤。
七、积极探索肉牛、细毛羊、肉兔和瘦肉型猪等畜牧业重点项目的突破之路。奶公牛和架子牛的快速育肥、粗毛羊的品质改良、牛羊猪的冻精配种推广和母畜群的保护,特别是改革传统的肉猪饲养方法,引进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八、庭院经济正在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产业。1987年,已有 32900个农户从事庭院生产,占农村总户数的80.3%;已利用庭院面积596万平方米,占农村总庭院面积的56.5%。改变过去单纯经营蔬菜的方式,种、养、加工服务一起上,立体开发,多种经营,产品达30多个品种。产值达3203.6万多元,占全市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的 17.1%,比1986年增加60多万元,增长1.8%。
九、蔬菜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发展,夏季菜达到自给有余,城镇人均占有蔬菜200公斤以上。
十、林业生产经过调整改革得到加强。1987年全市林地面积达57万亩,覆被率达到8%,比1986年分别提高10.5和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