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大庆油田实现连续14年稳产高产

大庆油田实现连续14年稳产高产



  【大庆油田实现连续14年稳产高产】 1989年,大庆油田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指令性计划,实现了5 000万吨持续稳产14年。全年生产原油5 555.56万吨,为国家计划的100.28%,年超产原油15.56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到1989年底,大庆油田已累计产油10.14亿吨,成为世界上累计产油达10亿吨的5个砂岩油田之一。全年生产轻烃40.92万吨,为历史上最高年产量。生产天然气22.49亿立方米,比国家计划超额5 000万立方米。油田各项开发技术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年注水3.07亿立方米,注采比提高到1.03,自1984年以来首次实现注采平衡;油田综合含水 78.2%,低于“七五”规划2%;含水上升率0.4%,是1971年以来的19年中含水上升最慢的一年;油田综合递减率3.7%,自然递减率7.7%,比1988年降低 0.14%;油井利用率由95.8%提高到97.6%,套管损坏井数由1988年288口下降到199口。井下作业完成25 883井次,为年计划的106.7%。工业总产值完成 65.16亿元,为年计划的103.5%;按国家计划完成财政上交任务。油田开发实现了良性循环,日产量发始终保持在 15.17万吨左右,月月季季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采油一厂连续打了几场原油上产夺油硬仗,制定了严密的产量运行计划,组织了油田注水,井下作业,产能建设,科技管理,生产管理五路夺油大会战,平均日增油达 1 500吨,创历史最好水平;采油二厂不断强化油水井管理,充分发挥油井的生产能力,针对性地提前实施各项增产措施2 169井次,日增油2 825吨,原油产量、油田注水、外输天然气,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采油三厂努力根据油田动态及时调整注水方案,制定试注配注的增注方案,日注水量由1988年的12万立方米,增加到14.2万立方米,层间矛盾、平面矛盾得到改善,注采比由1988年底的0.98上升到1.05;采油四厂原井网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调整井出油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套损井明显减少,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分别降低1%、0.5%;采油五厂抽油和检泵周期、综合递减、含水上升等六项指标都创本厂最好水平,实现了注采平衡,含水上升速度下降1.4%;采油六厂机采井管理开创新局面,总结制定抽油机井“五率一配套”和“泵况图”科学系统管理方法,第一次实现了喇嘛甸油田的注采平衡;采油七、八、九、十厂,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综合治理,挖掘现有生产潜力,除十厂外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各采油厂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各采油厂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附:1989年全国主要油气田原油天然气完成情况统计表:
            1989年全国主要油气田原油天然气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