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劳动工资

社会生活

劳动工资

劳动工资



  【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1987年,经省劳动局批准,在市百货大楼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探索了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个人分配关系的办法。为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在市百货大楼内部实行“兰联计酬,定额浮动”的内部分配形式,挂钩的比例为1:0.7。三联计酬是把职工工资收入与销售额、利润和服务质量栩联系,即联销、联利和联质。定额浮动是把职工工资收入随着销售额加利润的多少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上下浮动,工资分配实行分级考核计算的方法,对各专业部按三联指标计算出三联工资,专业部再对专业组进行考核计算出三联工资,直接分配到个人。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工资计酬按商场的总销售额计提浮动工资,用利润制约工资,按岗位责任制扣减工资,原则上低于一线人员的平均水平。经过 1年的试行,经济效果比较显著,全年商品销售额实现7201万元,比1986年增长11.6%,实现利润297.4万元,比1986年增长11.4%。
  【统筹规划就业,突破部分就业难点】1987年 4月,召开了全市“七五”期间就业安置工作会议,根据大庆市“七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对劳动力的需求,研究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安置门路,落实了贯彻执行“三结合”(全民、集体、个体)方针的就业统筹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着重抓了就业难点的突破工作。市建筑二公司和大庆铁路地区是大庆市的两个就业难点。市建筑二公司待业人员高峰期达到769人,大庆铁路地区达959人。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的安置,全年市建筑二公司安置545人就业,占待业人员总数70%,大庆铁路地区安置680人,占待业人员总数的70.9%。缓解了这两个单位就业难的矛盾。
  【改革劳动制度】 1987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劳动制度的 4个暂行规定,重点改革用工、招工制度、辞退违纪职工和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全市招收4020名劳动合同制工人,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办理了“劳动手册”,实行了“卡片”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对招收新工人全部实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从根本上废除了“内招”、“子女接班”的原定制度。全年共处理违纪职工2142人。同时,在1987年还开始执行全民所有制职工退休费社会统筹办法。
  
  【发展知青厂店,广开就业门路】
  1987年,全市知青厂、店有了较快发展,经济效益提高,安置待业人员能力扩大。据统计,到1987年末,全市知青厂、店总数达 290个,比1986年增加69个;产值9800万元,比1986年增长6%,实现利润1200万元,比1986年提高78%,上交税利 590万元,比1986年增长65%。全年有3000人在知青厂、店就业。
  【统计】 职工工资情况统计表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