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育在深化改革中前进
成人教育
职工教育在深化改革中前进
【职工教育在深化改革中前进】 1988年,大庆市的职工教育工作,把岗位培训作为重点,并得到较大发展。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训练班 3667个,有 146687人参加培训,全员培训率达42.7%。制订了岗位规范标准,并依据规范标准开展了岗位培训的试点。试点单位从1987的9个增加到43个。1988年,已制订出 37个系列、3692个岗位规范标准;编制教学大纲和教材178种,有 19440人按岗位规范标准参加培训。干部培训采取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方法,通过培训,干部队伍素质逐步提高。1988年,全市共培训17400人,培训率达到22.8%。其中4962人接受高等教育,毕业1570人; 1987人接受中等教育,毕业653人;2349人参加高中班学习,毕业1085人;8102人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在工人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改善了工人队伍技术结构、全市有7840名班组长参加培训,有19280人参加中级技术培训,有 2675人参加高级技术培训,有 50566人参加等级达标培训;经过整顿,社会力量办学发展迅速。全市服装裁剪、烫发、电器维修等15个专业,共举办培训班161期,有2239人参加技术培训。
在职工教育中,坚持了以下做法:
一、把职工教育纳入各级领导和经营者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中。在企业引进竞争机制,试行租赁承包,优化劳动组合的新形势下,许多单位把职工教育同领导任期目标、企业的发展和职工利益联系起来,以各种目标形式纳入各级领导和经营者的承包和改革方案之中、使各级领导、职工教育干部和职工本人明确自身责任。如林源炼油厂制订三个层次的培训目标管理。对厂长,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同政绩和企业发展挂钩;对单位,列入目标管理,同经济利益挂钩;对职工,把考核成绩同工资奖金挂钩。建材公司把培训任务逐级分解,同厂、站、队、班组签订四级培训合同。形成了层层有指标,人人有压力,增强了培训工作透明度。采油二厂制订“成人教育改革实施办法”,以厂文件形式下发,其主要内容:一是对矿、大队实行措施承包,责任到人,分级考核,按质奖惩;二是对岗位工人实行等级达标,优化组合,严训严考,有奖有罚;三是简政放权,实行目标管理,逐级考核;四是建立职工教育专项基金,奖优罚劣;五是对职工学校实行量化考核,奖惩兑现。石化总厂化工一厂采用满负荷工作法,按岗位培训标准达标考核,合格者优先上岗。基本形成了择优——淘汰——培训——再上岗的良性循环。
二、深化职工大中专院校的改革。全市各级职工院校,自觉增强改革意识,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大部分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管理;对教师实行聘任制,优化教学管理;改革传统教学和教法,重视能力培养。如大庆职工大学从优化教学体系入手,调整教学管理机构,把学历教学和多层次教学纳入正规教学管理上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完善三项 (基础资料档案、学员管理、教案检查) 制度;教师实行质量评估,建立教学质量长,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填卡评分;改革考试方法,建立试题库,采取口试、笔试或口试笔试结合等多种考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