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自然环境

概况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位置与面积】 大庆市位于松辽平原北部,黑龙江省西部,北纬45°46′—46°55′,东经124°19′—125°12′。东与安达市和肇州县接壤,西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相连,南与肇源县交界,北与林甸县毗邻。全市面积为5 500平方公里,南北长138公里,东西宽73公里,边界线总长度603公里。
  【行政区划】 大庆市1989年下设 5个区、37个街道办事处、10个乡、3个镇、460个居民委员会,122个村民委员会。一、萨尔图区有12个街道办事处、140个居民委员会。12个街道办事处为:会战街道办事处、萨尔图街道办事处、团结街道办事处、勤奋街道办事处、友谊街道办事处、铁人街道办事处、登峰街道办事处、拥军街道办事处、火炬街道办事处、东风街道办事处、富强街道办事处、东安街道办事处。二、龙凤区有6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政府(龙凤乡)、71个居民委员会、12个村民委员会。6 个街道办事处为龙凤、前卫、向阳、自强、卧里屯、兴化村街道办事处。三、让胡路区有 7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政府(喇嘛甸镇)、123个居民委员会、10个村民委员会。7 个街道办事处为:奋斗、站前、红卫、庆新、龙岗、乘风、银浪街道办事处。四、红岗区有6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政府(杏树岗乡)、81个居民委员会、15个村民委员会。6个街道办事处为:红岗、杏五井、图强、解放、八百垧、杏南街道办事处。五、大同区有6个街道办事处、8个乡政府、2个镇政府(大同镇、高台子镇)、45个居民委员会、85个村民委员会。6个街道办事处为:林源、八村、新华、立志、庆葡、高平街道办事处。8个乡为:大青山、祝三、庆阳山、老山头、葡萄花、双榆树、兴隆泉、八井子乡政府。
  【人口】 1989年末,大庆市有917 746人,较1988年增加20 183人,增长2.25%。出生13 408人,较1988年增加 1 115人,增长9.1%。出生率14.77‰,死亡率2.73‰,自然增长率12.04‰。
                    全市人口
                   (1989年末)           单位:人



                 人口自然变动情况
                 (1月1日至12月31日)         单位:人



                未落常住户口人员统计表
                   (1989年底)           单位:人



                   市辖镇人口统计
                                   单位:人



                 非农业人口增减情况统计表
                   (1989年度)



  【资源】 矿产资源。在大庆长垣和外围地区开发建设了14个不同规模的油气田,逐步建成了一个以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大型生产基地,1989年生产原油5 555.56万吨,生产天然气 22.49亿立方米。在油田勘探、开发工作中,随着对松辽盆地找油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勘探领域从隆起、背斜逐步转到凹陷、向斜,找油对象从整装构造逐步转到断块、岩性,从而在原有的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以外,在杨大城子油层又有了新的发现,并在榆树林、宋芳屯等地区探明了一批新的油气田。石油地质储量由会战初期的26亿吨增加到48亿吨,其中大庆长垣地区43亿吨。可采储量由最初的10.7亿吨增加到 17.07亿吨。据统计,1982年到1988年,油田采出程度(按地质储量计算)从14.6%上升到21.5%;综合含水从66.6%上升到77.7%;自然递减率从6.5%上升到7.8%;综合递减率从2.2%上升到3.4%。1989年也基本保持了这个平均水平。但由于近几年每年增加可采储量 5 000万吨,与每年的原油产量持平,实现了开发良性循环。石油资源年产 5 000万吨可稳产到1995年,并要为“九五”实现产量接替做好准备,力争稳产到本世纪末。
  土地资源。大庆农工商联合公司自1988年5月开始到1989年末,历经 1年零7个月的时间,开展了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资源调查。清查出耕地面积 147 869亩,比1987年末公司统计的耕地面积多清理出47 869亩;共采集土壤农化分析样品 9 463份,整理分析化验数据近15万组;对 1 581个地块进行了农业管理方式的调查,索取数据40 000余份;编制出土地档案1 597卷。在草原调查方面,通过对草原植物标本采集、鉴定, 编制了植被名录和植物检索表;分析了草场利用现状,确定了载畜量及本区畜牧发展规划,编写了草原调查报告。在其他农业资源如气候、水文地质、农业能源、农业人才、社会经济、农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调查,已制定调查方案,做出了工作部署,这些工作尚在进行之中。
  【气候】 1989年,大庆地区总的气候特征是气温特高,降水特少,盛夏干旱。
  气温:年平均气温5.1℃,比历年高1.5℃,比1988年高0.5℃,是33年来第二个高值年。2月份比1988年同期高6.1℃,3月份比1988年同期高3.1℃,6 月份比1988年同期低2.7℃。年极端最高气温34.7℃,出现在8月 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6.6℃,出现在12月29日。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2 936.8℃,比历年高158.2℃,比1988年高30.7℃。气温分布见下表:
              1988年、1989年各月平均气温分布表
                                   单位:℃



  降水:年总降水量 286.0毫米,比最少的1982年267.3毫米仅多18.7毫米,比历年少159.1毫米,比1988年少296.9毫米,是33年来第二个少水年。各月的降水分布除 6月降104.1毫米,比历年6月平均多36.8毫米外,其它各月都比历年各月少。特别正当农作物生长需要水份的7月、8月降水都很少,
  7月降水61.6毫米,比历年少78.0毫米,8月降水33.6毫米,比历年少69.2毫米,形成了盛夏严重的干旱期。各月降水分布见下表:
               1988年、1989年各月降水分布表
                                  单位:毫米



  日照时数:全年日照时数2 709.1小时,比历年2 782.5小时少73.4小时,与1988年相接近。
  风:年平均风速3.3米/秒,比历年少0.5米/秒,比1988年多0.1米/秒。年最大风速17.0米/秒,出现在5月20日。
  霜:终霜出现在4月27日,初霜出现在9月18日,无霜期为14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