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货币流通状况及特点

货币流通状况及特点



  【货币流通状况及特点】 1988年,大庆市现金吞吐量是历史上最高的年份。全年累计现金收入280933万元,比1987年增加109351万元,增长63.7%。累计现金支出336449万元,比1987年增加 135087万元,增长67.1%。收支相抵,净投放55516万元,比1987年增加25736万元,增长86.4%。 2月份以来,市现金投放速度一直居高不下,最高时曾达到210倍,上半年平均投放速度上升了158.5%。10月份国务院公布《控制货币,稳定金融的决定》后,积极采取现金紧缩政策,加强对消费基金的监控,使现金投放速度大大减缓,12月份现金投放出现了负增长,比1987年同期下降了6.1%。年末平均投放速度比1987年下降72%。
  1988年货币流通的主要特点是:
  一.商品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大, 比1987年增加19725万元,增长29%,占现金收入增加额比重的 18%。主要表现为商品销售市场购销两旺,各种高、中、低档商品货源比较充足,品种齐全, 保证了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商品销售量大幅度上升, 绸缎销售比1987年增加38%,洗衣粉、缝纫机销售增加37%,彩电销售增加34%,电冰箱销售增加14%。物价指数上升,相对增加了销售收入,1988 年零售物价指数平均上升21.2%,仅此就增加销售收入3215万元。加之,房改试点工作部分推开,进入11月后有2900多户职工交款定购商品房,金额达2000多万元。金银首饰畅销,比前几年增加了 209倍。此外,由于服务网点和项目不断增加,服务事业收入达9431万元,比1987年增长22.5%。
  二、城镇储蓄存款收入比1987年增加 52863万元,储蓄净回笼 19938万元,比1987年增加3233万元。全市已有155个储蓄所遍布5个区和石油管理局各公司、厂、院、校等,方便了群众储蓄,8月份发行两组有奖储蓄时,出现了万人争购场面。但是,百元工资性储蓄净回笼为14.16元,比1987年下降2.09元。主要是由于物价上涨,出售商品房和企业集资等因素,不同程度地抵消了储蓄增长幅度。
  三、工资性支出比1987年增加38035 万元,增长37%,占支出增加额的28.2%。1988年,部分职工、科技人员和中、小学教员调资,使工资支出增加5000 多万元。新增职工1万多名,增支2000多万元。从1988年5月1日每人增加4种副食补贴9元,全市增支2500万元。特别是1988年6、7月份连降大雨,油田油井被淹2196口,中转站和计量间被淹 300多座,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抗洪救济款2800万元。加上安全奖、节能奖、企业升级奖等,都形成了支出的增加。
  四、农副产品采购支出比1987年增加5991万元,增长85.9%。
  五、行政企业管理费支出增加6721万元,增长66.2%。由于各地食宿费上涨,差旅费提高,占此项支出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