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
1989年,大庆市的成人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实行政治、文化、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动和深化成人教育的各项改革,开展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培训,使成人教育工作取得新的发展。全年共培训职工 152 850人,占职工总数的 47.6%。有29 202名农民参加学习。通过培训,职工和农民文化技术素质逐步提高,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另外,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2 569名,毕业生728名;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 187名,毕业生521名。
【全面开展岗位培训试点工作】 为搞好岗位培训试点工作,1989年,大庆工农教育办公室多次派人到外地考察,收集信息,学习经验,取长补短。另外,1 月,在市职工教育工作会议上,转发了全国职工教育研究会《关于当前企业开展岗位培训若干问题的研究报告》。3 月,召开了岗位培训研究会。5 月,召开了大庆市岗位培训汇报会。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林源炼油厂、轻工业局等单位介绍了经验和做法。8 月初,在大庆召开工人岗位培训预备会,中旬,在牡丹江召开工人岗位培训研讨会,会后形成了《工人岗位培训实施办法》,以庆成教发[1989]14号文件下发全市,作为大庆开展工人岗位培训的指导性文件。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岗位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127 个县团级企事业单位,有74个开展了岗位培训试点,试点面达58.2%。制定了49个系列的岗位规范标准4 717个,其中干部2 765个,工人1 952个。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1 459种。有27 383人按照岗位规划实施培训。
【开展以班组长、中级工、高级工为重点的技术培训】 班组长培训是“七五”期间职工教育工作重点,也是开展岗位培训的突破口。1989年,大庆各企事业单位贯彻国家经委《关于加强企业班组长培训的意见》文件精神,把这项工作当作重点来抓,到年底所有班组长基本轮训一遍,部分单位开始复训。采油二厂、三厂、物探公司、钻井二公司、井下作业公司等单位,为总结培训经验,搞好质量评估,对已培训的班组长进行跟踪考核,调整修订培训教材,为以后班组长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中级工培训。国发[1984]33号文件要求,要优先安排中级技术工人培训,尤其是生产骨干和重要岗位操作工人。为此,采油一厂、四厂、建材公司、通讯公司等单位,坚持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侧重技术培训。经修改、充实、完善,初步形成了适合企业实际的培训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高级工培训。主要以行业为主。各大中型企业根据等级结构的合理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轻工局、三环企业总公司,把高级工培训和评聘工人技师结合起来,制定政策和措施,并及时兑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另外,还开展了等级达标培训。主要任务是消除和缩短工资级别和技术等级的差距,解决倒挂问题。石化总厂、林源炼油厂等单位,全面部署,专人负责,把住质量关,使工人技术素质普遍提高一至二级。促进了产品质量提高,生产事故下降,实现了安全生产。
【培训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1989年,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在职工培训方法上,有了新的改进和创新。石化总厂在培训方法上总结出“五个结合”,即:岗位培训同其它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同生产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同现场直观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同实际练兵相结合,岗位培训同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市轻工局在培训中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查评比,实行跟踪考核。全员考核标准中,有考核内容、办法、记录,做到奖优罚劣,奖罚兑现。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把专业教师和业务尖子组成教育队,送教到前线,培训在现场,缓和了工学矛盾,为野外施工培训闯出了新路子。
【进行职工大中专学校质量综合评估】 1989年,大庆根据省教委统一部署,依据《职工大中专学校量化评估细则》,对15所职工大中专学校进行了量化评估。38人参加,历时14天。在全省总结评估会上,大庆职工大学列全省职工大学首位。大庆职工大学、供电职工中专、卫生局职工中专被省教委授予重点甲级达标学校。
【清理整顿专业证书班】 为制止滥发文凭,1989年,大庆市主管部门对所有专业证书班,重新进行审核和整顿。共审查39期、79个班,审核3 680人,其中420人不符合条件,被取消学籍。为此,加强了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管理,制定了《大庆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对申请办学单位和个人,严格考核,保证质量。在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档案、资料、基础数据和报表制度。全年,大庆举办中文、音乐、行政管理、裁剪、电器修理和烫发培训班 130期,培训2 660人。
【农民教育取得新进展】 1989年,农民教育以扫盲验收、实用技术培训和乡企职工培训为重点,坚持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三结合。全年,大庆扫除文盲 1 482人,开办初小文化班133期,有2 081人参加学习;开办技术班 304期,有23 926人参加培训;开办乡企职工培训班46期,有 1 713人参加学习。在培训中,涌现了大批学习致富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撰写了55份、70 000余字的文化技术致富的典型材料,编印成册,下发各乡、镇、村屯,使农民文化技术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石化总厂职工教育坚持大面积岗位培训】 1989年,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的职工培训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岗位培训、等级达标、继续工程教育、理论研究和基础工作等五项任务。全厂职工人数为34 488人(工人25 405人,干部 9 083人),工人参加培训的有14 295人,占工人总数的56.3%;干部参加培训的有4 856人,占干部总数的53.5%。职工升入高等学校的170人。为随时掌握情况,以利培训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制订了“职工教育动态一览表”24份,建立了职工教育文书档案908卷,工人培训档案18 264卷。
石化总厂在职工培训工作中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职工教育实行重点转移,岗位培训大面积开展。职工培训工作从形式到内容,实现了重点转移,培训工作的重点始终以岗位培训为主体,培训面不断扩大。各主要生产厂的生产车间岗位培训面达到100%;辅助生产厂试点面达到车间总数50%;其它厂、处试点面也已达到25%。二是开展工人技术等级培训与达标考核。依据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5]42号文《职工教育暂行条例》精神,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要同岗位培训统一起来,发挥技术等级培训的系统性、连续性的特点,1989年,石化总厂在工人技术等级培训中重点抓了中级技术工人的培训。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了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采取总厂办班与二级单位办班相结合的方法,对中级技术工人进行系统培训,全年培训 2 032人,完成年计划的 73.2%。为适应生产需要,解决技术水平与工资的矛盾,为聘评工人技师准备条件,全年按计划举办了腈纶工艺、汽车修理、管工、铆工四个高级技工培训班,培训 152人,完成年计划的108.5%。初级技术培训是与岗位培训相结合,也取得了好成绩。三是干部培训和继续工程教育有较大发展。1989年,石化总厂干部培训和继续工程教育工作,依据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7)人培字 471号文件精神,按总厂1989年干部岗位培训计划和继续工程教育工作安排意见,重点抓了干部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专业证书》教育、大学后的继续教育。采取总厂、分厂、各职能部门多渠道办学方式,努力扩大教育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全年,总厂共举办各种干部学习班97个,培训干部 4 865人,其中,办外语培训班16个,培训608人;企业管理学习班13个,培训675人;电子计算机班26个,培训 527人;专业知识学习班36个,培训1 209人;其它班6个,培训1 846人。
【大庆教育学院概况】 大庆市教育学院是1981年 4月经省政府批准,原教育部备案的地市级教育学院,是培训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成人高等师范院校。1989年,全院共有教职工 130人,其中专职教师84人,行政教育辅助人员34人(其中17人为兼职教师),工人12名。有高级职称的19人,中级39人,初级40人。
学院建立了基层党委,设书记 1人,下设党委办公室,4个党支部;行政设院长1人,副院长2人(4名领导均为大学本科毕业,都具有高级职称),下设的行政科室有办公室、教务科、总务科;专业科室有中文科、政治科、数学科、外语科、物理科、化学科、史地科、生物科、音体美科;综合科室有初教科、职教科、干训科、资料科、电教馆;附设机构有教育科研所、杂志社。
学院现有房屋面积5 300平方米,有大、小教室6个,大阶梯教室1个,实验室5个,电教演播室1个。电教设备价值150万元,理化仪器价值70万元。藏书6万册,报刊500种。
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全市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和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工作。10年来,教育学院坚持为普教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办院方向,积极开展以岗位培训为中心的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工作。建院以来共培训了中文、政治、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教育管理7个专业共924名大专学员。年内尚有数学、中文、音乐、美术四个专科班,在籍学员 111名。同时与东北师大、哈师大、省教育行政干部学院联办了地理、英语、教育管理3个本科班,已毕业本科学员41人,在籍学员69名。
在开办学历进修的同时,举办了135期教材教法短训班,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辅导班,以及实验员、电教员、计算机操作员培训班等。为尽快提高大庆市英语教师水平,从1983年到1986年聘请美国语言学院外籍教师14名,办了7期中学英语教师离职培训班(每期半年),共培训了336名英语教师。大力开展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采取长短期相结合的方式,共培训中小学领导干部近500人。
学院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与中小学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开展教学观摩,进行教学评估,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开展优秀课赛讲等活动,指导常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指导广大教师开展教改实验和教育科研活动。
建院以来,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40多篇,在省级教研会上发言180多篇,著作、译著、编写教材25部。学院办有刊物《作文成功之路》 (双月刊)和《大庆教育信息》(不定期,内部发行)。
【国家教委检查团复查教育学院】 1989年6月28日,国家教委检查团一行7人,在省教委副主任陈龙俊和省教委师范处处长李生春陪同下到大庆教育学院检查工作。大庆市副市长李溪源、教育局局长侯天丰听取了国家教委检查团的意见。对大庆教育学院“坚持为中小学服务,为广大教师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办学方向给予了肯定。对学院的机构设置、班子配备、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表示满意。特别是对学院根据大庆实际,1989年撤销了进修部与教研部,变为专业科室,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上来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检查团还针对学院教师队伍年轻,经验少,房舍较紧张,图书资料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金长泽到大庆教育学院检查工作】 1989年 9月19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司长金长泽在省教委副主任苏林陪同下到大庆教育学院检查工作。在听取了学院领导的工作汇报,看了学院的各项设施以后,就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一、大庆市教育学院坚持面向中小学,为广大教师服务的办学方向是对的,你们要坚持把培训与教研结合起来。在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要摸索出经验。
二、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的改善,要适应继续教育这个课题。实验室不能停留在仅供教师备课上;图书资料室要向广大教师提供文字、声像资料,作到教师需要什么就有什么。
三、在培训内容上,新教师培训班要年年办,各层次的岗位晋级培训,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培训,知识更新等各种培训班都要办好。
四、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从政治思想、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三个方面提高教师水平的办法。特别要下功夫研究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要出点经验。
【教育学院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继续教育上来】 教育学院成立以来10年间的工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1—1983年),教育学院建立初期,正值原教育部颁发新大纲,使用新教材之际。为使中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办各种教材培训班130多期,使中小学教师都参加了教材班的学习,解决了“能教”的问题。同时开始了大专层次的学历培训。
第二阶段(1984—1986年),是进修与教研并重时期。一方面在教师“能教”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教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解决普遍“教好”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学历培训,力争尽快达到国家要求的学历标准。
第三阶段(1987—1989年),是把工作重点向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转移的时期。根据大庆市中学教师学历培训到1989年已近尾声的实际情况,于1989年底学院撤销了教研部、进修部,把两个部的同专业教师合并,成立专业科室。除少数学科同时担负教研与进修双重任务外,多数学科集中精力抓好教研工作,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如近年来开办了校长短训班、新教师培训班、实验员培训班等。1989年夏,国家教委检查团对大庆市教育学院的这一作法给予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