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
【到货量和供应额创历史新水平】 大庆市物资局1989年,物资总到货量计划 145 454车、800万吨,实际完成173 207车、990.4 万吨,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9.1%和123.8%,分别比1988年增长19.4%和22.5%。其中:钢材到货36万吨,完成年计划到货的120%,比1988年增长6.6%,比历史上到货量最大的1985年还多 1万多吨;木材到货8.67万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114.1%;水泥到货73.5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47.1%,比1988年增长 14.2%,比历史上到货量最大的1985年还多6万吨。物资供应额计划17.5亿元,实际完成20.1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5.3%,是1988年的107.6%。油田地面建设所需物资到10月末已全部供齐,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的80个工程项目所需的主要物资也都按期备齐,没有因物资供应不及时而影响工期。
【整顿流通秩序,加强宏观调控】 1988年,物资体制改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乱采购、乱收费、乱涨价的现象仍然存在。1989年,市物资系统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物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统一计划、统放结合、分级采购的物资管理体制,即对国家统配物资、国家规定的专卖物资、主要地方大宗建筑材料、油田建设所需的关键物资和采购难度大的物资,原则上由物资局(供应处)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送货。凡统管物资,各单位必须向物资局提报计划,如工程急需,各单位可以自行采购,但必须经物资局批准,其它物资仍由各二级单位自行采购,所需资金由物资局核定,财务处统一划拨。新的管理体制,理顺了物资渠道,强化了宏观控制机能,使流通领域中的混乱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基本上杜绝了物资外流。
【提高供应工作质量,加强现场服务】 1989年,市物资局依据上级确定的重点项目和基本建设投资本票与用户签订配套承包供应合同。配套物资能直达的尽量直达,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流通周期,节约流通费用,提高供应质量。对 4个重点(朝9、朝10两座中转站、朝阳沟一次变电工程、陈家大院泡工程、萨北油气处理厂工程) 承包项目和自备电厂、助剂厂等重点项目的物资供应,物资局实行责任制,派出专人了解工程进度和物资供应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适时地组织现场调查、现场办公。1989年,物资局组织现场办公13次,到工地调查166次。对4个重点项目组织现场办公 6次,现场开单662份,解决各项物资804项。为确保助剂厂6月份投产,从3月份起,物资局连续 4次进行现场办公,解决钢材1 235吨、机电设备75台,以及其它各类物资。特别是实行建设、施工、设计、供应联合承包以后,按责任大小定比例,按比例享受利益和承担经济责任,这样把四方的心连在一起,劲用在一起,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全力抓好物资资源和进货】 1989年,物资工作的突出矛盾仍然是铁路运输和物资紧张。为缓解这方面的矛盾,确保物资供应,物资工作人员重点抓了五个环节。
1、狠抓缺口物资的资源落实。市物资局对资源落实工作一直比较重视, 抓得比较早,但由于全国性的原材料紧张,物资缺口比较严重,到1989年3月份,钢材还缺5.4万吨,电石、纯碱、甲醇等化工产品的需求矛盾更为突出。为此,物资局领导和有关公司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多次做有关部门和厂家的工作,通过以出顶进、求援、协作、串换等渠道解决了一大批,使矛盾得到一定缓解,供应上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2、千方百计做好铁路部门的工作。1989年,大庆市、 石油管理局领导带领物资局有关人员,多次到齐齐哈尔、哈尔滨、沈阳、锦州、吉林等铁路部门走访,汇报情况,疏通渠道,在这个基础上,和哈尔滨、齐齐哈尔、锦州、吉林四个铁路部门以及省乡镇企业局、省建材局签订了超运奖励协议。经过多方工作,征得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使车皮计划得到落实,增加了大宗料的到货量。
3、进行运输分流。大庆市的大宗料货源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 哈尔滨、吉林一带,铁路运输量过于集中,完成进货计划的难度很大。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物资局在锦州、大连订了一部分工程砂和方正石。从 3月份起,锦州每月到工程砂1 000个车皮,从4月份起,大连每月到工程砂 300个车皮。同时,还组织运输公司、农工商联合公司、总机厂、石油学校等单位派汽车到哈尔滨、小岭、通化、齐齐哈尔、肇源等地拉运水泥2万吨、工程砂2万立方米、油毡纸2万卷,减少了主干线的压力。
4、加强催交催运。1989年,物资局各驻外工作组、 办事处人员为保证全年的物资进货,他们放弃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假日的休息,抢时间,争速度,做了大量工作。到 5月末,共进货6.5万车,比1988年同期多到9 109车,为工程开工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油田矿区建设10月份就全部竣工了。物资局还利用春节期间铁路运输的空隙抢运大宗料,在加强催交催运的同时,在各总库和局机关组织抢卸物资第二、第三梯队,物资局领导到现场指挥。春节期间平均日到货590车,大大超过平时的到货量。
5、采取坚决措施,做好动乱中的物资进货和供应工作。1989年4月份,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发生了动乱。动乱期间,物资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坚决响应领导号召,抵制干扰,坚守岗位,保证了供应工作正常进行。驻外人员发扬会战传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千方百计完成物资的催交催运任务。5 月20日以后,部分大城市交通堵塞,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给催交催运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他们吃苦耐劳,不惧险阻,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连续几天步行外出催交。经过努力,5 月份油田建设急需的钢管按期发回大庆。5月下旬,营口港有2 500吨套管急需运回大庆,大连工作组经过多方工作,争取到计划外车皮,及时发回大庆。整个动乱期间,物资到货基本正常。
【坚持节约挖潜,勤俭办供应】 大庆物资系统一直把节约挖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不断取得好效益。1989年,市物资人员继续下力气狠抓了这项工作。结合物资工作的实际,他们首先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增强增收节支的自觉性。其次,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继续坚持货比三家、价比三家、择优选购的原则,采购质优价廉的物资用于油田生产和市政建设。第三,切实抓好废钢铁的回收、挑选、利用和串换。第四,继续搞好闲置管线的挖掘利用。第五,健全修旧网点,完善规章制度,配齐人员,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奖励办法,努力搞好修旧利废,使废物再生,用于生产。第六,运用销售,代用、返修、修复、代销、赊销等形式处理积压物资。1989年,共节约采购资金2 180万元,节约木材8 169立方米;废钢铁回收34 425吨,发运钢厂18 391吨,串换 7 762吨,外销5 757吨,利用2 515吨。修旧利废4 374.5万元,挖掘闲置管线 165公里、2 300吨,利用82公里、1 200吨。处理积压523万元。
【加强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1989年物资系统的基础工作,在重点抓好仓库管理、价格管理的同时,还多方抓好物资的质量管理。对物资供应的全过程以及不同物资的仓储、运输和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人员、岗位,实行质量管理,制订质量标准,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进行严格的考核与奖惩,使质量管理纵向贯穿物资管理的全过程,横向覆盖物资的所有品种与质量管理的全体人员,努力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同时,加强了出入库物资的计量和检验工作,1989年市物资局已配备计量器具4 289台件,其中动态电子轨道衡3台、地中衡22台、钢材秤12台、电子吊钩秤12台,物资综合检测率达到98.2%。全年计量检测亏量47.23万吨,减少经济损失719.34万元,入库物资质量检测率达89.2%。质次索赔428.4万元,库存资金 61 658.93万元,周转4.09次。1989年,物资局企业升级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计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化管理达到国家二级;全面质量管理达到局二级;设备管理达到局二级;节能管理达到局二级;定员定额管理达到局二级;职工培训达到优秀;档案管理达到国家二级;安全生产取得银牌。
【石化总厂供应处多进多发保生产】 石化总厂供应处担负着全厂的物资供应。1989年,全处人员克服资金紧张,运力不足等困难,努力多进物资,多发物资,保证生产建设需要。全年组织到货物资总金额达45 064万元,其中钢材到货16 932吨,木材到货16 142立方米,水泥到货87 370吨,化工原材料到货53 084吨,地材到货89万立方米,各种设备 2 637台;电器仪表75万台件;各种配件119万件,备品备件44万台件;进口物资49 158件,7 518吨。发出总金额为42 282.4万元,其中,发出钢材24 739吨(上年有库存),木材13 841立方米,水泥73 715吨,化工原材料52 330吨,地材72万立方米,设备2 253台,电器仪表46万件,配件147万件,备品备件58万台件。1989年,供应处还承担了总厂承包的福建炼油厂工程的全部物资供应任务。同年,共解决钢材缺口6 000吨,水泥缺口3万吨,化工原材料缺口21 000吨,各种电器仪表5 181台件,各种备件12 692件,配件82 566件。满足了总厂生产、基建、技措、维修、更新、科研项目的物资供应。年末库存34 186.4万元, 为来年生产做好物资储备。总厂供应处1989年有6项工作被评为大庆市先进,计量工作也通过了国家一级验收。
【物资工作会议】 1989年 3月17日至18日,大庆市召开物资工作会议,王志武、周家俊等领导出席。会议总结了1988年的物资工作,研究讨论了1989年加强物资调控和供应管理实施办法,部署了供应任务,通报表彰了1988年度7个物资供应管理先进单位、8个物资供应管理受表扬单位、294个优秀库、59个一类库,并向先进单位颁发了奖状。
1989年度全市物资系统评选出9个优秀先进单位和 9个先进单位。9个优秀先进单位是:市建一公司器材站、大同区物资供应站、油建公司器材站、采油四厂器材站、采油六厂器材站、采油一厂器材站、钻井二公司器材站、物资供应处配件公司、物资供应处萨尔图仓库。9 个先进单位是:三环企业总公司器材站、萨区器材站、井下作业公司器材站、采油二厂器材站、供水公司器材站、测井研究所器材站、钻技公司器材钻、供应处化工公司、供应处机电公司。1990年 2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市局各二级单位主管厂长(经理)、器材站站长、物资局所属各专业公司经理约200人参加的会议上,对这些单位进行了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