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商业

商业·粮食·供销·外贸

商业

商业



  【增加货源,保证市场供应】 1989年,全市商业各批零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商品货源。各企业在购进过程中,以“定计划质量、定进货路线(渠道)、定出差人员、定采购时间、定乘坐交通工具”和“无合格证、无厂名、无厂址、无出厂日期不定货”为原则,全年共组织1 879人次到省内外采购商品。年购进额达46 933万元,完成计划的138%,比1988年增长17%。
  增加从工厂进货比重。全年从工厂进货金额达22 204万元,占总购进额的 48%,比1988年增长 43%。市五金交化公司先后与北京灯具厂、无锡灯具厂、沙东洗衣机厂、威力洗衣机厂、天津电冰箱厂、顺德电饭锅厂等省内外120个生产厂家建立了供货关系。年进货额达3 997万元,占该项总购进额的 70%。市百货纺织品公司与哈尔滨塑料十厂、哈尔滨友谊化妆品厂、齐齐哈尔龙江鞋厂、黑龙江油脂化工厂、哈尔滨日化四厂等 110个生产厂家建立了巩固的供货关系。购进肥皂8 050箱,洗衣粉270吨,各种服装12万件,棉布65万米,毛线36吨,纯购进额达2 933万元,占该项总购进额的32%。
  开展代销、联销、联购分销业务。全市各批零企业广泛开展代销、联销、联购分销业务,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缓解进货资金紧张状况。全年代联销商品达3 965种,金额达1 942万元,占全市商品库存总额的12.4%;联购分销7次,购进商品374个品种,金额达485万元。市百货大楼代销商品达1 331万元,相当自有库存的99.3%。让胡路区商业系统与吉林、大连等厂家建立业务联系,开展联购分销,先后到大连、吉林等地选货4次,金额达600万元。
  保证肉类食品和副食品供应。为了保证全市人民对肉类食品的需要,市食品公司全年从省内外调入猪肉374万公斤、生猪11 309头、菜牛610头(产肉5万公斤);肉类制品生产919吨、44个品种,增加12个品种。市食品工业公司努力增加糕点、糖果的生产,年生产糕点 814吨,品种达48个,增加7个品种;糖果 197吨,品种17个,增加5个品种。保证了对全市人民肉类食品和副食品的供应。
  提高合同履约率。为了及时保证货源,全市商业各批零企业认真贯彻《经济合同法》,提高了合同履约率。市百货大楼全年签订了7 000份合同,合同履约率达90%;市百货纺织品公司全年签订合同4 151份,合同履约率达95%。
  【扩大销售,繁荣市场】 1989年,在市场销售疲软、效益滑坡的情况下,全市各批零企业扩大销售,全年实现商品销售额52 569万元,比1988年增长 19%。各企业都采取有效措施,增加销售额。市百货大楼根据本企业的特点,结合市场情况,变换经营方式和促销手段,采取“五结合”、“五促销”的办法,扩大销售,年销售额突破亿元。“五结合”,即:平日销售与单项商品展销相结合;坐店经营与送货上门相结合;独立经营与引厂进店相结合;归口经营与系列经营相结合;店内销售与店外销售相结合。“五促销”,即:加强广告宣传,装修二楼友谊商场,增强顾客购买欲望;下达品种计划;抓商品出台率;开展让利销售活动;处理有问题商品,松动资金。
  各批零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扩大对厂矿销售。全年厂矿销售额达 8 248万元,比1988年增长17%。市五交化公司售给油田的生产用品4 689万元,比1988年增长 23%。二是召开各种选货会。全市各批零企业共召开选货会、补货会、厂矿供需衔接会275次,成交额达3 105万元。市百货纺织品公司全年共召开选货会8次,成交额达1 208万元,占该公司年总销售额的16%。三是开展流动送货活动。全年下基层、前线送货3 595车次,7 080万个品种,金额达4 920万元。市糖酒公司全年送货180车次,475个品种,金额达 285万元。四是加强对集体、个体商业的服务,减少购力的外流。全年售给集体商业6 143万元,比1988年增长25%;售给个体商业1 372万元,比1988年增长11%。
  【实施“383工程”,抑制物价涨势】 商业局按照省、市实施“383工程”的部署,实行整个工作向 “383工程”总体目标倾斜的战略,采取措施,强化物价管理,平抑市场物价。为此,制定了 《“383工程”实施方案》、《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市场物价的实施方案》、《消费者市场目标责任制》、《食品工程实施方案》、《医药工程实施方案》、《水产品工程实施方案》。对在“383工程”中属于商业经营的223种商品,实行目标责任制和严格的提价申请制度;对影响市民生活的14种主要必需品作为重点来控制。在物价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四正确”、“四及时”、“五查”、“三不准”、“八公开”。“五统一”为:统一作价手续;统一物价台帐;统一商品调拨帐;统一商品调拨票据;统一商品价格标签。“四正确”为:正确按规定的费用、加价率、计算公式、尾数取舍制定批零价格;正确按物价台帐格式要求填写内容,字迹清晰,不抹不划;正确区分价格类别,在物价票据上加盖胶章,并注明日期和批零价格,加盖物价员章;正确分类积累各种物价资料,达到档案化管理标准。“四及时”为:及时按上级通知规定的时间调整价格,做到不迟调、早调,并注明收到调价单的时间;及时按上级文件下发调价通知单,达到字迹清晰、价格准确;及时协同调拨员、营业员更改调拨帐,或柜台帐价格,做到不漏调、错调;及时同调拨员、营业员分色分号更改价格签,并加盖物价员章。“五查”为:查原始凭证有无公章和税收章,无章不予作价;查品名、别名、规格、含量、产地、单位、价格是否清楚,不清不予作价;查进货凭证中的产地、进货地点、进货价、批发价、调拨价、回扣率是否正确,不正确立即写价格拒付理由书,多开金额拒付,少开金额给供货方补齐;查批发环节价格执行情况,每年一次,并在调拨帐页或柜台商品帐页上加盖审价胶章,注明审价日期和批零价格;查零售环节价格执行情况,每月一次;查价格是否分色分号、货卡是否对位、调价是否及时、外进货作价是否正确、衡器是否准确、是否有“cm”国际字样。“三不准”为:没取得市物价局颁发的物价员作价证书者不准作价;没经专业培训者不准作价;考试不及格和一年内发生三次错价者不准作价。“八公开”为:作价计算公式、加价率、各项加价费用、主要商品的进批零价格、举报电话号码、检查审批监控举报制度、物价信息、物价指数(含调价增减值)公开。
  1989年,各批零企业普遍开展了降价让利销售活动。全年开展让利销售6次,共让利45 363个规格品种,让利幅度6.6%,实现让利金额 301.2万元。市百货大楼把每月一日和节日定为让利销售日,对所经营的全部商品实行“3、2、1”比例让利,全年让利84万元。
  【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 在推行、完善“工效挂钩”办法上有了新的进展。全市商业系统16个承包企业已有 8个实行了“工效挂钩”。一年中,对已经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重点完善计酬办法,使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的收入同工作量挂起钩来,提高了工作效益。如市五交化公司人均收入2 602元,比1988年增长29.3%。1989年,全市商业租赁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市80个国营小型商业企业已有78个实行了租赁经营,其中,集体租赁61个,合伙租赁2个,个人租赁14个,企业租赁 1个,租赁经营面达90.8%。26个集体企业已有21个实行了租赁经营,租赁经营面达80.8%。其中集体租赁15个,合伙租赁1个,个人租赁5个。
  【“双增双节”取得好成绩】 1989年,全市商业系统千方百计扩大销售,增加商办工业生产,制定资金管理办法,挖掘潜力,节约开支。全年商品销售额实现52 569万元,比1988年增长 19%,剔除不可比增支因素,比1988年下降0.61%,节约开支30万元;实现利税2 346万元,增长 24.1%。市五交化公司严格控制差旅费、医疗费、业务招待费、汽车燃料费和修理费支出,全年增销 1 211.6万元。同时发动职工开展修旧利废,全年节约开支54.8万元,费用比1988年下降30.8%;修旧利废品种28个,金额 1.2万元,比1988年增加28.5%;开展义务劳动节省开支2.18万元。
  【全面质量管理有了新进展】 1989年,全市商业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已初步形成网络。15个大中型商业企业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2 个企业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有QC小组82个。市百货大楼的21个QC小组,有13个在企业内部获得成果。PDCA循环法已被企业广泛接受,各企业工作做到了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循环,保证了企业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