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987年,大庆市农村从背靠大工业、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有利条件出发,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发展方向,按照“贸工农”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合作经济,使农村的经济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变。
通过进一步落实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在以家庭经济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向兼业户、专业户和专业村屯发展,出现了一批“冒尖户”和先富户。到1987年末,全市各类专业、兼业户已发展到5300多个,奶牛专业村12个。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生产力的发展,在农村各行各业开始出现了自发联合的苗头和趋势,初步展示出商品生产的广阔前景。据统计,全市已有各行各业经济联合体12个。不断减轻农民负担,集体提留比1983年下降 40%。这样,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村的各项生产潜力迸发出来。倡导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村分工分业。1987年还进一步完善了农副产品合同定购制度,特别是粮食定购合同,较好地落实了“三挂钩”政策。在定购合同中,注意贯彻同农民协商办事的原则,规定了品种、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价格及其它应明确的要求。并把定购以外的粮食真正放开搞活,按市场价格自由购销。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流通领域里,除进一步发挥供销社“主渠道”作用外,继续允许农民直接进入流通领域。1987年,全市农村从事商业、饮食业的劳力达1019人,占农村总劳力的1.7%,较好地解决了流通不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