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
粮食
粮食
【粮食购销稳定】 1989年,省下拨粮食定购任务4 500吨,实际完成4 503吨,完成年计划的100.06%,比1988年增长0.1%。计划外收购粮食21 310吨,其中玉米 7 800吨,大豆8 600吨,比1988年多收购 9 972吨。从外市县调入粮食235 633吨,占年计划调入粮食186 480吨的126.4%,比1988年多调入21 892吨。从外县调入油脂972吨,比1988年多调入800吨。省下达大庆市销售粮食计划指标为146 000吨,实际销售169 465吨,扣除省认定超销因素13 835吨之后,仍超销9 630吨。其中居民用粮135 858吨,行业用粮7 690吨,事业用粮1 003吨,其它用粮24 914吨。计划销售油脂4 470吨,实际销售4 937吨,扣除熟食用油超销214吨之后,仍超销253吨。粮食销售指标突破的主要原因是省下达的粮食销售包干指标与应销相差很大,仅口粮一项,应销148 248吨,省只包给大庆131 900吨,全年少包给16 348吨。由于认真实施了 “383工程”,粮油盐供应做到品种齐全、价格稳定,粮油价格指数不超过市政府确定的7%的目标,使粮油盐市场出现紧中求稳,稳中求活,不脱销、不断档、不波动,保证了有效供给。
【粮食企业实现连年减亏】 1989年,市粮食局认真贯彻实施省政府《关于改善粮食经营,加强粮食管理的决定》,继续实行粮食购、销、调及财务包干办法,在粮食企业内部实行目标管理、集体承包责任制,对粮油工业企业实行盈利分成、亏损自负,对粮食商业企业实行减亏分成、超亏分担;对粮油运输企业实行定利上缴、超额留成等办法。实际净亏损 1 002万元,比省下达粮食企业净亏损包干指标 1 048万元,减亏46万元,实现连续第七年减亏。全年粮油加工完成226 985吨,超额46 985吨,完成年计划的126.1%。实现工业利润500万元,饲料加工生产实现利润186万元,粮食运输实现利润29万元。
【粮油、饲料加工产量质量连年提高】 1989年主要产品产量完成 206 896吨,比1988年增加39 017吨,增长23.2%。其中,面粉92 053吨,玉米联产品33 504吨,豆油7 296吨,大米13 481吨,饲料60 562吨,总产值达到9 446万元,比1988年增加 1 947万元,增长26.8%。主要产品质量比往年有明显提高。出厂合格率达到100%,一、二级豆油、蛋鸡饲料均达部级产品标准,特一粉、特等大米、肉鸡饲料和猪饲料被评为省级优质产品。
【加强粮油供应管理】 市粮局按照省的“内部整顿、外部整销”的部署,从1989年6月1日起,用 4个月的时间对全市用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居民、行业用粮油进行清理。查清了保健油发放和使用情况,压缩了不合理的粮食销量,收回虚报冒领粮食359.6吨,食油1 975公斤,核减平价粮指标36 000 公斤,食油指标639公斤,从而加强了粮油供应管理,保证了合理用粮。市粮食局还汇同工商、物价部门整顿了自营食品市场,制定了《粮食部门自营食品销售管理办法》,实行粮油熟食自产自销,以销定产,产销一条龙,做到价格、毛利率、投料标准“三公开”,全市出动67台有明显标志的售货车,定点销售,个体商贩从国营单位套购食品、转手加价出售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市场熟食品价格明显回落。
市粮食局配合工商部门,对社会上经营粮食的公司和个人进行了整顿,重新审查登记,对不承担安排粮油市场和弥补平价粮食亏损的单位坚决取缔。发挥粮食稽查队伍的作用,打击倒卖粮食的违法活动,使抬价抢购、冲击粮食市场的情况得到控制。
【清查粮油盐库存效果显著】 按照省粮食工作会议部署,为搞清国家周转粮油盐库存、国家储备粮油盐库存、议价粮油盐库存情况,以利安排好粮油盐市场,市粮食局于1989年6月1日至24日,对全市粮食系统的4个工厂、5个粮库、2个公司、150个粮店的粮油盐库存进行了全面清查。做到不漏一个型态、一袋粮食、一桶油,对储存时间较长的袋积粮食分上中下、左中右进行拆垛,重新抽查检质、检斤,同帐卡相核对;对散积的粮食、食盐,数量少的进行全量检斤,数量多的先整理型态,按照型体进行科学丈量,重新复验,推算准确数量;对囤积、圆筒储粮,经过查阅计量,入库时间短的,分别测量,然后同原始记录进行核对,对保管时间长的,全部进行测量体积,用统一制做的量具进行测算,同帐卡进行核对。对油脂定量包装的,按桶过数,重新进行抽查检斤,进行推算;为使大油罐储量准确,市粮食局还请原设计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帮助测量囤积、容量,科学推算实际库存。经过清查,平价粮油库存,粮食净溢余140吨,折款7.4万元,食盐短缺36吨,折款0.5万元;议价粮油库存,粮食净短缺268吨,折款12.1万元。出现盈亏的主要原因,一是专管人员业务素质低,对发生正常损耗(溢余)不能及时报帐,想“留后手,堵窟窿”,报减不报增,使粮油库存反映不准确。二是入库量集中,特别是“整龙”进库,受仓容量、场地限制,无大型先进计量器具,车皮回转要求急,人力不足,时间短促,相当一部分粮食达不到上级规定的检斤比例要求,更做不到全量检斤,长期积累,出现短缺,特别是仪价粮亏库明显。三是粮盐品种发量不足,特别是在食盐调拨上,出现的超耗也由收方自行解决。四是内控制度不严,突出反映在粮食出库和入库检质验收环节上,被个别人钻了空子,造成人为的短缺。为此,市粮食局对清查出的粮油盐盈亏,按规定及时进行了帐务处理,并加强对基层干部和专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商品流转核算管理制度的自觉性,提高粮油盐库存管理工作水平。
【加强基础工作初见成效】 市粮食局在加强基础工作上下功夫,治本达标,提高效率,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粮食商业企业推行了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粮油、饲料加工企业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使单项基础工作定级取得成效。计量方面,制粉厂、制油厂、一米厂和二米厂均达到国家二级计量合格单位标准,市粮食局以92.9分的成绩跨入1989年全市技术监督管理先进单位的行列;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制油厂、制粉厂达到了全面质量管理一级标准,二米厂达到了二级标准,一米厂和饲料加工厂达到了三级标准;档案管理方面,制油厂达到国家档案管理一级标准(待批),制粉厂、饲料加工厂、一米厂达到国家档案管理二级标准,二米厂达到省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标准;企业升级方面,制油厂、饲料加工厂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市粮食局被命名为市级“双文明”单位。
【“双增双节”见成果】 市粮食局为完成省下达的粮食购、销、调及财务包干指标,实现减亏目标,减轻财政压力,在全系统内开展了“双增双节”活动。做到抓住盈利大户,保证增收效益,实现仪价粮油经营利润765万元,熟食加工利润 585万元,工业利润500万元。与此同时,突出抓好资金、劳动、商品物资、运输、设备和成本管理,从节约一分钱、一粒粮、一滴油、一根线、一块资材做起,使节支见到效益。全局安排富余人员 240名,节约工资支出36万元;实行内部银行结算办法,年节约利息支出 8万元;利用稻壳代替原煤烧锅炉,节约费用10万元;烘干晒晾潮粮43 700吨,吨水费用仅为0.50元,比全省平均吨水费用0.97元低0.47元,居省最低标准。
市粮食局实现了“双增双节”100万元的目标,人均增收节支达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