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民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农民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农民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1988年,大庆市农民教育工作以扫盲、对回乡知识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和乡镇企业职工培训为重点,充分调动科协、农业、组织、宣传、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积极性,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形成了全党抓教育,人人关心教育的好风气,使大庆市农民教育事业出现了新局面。全市有 19500位农民参加各种培训。其中举办扫盲班扫除文盲354人,文盲率下降到 4.2%;开办初等文化班60期,有2384人次参加学习;乡办庭院经济、作物栽培、农机驾驶等培训班84期,有 3250人次参加培训;村办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培训班240期,有15605人次参加学习,占青壮年农民的35%。具体作法为:
  一、抓扫盲验收工作。为迎接全省扫盲验收,大庆市各区、乡、村,按“一堵、二扫、三提高” (堵,堵住文盲来源渠道;扫,通过学习扫除现有文盲;提高,提高脱盲人员文化技术水平)的方针,首先对脱盲人员进行考核验收。基本摸清了全市文盲现状。 1988年,全市有青壮年文盲2775人,文盲率为4.2%;在校生巩固率达97%,毕业率达89.5%。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5%的扫盲标准。通过培训,有80人脱盲,全市文盲比例呈下降趋势。
  二、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988年,大庆市各区、乡在调查、研究、人才预测的基础上,修订了全市农民教育“七五”培训规划。在培训中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选择种植业、养殖业、交通运输业、服务行业等急需实用技术,使农民认识到学文化、学技术是治贫治愚,走致富之路的钥匙。
  三、开展乡镇企业职工培训。针对大庆市乡镇企业点多、面广的特点,确定了以培训部分厂长(经理)、技术员和生产骨干为主,举办了周期短、见效快、实用性强的培训班。龙凤向阳砖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期分批培训技术骨干48人,见到明显经济效益。红砖年产量由1985年的100万块增加到1988年的3600万块。产值由50万元增加到252万元。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被评为省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