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军事

军事

军事



  【市人民武装委员会成员名单】 中共大庆市委员会常委会于1989年10月22日会议研究决定,人民武装委员会由24人组成。
  主  任:张 轰 市委书记、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第一副主任:王志武 市委副书记、市长、石油管理局局长
  副 主 任:郑耀舜 市委副书记、石化总厂党委书记
       李智廉 市委副书记
       张立中 市委常委、第一副市长
       贲长贵 市委常委、军分区政治委员
       苏 醒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民兵组织整顿】 1989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对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
  这次民兵组织整顿,是在首都平息反革命暴乱以后,各条战线普遍进行清理整顿的形势下进行的。军分区党委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学习上级关于民兵整组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大庆市整组工作方案。9 月12日,军分区召开各单位武装部长会议,作了部署。在民兵组织整顿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最大限度地把符合条件的党团员、退伍军人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吸收到基干民兵队伍中,严格做到政治表现差的不编,年龄偏大的不编,体质素质不好的不编;二是尽量把近年转业的军官、部分基层队长、机关科室领导和大中专毕业生编入普通民兵组织,充实骨干力量。经过调整,提高了民兵队伍的军政素质。据统计基干民兵队伍中,经过训练的人员占92.2%;退伍军人占32.2%,党团员占89.8%。
  另外,根据黑龙江省军区的指示精神,为提高城市民兵应付突发事件和完成危、难、险、重任务的快速反映能力,每个区同时组建了一支民兵应急分队,做为地方党委、政府和武装部门的一支机动力量。
  【征兵工作】 1989年度大庆市征集新兵539人(含女兵 4人),其中补入解放军489人,补入武装警察部队50人。
  2月18日,市长办公会组成征兵领导小组。第一副市长张立中为组长, 军分区司令员薛贵仁、政委贲长贵、参谋长尹凤鸣、市纪检委副书记范兴业、市政府秘书长王强等五人为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公安局、卫生局、劳动局、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领导参加,并在军分区设立征兵工作办公室和举报中心。
  2月23日,召开大庆市1989年度征兵工作会议。薛贵仁、王强在会上讲话。 他们在讲话中指出,今年征兵工作与往年有两个不同:一是征兵时间由秋季改为春季;二是新兵交接方法由地方送兵改为部队接兵。因此,要求各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进行宣传教育;严把体检、政审关;坚决遵守征兵政策;注意搞好新兵交接。
  整个征兵工作分为组织准备、目测评议、身体检查、走访调查、复查定兵和新兵起运六个阶段进行,到 4月下旬全部结束。经部队复查复审,全部合格,无一退回,被黑龙江省政府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奖励。
  【城市警备工作】 沈阳军区[1988]司联字第23号文件,对大庆的警备工作进行了调整。大庆警备司令部由驻军 81413部队移交给大庆军分区,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理顺警备工作关系,更好地贯彻落实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加强城市警备工作维护军容风纪和军车交通安全的暂行规定》。1 月18日,双方办理了交接事宜,大庆军分区担负起大庆市警备工作。全年共军检653次,检查过往军人3 439人次,军车724台次。6月,召开了警备工作联席会,大庆驻军和劳务部队的领导30余人到会。总结了前段警备工作情况,市交警大队作了保证交通安全的报告。  
  【民兵军事训练】 根据黑龙江省军区训练部的指示,1989年大庆市共训练各类民兵1 154人,其中干部158人,专业兵549人,步兵447人。经军分区考核验收,合格率100%,优秀率50.4%。有两部电台参加了总参谋部组织的检查性考核,获得总参谋部颁发的合格证书。
  10月20日,军分区总结了民兵军事训练工作。其主要特点是:(一)注意根据本单位生产实际选择训练时机,乡村利用“冬闲期”开展,企业利用设备维修等“生产淡季”开展;(二)把干部和专业兵作为训练的重点,采取定点划片、专业集中、逐年轮换的方法实施;(三)各级武装部门到训练现场办公,有的还同民兵一起摸、爬、滚、打,加强了对训练的组织领导。  
  【“37高炮协同射击模拟训练器”鉴定会在大庆召开】 7月20日至21日, 沈阳军区主持召开的“37高炮协同射击模拟训练器”鉴定会在大庆市举行。
  “37高炮协同射击模拟训练器”,是黑龙江省军区、大庆市军分区依据沈阳军区1987年度科技工作安排,与哈尔滨电子所、长春光机所协作研制的。研制工作从1987年 3月开始,1988年 6月交付大庆石化总厂武装部使用。该训练器由计算机控制系统、激光发射与接收系统、机械采样系统、检测及发烟系统、电源系统、击发装置及音响等组成。由军内外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通过了各项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多年来国内对37高炮激光射击模拟训练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直瞄直打的水平上,激光器作用距离近,抗干扰性能差,并且只能进行一、二炮手的协同训练。该训练器较好地解决了光弹的时间差,克服了直瞄直打激光器的弊病,可使一、二、三、四炮手进行协同射击训练。此项成果获得沈阳军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庆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10年安全无事故】 1989年,大庆市各级人武部门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认真执行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的指示,不断完善库(室)的安全设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注重抓好看管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检查,使民兵武器装备安全管理工作越做越好,杜绝了武器弹药丢失、被盗等事故。在东北三省所有军分区中,是唯一实现连续10年安全无事故的单位。9 月30日,沈阳军区发出通报,表彰大庆军分区,并颁发了锦旗。10月份,在黑龙江省政府和黑龙江省军区召开全省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现场会上,大庆军分区介绍了经验,同时受到了表彰奖励。
  【武警大庆支队广泛开展基层建设达标竞赛活动】 1987年,武警总部从部队建设的长远利益出发,为进一步打牢部队基础,制定了《武警部队<基层建设三年规划纲要>》。为了落实《纲要》精神,省总队制定了《落实(三年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同时,制定了《达标验收细则》下发部队。《细则》把各项目标分解,规定了具体的质量标准,做为检查验收的依据。验收结果分为达标中队、全面达标中队、达标先进中队和达标标兵中队四个档次。大队、支队的达标,依据所属中队达标率而定。武警大庆支队是于1988年开始达标竞赛活动的。在起步晚、部队高度分散、困难多的情况下,广大官兵立足大庆学大庆,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争时间、抢速度、保质量、创一流。支队专门成立了达标领导小组,实行机关各股与基层各中队定点挂钩的方法,坚持人往基层下、物往基层送、钱往基层花的原则,一切为了基层。1989年,共派出280多人次到各中队蹲点,为基层投资8万多元解决实际困难。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所属11个基层中队经省总队验收,全部进入达标行列,实现了3年任务2年完成的奋斗目标。其中三中队(驻石化总厂警卫中队)被评为达标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二中队 (驻乙烯警卫中队)、六中队 (驻东风看守所警卫中队)被评为达标先进中队,同十中队一起荣立集体三等功;四、五、七、九、十一中队均被评为全面达标中队;一中队、八中队为达标中队。一大队被评为达标先进大队;支队跨入了达标支队行列。另有28名干部、战士荣立三等功,54人受到支队嘉奖。省武警总队[1989]黑武字93号文件通令表彰了上述单位和个人。
  【积极参加制止动乱的斗争】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动乱过程中,大庆武警支队广大官兵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服从上级的命令和公安机关的指挥,多次圆满地完成了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局领导的表扬。5月24日,大庆石油学院300多名不明真相的学生在龙凤车站拦截40次特快列车,要进京声援。支队机关45名干部和部队76名战士接到命令后火速赶赴现场,执行维护现场秩序的任务。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广大官兵严守纪律,掌握政策,从上午7时一直到下午5时30分,整整10个半小时,头顶烈日,忍受饥渴劳累,耐心做劝导工作,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理解,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整个动乱期间,全支队共执行临时勤务32次,出动兵力312人次,动用各种车辆187台次。
  【警民共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武警大庆支队自1987年组建以来,始终把拥军爱民、警民共建“双文明”活动做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全支队11个中队先后同38个地方单位结成对子,签订了共建公约,并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开展活动,促进了部队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其中有8个中队和共建对子分别被省、市、区(县)评为警民共建先进单位。1989年6月,在大庆召开的全省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表彰大会上,大庆支队介绍了经验;10月20日,武警总部发布通告,授予大庆支队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
  【参加全省比武取得好成绩】 9月15日至24日,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在哈尔滨市举行了第三届军事比武大会。来自全省的24个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大庆市支队克服部队组建时间晚、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发扬大庆奋勇争先创一流的精神,经过顽强拼搏,终于取得了团体第四名、机动部队项目第三名、机要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个人项目中,排长张宝哲在70公斤级散打比赛中获得冠军,荣立三等功。
  【全市军(警)民共建共育经验交流会】 1989年 5月31日,全市军(警)民共建共育经验交流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全市军(警)民共建共育(共同建设双文明、共同培育军队地方两用人才)的经验,更好地加强军地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参加会议的有双建委员会委员,各区、厂(公司)双建委员会主任,办公室主任,各区民政科长,工青妇负责人,各派出所所长,各单位武装部长,坦克旅连以上干部,武警大庆支队中队长以上干部共600多人。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双建委员会副主任李长玲主持,市委常委、第一副市长、市双建副主任张立中到会讲话。他说,1982年以来,全市军(警)民共建共育活动,由传统的“双拥”发展为共建共育,拥军观念有了转变;由少数单位的共建共育发展到大面积展开,共建共育规模不断扩大;由互惠互利发展到共建双文明,共建水平不断提高;由具体部门抓到军地双方一起抓,组织领导不断加强,为促进大庆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了经济建设;二是维护了社会安定;三是推动了文明城市建设;四是培育了“四有”新人;五是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军(警)民共建共育的任务是:以党的十三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为指针,认真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共建共育的指示精神,军地双方互相学习,提高双向服务,不断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快文明城市和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建设大庆,保卫大庆做贡献。
  【人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989年,全市人防系统认真贯彻新时期人防工作方针,以平战结合为中心,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发展人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人防部门注重社会效益,实现了把人防教育纳入与国防教育同步进行的转变。坚持宣传教育的群众性、经常性、多样性和规范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宣传教育体系。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已初见成效,维修管理工作收到了“以用促管,以管保用”的效果。维修管理工程达标率为 95.1%。大力发展人防平战结合,实现了由消耗型向增殖型的转变,人防工事利用面积为31 040平方米。引进先进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项目的利用,填补了地下服务行业、种植业、养殖业、仓储租赁业的空白。加强组织指挥,使城市的整体防御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提高了城市的快速反映能力,实现了人防通讯由有线控制向无线控制的转变,主要市区通讯警报实现了自动化。把人防通讯建设同企业的防火、防毒、防爆等应急性工作结合起来,避免了多渠道投资造成的重复和浪费,提高了城市应急建设的综合效益和整体防护能力。
  【人防知识宣传教育】 1989年,市人防系统把人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了和平时期国防教育总体规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利用闭路电视、群众集市宣传1 000场次,展出宣传板2 400 块,举行各种学习班100期,人防知识专题智力竞赛5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50多万人次。与此同时,市人防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教委、国家人防委的指示,在全市初中二年级开设了以“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为内容的“三防”知识教育课。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市教育局、市人防办联合下发文件,统一了教材、教学内容和课时。1989年,全市开“三防”知识课的学校有37所,333个教学班,开课率达100%,受教育面达98%,考试成绩优良率为91%。
  【结合民用建筑修建人防工程有突破性进展】 1989年,全市人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结合民用建筑百分之二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规定,改变了过去徘徊、被动的局面。落实“结合民用建筑百分之二修建防空地下室”计划11 500平方米,超额 37.5%完成任务指标,创历史最好纪录。
  在工程设计中,人防部门注重城市整体防护能力,把人防建设同城市建设相结合,使地下室建设工程平战两用功能得到了体现,收到了较好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89年,全市12项重点工程之一,采油九厂地下人防建筑工程,于 8月20日开工,建筑面积为 1 500平方米。从开工到整体完工仅用了50天时间。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防空地下室设计标准要求。速度快、质量好,在全市人防地下工程建筑史上还是第一次。
  7月10日,在市人防办主楼安装了全市第一台气动警报器。经反复试验,音响半径达3公里(噪音在50分贝以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全省人防系统组织指挥业务考核会议在大庆市召开】 1989年11月10日至18日,全省人防系统组织指挥业务考核会议在大庆市召开。全省9个人防重点城市的人防办主任、指挥处(科)长和业务人员参加了考核会议。
  会上,重点考核检验1989年人防系统指挥业务训练学习情况。采取理论试题闭卷考核、标图作业开卷考核的方式进行。大庆市有 4人参加考试,其中1人获优秀业务领导奖,1人获一等奖,1人获三等奖,全市获团体第三名。
  【新型永久性 M1500防水剂试验成功】 1989年,在大庆石油管理局总机械厂团结基地人防工事内,首次试验使用M1500防水剂获得成功。
  M1500防水剂,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不燃烧、透明似水的液体。 该防水剂具有向工事结构内部渗透性能,渗透最大限度为20厘米。它解决了早期人防工事因防水层薄,冬季受冻破裂而引起渗漏水的问题。提高了防水工程的使用寿命,因而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