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横向经济联合

横向经济联合



  【横向经济联合】 1988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市政府继续把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作为振兴大庆经济、发展替代产业的大事来抓,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横向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把横向联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了适应横向经济联合发展的需要,经大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88年8月23日正式成立了大庆市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前身是隶属于市计委和市经委的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机构为正处级,列入政府序列,内设办公室、经济协调科、信息科、编制20人。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是市政府管理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对全市各个领域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到年底,市政府共接待省内外县级以上经济来访团体119个;与120个地区和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达成经济技术协作项目78个,已付诸实施29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资金1500万元,缓解了生产建设资金的不足;还参加了黑龙江省中部经济协作区。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大庆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发展外部横向经济联合的同时,在大庆市内部,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本着自愿参加、互惠互利的原则,因势利导,建立行业联合体。从1988年开始,以产品、工艺、科研设计、骨干厂为依托,已陆续形成23个行业联合体,其中较大的有:以建材公司钢窗厂为依托的钢窗联营公司:以总机厂、汽修厂为骨干厂联合其它19家机厂形成的抽油机生产联营公司:以石油管理局标准计量处仪表厂为依托形成的仪器仪表联营公司:以科研设计为依托形成的技术实业开发公司:以产品工艺为依托形成的服装生产联营公司,行业联合体成立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为大庆市多种经营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条件,显示了专业化协作生产的优越性。钢窗联营公司是大庆多种经营系统以产品为依托形成的第一个行业经济联合体。联合体建成后,全行业按照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分工,分别对各自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改造,轧管、下料、组焊、浸漆等各个主要工序都制定了统一的技术工艺标准和质量分等标准,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获得了国家建材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联合体组建不到 1年时间,就使空腹钢窗的产量由1987年不足10万平方米猛增到近40万平方米,品成本由原来的25元/平方米降低到21.8元/平方米,把多年占据油田市场的相当一部分外地产品挤出了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