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98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排除动乱干扰,全面治理整顿,不断深化改革,使社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市社会总产值完成 11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比1988年增长4.39%。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3%,比1988年增长3.98%;国民收入完成5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比1988年增长0.85%;国民生产总值完成6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9.3%,比1988年降低 5.56%;全年财政上缴40.06亿元。
  【工业】 工业生产克服了电力、运力、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等困难,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103.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4%,比1988年增长4%。中省直企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完成总产值97.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7%,比1988年增长3%。石油管理局完成62.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2%,比1988年增长0.2%;石油化工总厂完成27.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2%,比1988年增长 12.8%。主要工业产品均完成了国家计划。全年生产原油5 555.5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1%。生产天然气22.5亿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102.2%,比1988年增长1%。全年加工原油 724.9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6.3%,比1988年增长4.7%。汽、煤、柴油以及合成氨、丙烯腈、腈纶丝等主要石油化工产品产量都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全年发电46.9亿千瓦小时,完成年计划的105.4%,比1988年增长5.6%。
  地方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完成总产值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4.3%,比1988年增长22.2%。全市地方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03个,生产近2 700种产品。乡村工业产值达1.13亿元,比1988年增长18.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如下:
  产品名称    1989年产量    完成年计划%    比1988年增长%
  原  油   5 555.56万号     100.1         -0.3
  天 然 气   22.5亿立方米     102.2         1.0
  汽  油   102.2万吨       111.1         5.4
  煤  油   23.6万吨       100.1         4.2
  柴  油   213.9万吨       106.1         3.0
  润 滑 油   15.8万吨       105.3         18.3
  合 成 氨   35.2万吨       110.1         0.8
  尿  素   46.5万吨       103.3         -2.1
  腈 纶 丝   3.3万吨       108.6        314.9
  丙 烯 腈   3.8万吨       107.8        170.9
  乙  烯   24.6万吨       102.5         20.8
  塑  料   19.8万吨       99.0         17.5
  发 电 量   46.9亿千瓦小时    105.4         5.6
  啤  酒   5 607吨       51.0         -4.1
  乳  粉   5 505盹       119.7         12.3
  塑料编织袋   1 708.8万条     113.9         22.7
  腈纶经编毯   56.5万条       102.7         12.8
  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全市有27种产品被评为国家、省、部级优质产品,相同口径企业的优质产品率达64.3%;主要工业产品稳定提高率达 90.2%。全年原油外运含水率为0.18%,比1988年降低0.02%。石油产品质量合格率继续保持100%,石油化工产品综合商品率达92.4%。乙烯、塑料、腈纶丝等产品质量提高较大,有49个品种的产品质量和标准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地方工业产品质量有新的提高。
  全市工业企业节约各种能源折合标准煤87.6万吨。
  工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由1988年的99.4%下降到94.9%;原材料、电力、资金、运力紧缺,油田政策亏损额度加大,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农业】 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党对农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实行倾斜,增加农业投入,推进科技进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6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0.83亿元,比1988年下降0.6%,牧业产值0.85亿元,比1988年增长41.1%;副业产值0.22亿元,渔业产值433万元,林业产值116万元。
  粮食生产战胜严重旱、雹、虫等自然灾害,获得较好收成,粮豆总产15.5万吨,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1989年产量      比1988年增长%
  粮  食       14.5万吨        -2.3
  其中:小 麦     1.8万吨        53.2
     玉 米     11.1万吨        -5.1
     高 梁     9 529吨         4.1
     谷 子     4 755吨       -42.4
  大  豆       1.0万吨       -32.9
  蔬  菜       11.6万吨        -3.1
  甜  菜       15.1万吨        37.6
  油  料       1 225吨        21.9
  由于积极采取措施,消化饲料涨价等因素,使畜牧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生猪、羊、家禽出、存栏都比1988年有较大增长。
  主要畜牧产品产量及牲畜出(存)栏情况如下:
  产品或牲畜名称      1989年产量或出(存)栏      比1988年增长%
  猪、牛、羊肉总产量       1.3万吨           20.3
  牛奶产量             3.8万吨           10.1
  禽蛋产量             1.1万吨           47.1
  肉用猪出栏           10.9万头           11.7
  肉用牛出栏           9 754头           -22.9
  肉用羊出栏           3.2万只           23.3
  生猪存栏            10.8万头           23.9
  大牲畜存栏           8.3万头            3.3
   其中:奶牛存栏         1.6万头           11.9
  羊存栏             6.6万只           12.6
  家禽存栏             278万只           60.0
  全年造林9 990亩。产鱼362万公斤,比1988年增长6.5%。
  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田水利建设不配套;耕地占用继续增长;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在紧缩中保持了与生产相适应的规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0.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99.3%;比1988年增长4.6%。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0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9.6%,比1988年下降 30%;全民其他投资完成26.8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比1988年增长 23.1%;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集体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万元。
  投资结构有所变化。1989年基本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由1988年的33.1%下降到22.1%,更新改造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由1988年的11.7%上升到12.1%,全民其他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由1988年的55.3%上升到65.9%。
  能源、交通运输、农业和教育等重点项目建设较快。全年能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29亿元。大庆石油管理局完成投资35.2亿元,比1988年增加8亿元,增长29.5%,油田建设主要实物量均完成年度计划。钻井交井2 208口,进尺 272万米,建成投产油井1 158口,新建各种井口装置2 275套,铺设各种管线3 283公里,建成各种站 189座,地震测线1.76万公里,新增原油生产能力375万吨。石油化工总厂完成投资2.6亿元;计划安排的64个单项工程中,完工51项,30万吨乙烯工程的腈纶装置、丙烯腈装置等建成投产。
  市政建设和地方工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比1988年下降 25.2%。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骨干企业,毛纺有限公司、啤酒厂罐装线、阀门厂中阀生产线、毛毯厂防水处理站等项目已投入生产。抓紧了重点防汛工程的建设。建设了东风新村、兴化村、乘风庄等居住区和一些服务设施;建成和完善了一批教育、文化和卫生设施。
  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全市更新改造投资完成4.93亿元,比1988年增长 14.1%。在更新改造投资总额中,石油管理局完成3.31亿元,石油化工总厂完成0.53亿元,地方企业完成0.35亿元。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调整了产品结构,开发了新产品,在全年计划实施的42个更新改造项目中,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达20个,利用本地资源工业技改项目 9个;技改后,有34种新产品填补了市空白,有16种产品填补了省空白。
  建筑业生产规模有所增加,建筑业总产值比1988年增长10%。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铁路发运货物 902万吨;公路货运量达902万吨,货运周转量1.75亿吨公里;管道输油周转量达50.6亿吨公里,输油4 406.8万吨。
  全年铁路发送旅客 581万人次,公路长途汽车和城市公共汽车客运量达1.0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已达37.5亿人公里。公路长途汽车客运量达77.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 7 702万人公里;到1989年末,长途客运线路已达32条,总里程达 6 046公里,已和哈尔滨、绥化、庆安等30多个市县通车;市区通车率和乡镇通车率达100%;村屯通车率达70%以上。
  邮电通讯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计费邮电通讯业务总量达 3 583万元。在主要邮电业务量中,信函件完成82.7万件,电报完成72.1万份,长途电话完成 228.7万张。市内电话新增装机容量5 500门,年末实装电话已达3.2万部。
  【商业和物资供销业】 全年社会商品纯购进10.6亿元,比1988年增长 22.7%;社会商品纯销售12.1亿元,比1988年增长 22.6%。国营商业在治理整顿中,发挥了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全年国营和供销社商业内贸商品纯购进8.97亿元,比1988年增长14.2%,商品纯销售9.9亿元,比1988年增长 17.3%。集体、个体商业继续发挥了补充市场的作用。全年集体商业商品纯购进达1.55亿元,商品纯销售达1.43亿元。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8亿元, 比1988年增长10.7%,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10.6亿元,比1988年增长 10.1%,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2 171万元,比1988年下降1.2%。
  商品市场格局有所变化。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企业零售额达5.90亿元,比1988年增长15%;集体企业零售额达2.99 亿元,比1988年下降6.3%;个体营业者零售额1.55亿元,比1988年增长32.5%;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 3 361万元,比1988年增长15.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商业所占比重由1988年的52.5%上升到54.5%;集体、个体所占比重由1988年的44.5%下降到41.9%。
  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已发展到38处,成交额达2.34亿元,比1988年增长39.3%。
  由于实施 “383工程”,使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1988年,群众对涨价的紧张心理基本消除。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1988年上升13.1%,涨幅比1988年下降8.1个百分点。从商品结构上看,食品类价格上升8.1%,衣着类上升19.8%,日用品类上升17.1%,医疗器械类上升16.8%,燃料类与1988年持平。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水平比1988年上升14.3%。
  生产资料销售规模扩大。1989年全市物资部门和供应机构销售各种生产资料7.04亿元。通过物资营销系统销售燃料类物资2 667万元,销售化工类物资 883万元,销售建材类物资3 078万元,销售木材类物资5 193万元。
  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零售商品销售疲软,社会集团购买力规模仍然偏大。
  【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 18.6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4.5%,比1988年下降5.9%;出口原油 1 819万吨,比1988年下降5.8%;石脑油、乙烯焦油、冻鸡等产品出口量比1988年均有较大增长;对苏边境贸易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全年接待前来旅游观光和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 639人次,其中接待外国人499人次;旅游部门全年业务收入564.8万元,旅游外汇收入折合人民币14.4万元。
  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扩大。全年签订经济技术协作协议、合同 119项,协议、合同金额达2 789万元;已执行的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全年新增产值9 692万元,新增利税 1 407万元,创汇59万美元。
  【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年财政总收入 42.7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4%,其中属于市级财政的收入2.69亿元,比1988年增长 28.7%;财政总支出为2.69亿元。财政上缴40.0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2%。
  全年各项税收及基金收入入库33.47亿元,比1988年增长1.3%。
  银行贷款和货币投放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实现信贷存差。年末全市各专业银行存款余额28.7亿元,比年初增长7.1%,贷款余额24.5亿元,比年初增长 14%;全年各专业银行现金收入34.9亿元,比1988年增长24.2%,现金支出41.6亿元,比1988年增长23.8%,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6.7亿元,比1988年增长19.6%。
  保险事业有所发展。年底各类财产保险承保总额63亿元,比1988年增长6.8%。全年保费收入4 206.1万元,比1988年增长11.5%。全年赔款1 262万元,比1988年增长26.6%。  
  【科技、文教、卫生和体育事业】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全年科研投资 5 787万元,进行了768项科研项目,按计划进度完成688项,其中科研攻关项目完成 278项;在完成的科研项目中,有215项已通过鉴定。推广应用新技术154项,获直接经济效益1.23亿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年末小学校已达289个,在校学生11.42万人,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8.4%,双科及格率达96.3%;初中毕业考入高中、职业高中、技校、中专的升学率达 63.2%;高中毕业考入大中专以上院校的达1 601人,其中考入本科870人。年末大中专院校7所,在校学生8 468人,比1988年下降0.3%,教职工3 852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2 569人,全年培训职工15.2万人次,全员培训率达47.5%。农民教育工作也有较大进展。
  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电影放映单位86个,全年放映电影和演出戏剧1.58万场次,观众 1 064.5万人次。广播电视中心建成投用;新增卫星接收站11座,闭路电视站5座;全年摄制电视剧12部,制作广播剧11部。年末市级以上图书馆藏书49.7万册,比1988年增长9%。市级报刊发行稳定。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各类卫生机构达 372个,比1988年增加81个,卫生技术人员达9 367人,比1988年增加320人;医院床位达5 134张,比1988年增加558张;住院病人治疗有效率达96.8%,治愈率达72.5%,住院病人死亡率下降到1.4%。
  体育运动取得新成就。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奖牌 248枚,其中获金牌77枚。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14.9万人。
  【人民生活】 全年安置劳动就业 1.8万人。年末全市职工总数已达到36.4万人,比1988年增长3.8%,其中全民职工33.2万人,比1988年增长3.4%,集体职工 3.2万人,比1988年增长10.3%。全年职工工资总额9.06亿元,比1988年增长 17.7%;全民职工年平均工资2 606元,集体职工年平均工资2 003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13.4%和13.9%。农民人均收入达760元,比1988年增加81元,增长11.9%。
  据城镇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用的收入达1 351.81元,比1988年增长 1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88年增长1.5%。年末每百户居民贵重耐用品拥有量均比1988年有所增加,彩色电视机增加 9台,电冰箱增加9台,洗衣机增加2台,电风扇增加12台,摩托车增加2辆,照像机增加5架。
  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年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2.87亿元,新建住宅楼 271栋,竣工面积98.4万平方米,有1.49万户居民搬进新居,年末城市住户人均居住面积达7.29平方米。
  城乡居民储蓄比198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1989年末城镇居民储蓄余额14.67亿元,比1988年增长58.3%,其中城镇居民储蓄余额13.96亿元,比1988年增长58.9%。人均储蓄1 599元。
  人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全年植树98万株,成活率达 88.2%,植绿篱15万延长米,种花40万平方米,铺草16万平方米。控制环境污染源,全市无黑烟控制区由1988年的19个增加到31个;全年工业废水处理率达87.2%,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达99.5%;废气处理率达37.8%。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由集体供养的孤、老、残、幼达557人,比1988年增长20.6%;集体办敬老院13个,收养孤、老、残331人,比1988年增长10.7%。
  加强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工作。全年共破获各种刑事案件1 440起,其中重大案件470起。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工业生产、交通和火灾事故发生,全年发生事故233起,比1988年下降12.4%;其中工业生产事故60起,交通事故130起,火灾事故43起;死亡96人,比1988年增加4人,重伤139人,比1988年减少26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3万元。
  【人口和计划生育】 全市年末人口达91.77万人,比1988年增加7.01万人,增长2.25%,其中非农业人口64.55万人,增长2.8%,农业人口27.22万人,增长 0.96%。全年出生13 408人,出生率为14.77‰,全年死亡2 477人,死亡率为2.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04‰。
  全年计划生育率为98.82%,综合节育率为90.71%,晚婚率为65.93%,独生子女领证率为90.37%。全年结婚9 122对,离婚465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