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灾情
全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全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1988年,大庆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据史料记载,是50年一遇的洪水。其严重性表现在:一是高水位越冬。1987年秋天连降大雨,有 3亿立方米的水滞留在大庆;二是春涝严重。1988年4、5月份,连续降雨142.6毫米,比1987年同期多100毫米;三是汛期来得早,降雨集中。1988年汛期比1987年提前 40天,7月中、下旬降雨量就达260.9毫米,比历史上同期降雨量最高的年份还多11.2毫米;四是降雨强度大,来势凶猛。7月17日凌晨3时30分,特大暴雨袭击市区北部的采油六厂、三厂,仅 6个小时降雨量就达200毫米,形成少见的外水压境,内涝成灾的严峻局面。最严重时刻,滞洪区的所有库泡水位普遍超出安全水位55厘米以上,库里泡以上总水量达1O亿立方米,比1987年汛期多 4亿立方米。加之大庆地处安达、明水、青冈闭流区中部,地势低洼,泄洪坡度极缓, 只有0.1‰,现有的抗洪排涝工程是早年建设,标准低,质量差,不配套,抵御洪水能力不强,致使全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普遍受灾。萨尔图区北部、让胡路区西北部、龙凤区和红岗区中部、大同区大部受灾严重。
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油田受淹面积 250多平方公里,其中,水淹油井、注水井2196口,关井433口;水淹中转站、计量问313座,关闭中转站 6座。因受淹、雷击而影响油井、注水井正常生产22300井次;影响少产原油26万吨;有 46部钻机停钻,少打井48口;油田基本建设中断,影响产能建设28万吨,总共少产原油54万吨。石油化工总厂乙烯卧龙管带有 7条管线被淹,严重影响石油化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公路多处被淹或冲毁,安萨路约有16公里路面损坏严重,曾一度被迫关闭。有 6.2公里铁路路基被水浸泡,对运输构成严重威胁。电力线路杆塔1261座基础设施被淹, 总长360公里,水深0.4米至2米。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农田受灾面积达 3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4.4%,其中绝产13.6万亩;草原受灾面积达77.8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37.5%;菜地被淹3.2万亩,少产菜亿多公斤;园林和绿地被淹 119公项,树木被淹21.7万株。有136个村、381个屯受淹,倒塌房屋1577座,倒塌畜舍2073座。据初步估算,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 3亿元。由于洪水长期滞留,造成油井、注水井、泵站、输电杆塔等设施基础松动下沉,设备部件锈蚀,草原、耕地返碱板结,给工农业生产的恢复留下很多困难。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全市军民发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慨,顾全大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取得了抗洪救灾的胜利。据不完全统计,在1988年 4至1O月份的洪涝严重期,全市共出动军民57万人次,各种车辆4万多台次,投入各种器材物资金额达792万元,完成土方量42万立方米。全市军民尽最大努力把灾害压到最低限度,降低了工农业生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