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闻 【全市新闻工作会议】 1989年 4月11日至12日,全市新闻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如何把大庆新闻宣传工作搞得更好,市新闻界的50多名代表与市委及宣传部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传达了全国、全省、全市宣传部长会议精神,认为大庆市新闻工作需要围绕治理整顿、总结10年改革经验、廉政建设、庆祝建国40周年和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的“双庆”活动进行重点宣传。各新闻单位要搞好协同作战。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闵裕道参加会议并讲了话。要求全市新闻单位要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坚持“稳、准、实,克服平、浅、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编采人员素质;积极稳妥,审慎地推进新闻改革的进程。表示欢迎新闻界的意见,努力帮助新闻界与有关部门协商,逐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会议还总结了1989年全市新闻宣传工作,明确了1989年新闻宣传工作任务。
【市委宣传部召开压缩整顿报刊工作会议】 1989年11月15日,市委宣传部召开了压缩整顿报刊工作会议,传达全省压缩整顿报刊、出版工作会议精神,布置大庆市压缩整顿报刊工作任务。
会议认为,压缩整顿报刊工作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端正新闻、出版工作的需要;是提高报刊质量,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抓好思想、组织、纪律整顿。
市委副书记李长玲在讲话中强调,各单位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压缩整顿报刊的有关文件精神,对大庆市近几年的报刊工作做一次认真检查和总结。要着重抓好思想整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继承和发扬大庆的优良传统;要进一步提高报刊质量;各单位要加强领导,力求把报刊办得更好。
【大庆日报社宣传报道工作概述】 1989年,大庆日报社坚定不移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报道先进典型人物,树立正气,振奋精神,促进了大庆形势的稳定,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深化新闻改革,调整报纸版面,增加报道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可读性。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北京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期间,大庆日报社认真执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努力贯彻市委部署,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和暴乱,深入扎实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大庆日报》对市内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游行示威没予报道,转发新华社有关学生参加动乱活动的稿件也做了低调处理。 报纸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当4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发表后,及时转发,并组织记者采写反对动乱、维护安定团结方面的稿件,如《市部分标兵、劳动模范代表表示带头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认清形势,顾全大局,维护安定团结》等。同时,还刊发了市委领导在全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坚持反对动乱,维护安定团结》。这些报道,对维护大庆的安定团结起到了一定作用。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首都党政军领导干部大会后,《大庆日报》于5月20日,以醒目标题在一版转发了这一重要消息和李鹏、杨尚昆的重要讲话。接着,5 月21日把市委领导学习、讨论两个讲话的消息,以《要认真贯彻李鹏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题在一版刊发。6月4日晚,首都戒严部队平息反革命暴乱进驻天安门广场,6月5日,在一版转载了《解放军报》社论《坚决拥护党中央决策,坚决镇压反革命暴乱》,并转发了新华社的《戒严部队遭到歹徒野蛮袭击,忍无可忍被迫采取果断措施》等一系列平息暴乱的报道。6月6日,又及时转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在刊发这些重要消息的同时,还积极组织编发本地执行中央决策、维护安定团结的报道。如6月9日,在报纸一版头条刊登了张轰同志在部分单位党委书记汇报会上的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维护大庆的安定团结。在动乱和暴乱期间,油田广大职工不为动乱和暴乱所左右,克服困难,坚守生产岗位。对此,《大庆日报》也作了大量报道。如6月7日,一版头条《钻井一公司排除困难,勇夺高产》,6 月13日一版《采油四厂职工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维护安定团结》等。
【宣传先进典型人物】 1989年,平息反革命暴乱后,《大庆日报》以“80年代大庆精神大庆人”为主题,大张旗鼓地宣传了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其中,集中宣传报道了最突出的10名先进典型人物。他们是:全国劳动模范、高举铁人旗帜的1205钻井队队长申冠;默默地献身于采油事业的采油队井长陈全友;先后四次被评为市劳模的“严字当头”的泵站班长赵纯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身清正的市人事局局长魏兴柱;省优秀共产党员、大庆科技工作者的榜样、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王思钧;全国优秀教师、大庆实验中学副校长戴淑华;东北三省优秀农民企业家、为改革家乡面貌奋勇拼搏的乡镇领导吴国林;省商业系统劳动模范、“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顾客一事为难”的营业员邹彩飞;家属劳模、80年代创业路上的好家属栾桂英;还有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共同致富路上的好带头人周祥。他们分别代表着钻井、采油、石油化工、机关干部、科技、教育、替代产业、服务行业、农业等各条战线,是当代大庆人的突出代表,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集中写照和生动体现。对这10位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活动,时间之集中,声势之大,范围之广,都是近年来所没有的。从8月5日至10月21日,历时77天,共用版面50多个,刊发长篇通讯10篇,发言论稿12篇,署名文章 182篇,消息21篇,共计 220多篇,还配发照片45幅,形成一个强大的舆论声势。每发一篇介绍先进人物事迹的长篇通讯,都配发社论,并发表各单位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的消息、有关署名文章和座谈发言。在署名文章中,有第一副市长张立中和每位先进人物主管单位的书记或厂长 (经理、院长、校长) 写的,也有各行业知名人士写的,更多的是与先进人物一起工作过的人或他们的亲人写的。文章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有亲眼所见的感人事实,使人感到实在,有说服力。使广大群众学习有榜样,赶超有目标、进一步推动了群众性的学、比、赶、超热潮在全市的广泛掀起。
【调整、改革版面,深化新闻宣传】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召开的新闻工作会议精神,大庆日报社提出了“理顺关系,明确职责,科学管理,提高素质”的改革方案。并本着“坚持‘稳、准、实’,克服‘平、浅、死’,力争‘深、重、活’的原则”,不断在提高新闻宣传质量上下功夫,在深化新闻改革上花力气。从5月1日起,对报纸的版面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充实加强了报道内容。一版(要闻版)增加了思想性、指导性强的深度报道,减少、压缩一般性会议消息和生产动态消息,扩大信息传播量,提高时效性和可读性。这一版面除保留了《大庆处处》、《漫谈》专栏外,新开辟了《新闻特写》和《笔汇》两个专栏。《新闻特写》专栏的内容以反映现实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为主,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与可读性。《笔汇》是比较有份量的群众言论专栏,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由头发表议论,要求针对性越强越好。二版(经济版)改版后,着重从三个方面做了努力:一是加强深度报道。组织编发有一定份量的通讯、调查报告、经济探讨文章等;二是提高新闻时效;三是精心办好 6个专栏,使其各具特色。除保留《农牧天地》和《市场》专栏外,又开辟了《卫生与健康》、《科技廊》、《塔林下》和《生活窗口》四个专栏。《卫生与健康》专栏编发医疗、防疫、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稿件,设置“白衣天使”、“医药常识”、“食品卫生”、“环境美”、“只生一个好”、“医疗随笔”等小栏目。《科技廊》专栏编发群众性技术革新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涌现出来的新人物方面的稿件,设置“革新迷”、“新成果”、“新技术”、“科技信息”、“献一计”、“科技短语”等小栏目。《塔林下》专栏编发反映石油、石油化工生产一线的新人物、新风貌的稿件,设置“岗位上”、“班组生活”、“实干家”、“塔林絮语”、“闪光点”等小栏目。《生活窗口》专栏主要编发反映基层职工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况的稿件,设置“服务新事”、“贴心人”、“食堂内外”、“窗口小议”、“群众呼声”等小栏目。三版(副刊版)新设了一个“政治性综合新闻版”,及时报道党政工青妇、文化教育卫生、军事民兵等方面的内容,把原有的《青年之家》和《教育园地》两专版的内容合并到这个专版上。根据形势的需要,《党的生活》和《知与行》两专版暂作保留。《党的生活》主要以廉政建设为中心,加强党的建设的报道;《知与行》以“全面总结改革经验学习讨论”为主要内容,编发一些与大庆实际结合紧密的文章,并逐步向《油城论坛》过渡,使理论版成为民主生活、双向交流、引导舆论,针对性较强的专版。《社会天地》专版在加强社会新闻报道中,敢于接触实际,办成真正的社会生活专版。《油城》和《艺林》两个专版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办成互为补充的两个文艺专版。《油城》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艺林》以发表文艺评论、报道文艺动态为主。《周末》在服务性、知识性和娱乐性方面狠下功夫,办成以衣、食、住、行、玩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性专版。四版(时事版)坚持大事不漏的原则,及时选发新华社重要电稿,采取广告分流和压短稿件等方式,腾出版面,扩大信息量,并在办好专栏上下功夫。改版后的四版,保留了《伟大的祖国》、《百花园》、《时事测验》等专栏;撤销了《石油工业在前进》专栏。新开辟了《时事随笔》专栏。《时事随笔》是群众言论专栏,主要是以本报发表的国际、国内新闻为由头,联系工作、思想、生活实际进行议论,给读者以启示。还开辟了《文川拾宝》专栏,主要是发表有关政治、文史、时事知识方面的文摘稿件,以增强报纸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在调整改革版面内容的同时,对稿件的安排和修改,标题的制作,版面的设计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广大编采人员的不懈努力,从一版到四版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赞扬。
【广播电视宣传报道】 1989年,广播电视宣传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经受住了动乱和暴乱的考验。在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动乱和暴乱中,广播电视局领导组织职工反复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组织编采人员开展专题讨论,提高政治觉悟,严肃宣传纪律,严格稿件审查把关制度,坚持做到不发带诱发性和激发矛盾的有关学潮的稿件。电台和电视台不播发有学潮内容的消息,不把个人感情带入广播电视宣传中,及时对大庆各界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反对动乱和暴乱的座谈讨论发言,职工家属坚守岗位、坚持生产,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等稿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发了《大庆三十万职工家属坚守生产岗位,以实际行动同中央保持一致》、《大庆油田实现时间过半,完成生产任务过半》、《天然气公司萨中处理厂排除动乱干扰,抢修进口设备》等三篇报道。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大庆职工不为动乱所动,坚守岗位确保生产》的报道。广播电视宣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全市形成了舆论中心,为大庆局势的稳定和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做出了贡献。
【广播电视对“双庆”的报道】 为使广播电视播出的内容向深度发展,进一步提高宣传水平,提高节目质量,在建国40周年和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之际,广播电视局把“双庆”活动的宣传作为年内工作的重点。通过宣传一个典型,弘扬一种精神,打上一个烙印,形成一种舆论,使这项宣传达到一个新的层次。电台、电视台抽调各路骨干组成宣传报道队伍,从新闻报道、专题采访、文艺节目制作和传统节目安排四大块内容上进行精心组织,安排。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两台在专题节目《大庆精神大庆人》栏目里集中宣传了以申冠为首的10大典型人物;在新闻节目《大庆精神大庆人》栏目宣传了50个典型人物,并以《大庆三十年》等栏目宣传了各条战线40 个方面的成就。电视台还创作播放了电视系列片《风雨三十年》、《“铁人”井》、《难忘的创业者》、《你从荒原崛起》等。整个“双庆”期间的宣传,数量大,质量高,在听、观众中反响强烈。两台采制的10大典型的报道,在全市好新闻评比中获得6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
在宣传报道中,注意扩大信息量,提高时效性,加强评论,使之增加报道深度。在有限的时间内,播出更多的消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快中取胜的优势。广播电台全年共播出消息17 620条,超计划1 620条。《今日新闻》全年发稿5 511篇,占总信息量的 30%。评论在广播电视的宣传中日益增多,仅电视台全年就播发评论35篇,在10大典型人物的宣传中,都配发了评论,增加了报道份量。
为让全省、全国人民都了解大庆,又及时向上发稿,全年还向省以上新闻单位发稿 214条。
【文艺节目健康向上】 1989年,电台两套节目,全年共播各类文艺节目 2 200小时,电视台九频道播出综合文艺节目365场次,播出285部优秀革命传统节目和反映油田生活的节目。如《地道战》、《南征北战》、《闪闪的红星》等。“双庆”期间,电视台展播了历年摄制的反映石油工人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小品21部,广播电台集中播出所录制的广播剧 6部。春节联欢晚会健康文明,节目丰富多彩,较好地体现了党的文艺方针,反映了大庆的地方特色,受到全市人民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均进行了播出。
【广播电视综合塔投入使用】 1989年,广播电视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广播电视综合塔于1989年 9月26日竣工,并投入使用。广播电视综合塔是大庆市的一项重点工程,自1984年始建以来,各施工单位积极合作,密切配合,克服了许多困难,使工程保质保量,按计划完工。在广播电视塔竣工暨开播典礼上,广播电视局局长张仲侠向参加综合塔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致谢词。市长王志武作重要讲话,省人大副主任陈烈民、市委书记张轰、市长王志武、市委副书记、石化总厂党委书记郑耀舜、中央电视台电视制作中心主任张天民等为开播仪式剪了彩。全国各地应邀参加祝贺者达300多人。
广播电视综合塔投入使用后,在原电视 3个频道、两套广播节目基本覆盖全市的基础上,新增1个电视频道(17频道)、1套调频立体声广播。
为提高接收中央电视台音像效果,广播电视局新建两座卫星地面接收站,提高了转播质量。
全市新增卫星地面接收站11座,闭路电视5个。目前,全市已建成4个频道电视,两套中波广播,两套调频立体声广播,12个乡镇有线广播站,7 座电视差转台,44座闭路电视台,68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形成了无线、有线调频广播;无线、有线电视播出网络,使中央、省、市广播电视节目基本覆盖全市。
【赴联邦德国参加西柏林“未来奖”广播剧大赛】 由大庆市委副书记李智廉任团长,大庆广播电视局局长张仲侠,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导演郑书琴,大庆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导演吴桂香,大庆外事办翻译徐盛家等一行5人组成的代表团,于1989年4月20日赴联邦德国参加第十一届西柏林“未来奖”广播剧大赛。
这次大赛有来自世界68个国家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 402人参加。参赛作品有广播剧29部、广播专题24个、电视剧33部、电视专题48个,共 134部作品。中国参赛的有中央、江苏和大庆三家广播电台。大庆广播电视局副局长赵明勋编写的广播剧《油田恋情》参加了比赛。通过比赛和交流,加深了对各国文化艺术的了解,增进了友谊,为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大庆广播电视学会成立】 大庆广播电视学会于1989年11月 4日成立。李溪源、闵裕道、陈灼华、郝树林为名誉会长,张仲侠为会长,韩树才为秘书长。
前来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张克忠,省广播电台副台长丛林,省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任文彬,省广播电视厅地方宣传处处长孙显荣和大庆市副市长李溪源,以及市委、市政府、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市社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部分兄弟学会负责人。副市长李溪源、省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任文彬等先后在会上讲了话。
【广播电视获奖作品】
广播电视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