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 1988年,大庆市金融系统围绕增加储蓄、改进服务、合理使用资金等,积极慎重地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
  一.继续发展多种金融机构。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达240个,比1987年末增加50个。为完善金融体系,增强银行竞争机制,促进各个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大庆市先后建立了庆华、兴盛城市信用社、经省人民银行批准,大庆交通银行于1988年4月1日开始筹备,7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吸收各项存款,发放贷款,为支持大庆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加快了企业化经营步伐。工商、农业银行所属的 58个储蓄所全面推行承包经营办法,实行承包经营制。承包的办法是:“包死基数,确定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实行与工资挂钩和奖罚办法,比较好地解决了银行内部吃“大锅饭”的问题。
  调整和改革了储蓄事业发展与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状况,到年末,工商、农业银行吸收城镇储蓄存款比1987年末纯增18667 万元,占全市城镇储蓄存款纯增额的84.3%。
  三.开拓资金市场,扩大融资渠道。由于受紧缩信贷的影响, 一些地方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萎缩,影响了资金市场发展。在严格控制信贷规模,调整专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同时,积极为各家银行创造同业拆借的便利条件,使同业拆措业务有了较大发展,全年各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累计拆出拆入资金达19.23亿元,其中跨系统资金达11.54亿元。发行国库券4342万元 (单位认购2633 万元,个人认购1709万元), 国家建设债券524万元,国家财政债券2269万元,完成任务分别为240%、100%和100%。同时,积极推行同城票据交换办法,扩大同城票据交换范围。到年末,全市参加交换的金融机构已达26个,交换笔数由1987年月平均32068笔,金额62531万元增加到47691笔,金额969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