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医疗

医疗

医疗



  【医疗质量有所提高】 截止1989年底,全市22所区(县)级以上医院,共诊疗 584.4万人次,收住院人数为7.9万人次,比1988年增加1.4%,全市平均每天接收218人入院治疗;出院病人治疗有效率由1988年的96.5%提高至96.8%,病死率由1988年的1.38%下降到1.37%。病床平均使用率为83.9%,其中市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0.4%,比1988年增加2.3%;门诊收治诊断与临床确定诊断符合率为96.8%,比1988年增加0.38%,临床确定诊断与尸检诊断符合率为 91.7%。综合医院全年共完成手术12 132人次,无菌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9.5%。门诊抢救危重病人2 406人次,成功率为95.9%,比1988年增加2.12%;住院危重病人抢救4 781人次,成功率为94.5%,比1988年提高1.6%;一级护理合格率为99.6%,比1988年提高0.06%。
  此外,市眼病领导小组,还完成了 1万多名学龄前儿童视力普查工作,为少儿眼病防治积累了科学资料。1989年,由卫生局医政科组织承担了黑龙江省三项康复工作;全年完成眼病复明手术105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57人的指标。  
  【护理工作成绩显著】 1989年,全市在区(县)级以上医院完善和巩固了护理质量控制八项指标的管理工作,增强了医院护士对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护理责任心,提高了服务质量。1989年 7月14日至16日举办了大庆市第五届护理技术表演赛。比赛前,由基层单位通过理论考试和三项护理技术表演,推荐出61名选手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护理技术表演比赛。全市通过理论考试,及格者参加两项护理技术表演比赛。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最后评选出市级技术能手11名。通过表演赛评比活动,各级医疗单位进一步加强了病房管理,严格执行“三查 (投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制度,无菌操作制度,卫生清扫制度,交接班制度。各项无菌操作与消毒隔离要求达到标准,各医疗室、换药室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定期空气消毒并对细菌培养进行定期监测。1989年,全市护理工作没有发生事故。
  1989年,市护理协会在井下作业公司职工俱乐部召开了“纪念 5·12国际护士节暨模范护士表彰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各级医疗单位护士代表共800余人,会上对全市110名模范护士进行了表彰,市政府领导对模范护士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还为43名在护理战线工作30年以上的老护士,授予了由卫生部统一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章。会后,结合医德医风教育,演出了各单位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好转】 1989年底,全市五个行政区,除萨尔图区不含农村人口外,其余四个区共有农村人口222 177人,分布在124个村。
  一、乡镇卫生院
  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所,到1989年底,全部实行了“两部一组” (医疗部、预防保健部,后勤组)的建制制度,共有科技人员 190人,其中预防保健人员32名,占全员的16.8%。有技术职称的125人,占全员的65.8%,无职称的65人,占全员的34.2%。
  针对乡镇卫生院设备简陋的实际情况,把市级医院的部分设备调出来,充实到乡镇卫生院。先后从市第一医院调出一台显微镜支援了大同区八井子乡卫生院;从市第四医院调出一台显微镜、一台离心器、一套手术包、一个试管架、一台计数器支援了双榆树乡卫生院。
  二、村卫生所
  全市共有124个行政村,118个村卫生所,6 个卫生防疫点。其中集体办所105个,占84.7%,达到了“五落实”(人员、设备、房屋、资金、报酬)的村卫生所,由1988年的62个增加到74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241人,其中乡村主治医师18人,占全员的7.5%,乡村医师60人,占全员的24.9%;乡村医士95人,占全员的39.4%;乡村卫生员68人,占全员的28.2%。
  村卫生所除注射器、无菌盒、血压计、急诊包之外,无其它设备,消毒只有用锅蒸煮。
  1989年,乡村卫生事业比1988年略有好转,但医疗条件差、人员素质低、设备简陋等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医学教育与科研】 1989年,全市共举办医疗、护理、药剂、检验等专业学习班66期,共培训各类医务人员 2 766人次。到北京、上海等地邀请医学专家到大庆讲学37人次。听课人员达4 344人次。
  全市各医疗单位共选派卫生技术人员 795人,到全国各医学院校进修或参加短期培训班学习;有943人参加自学、函授、刊授等形式的学习;有 947人参加电视英语学习;有141人参加职工中专班学习。
  1989年,全市卫生系统共完成18项市级鉴定的科研成果(附表)。
                 卫生系统市级科研成果表



  【红十字会发展概况】 1989年,全市红十字会建立健全了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市级红十字会会长由李溪源担任,秘书长李明儒。
  年末统计,全市各单位有红十字会84个,会员81 000多人,有 77%的红十字会会员缴纳了会费。建立健全红十字组织机构后,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和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活动;开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拥军优属活动等。全年,全市利用电视和闭路电视宣传达44次,出黑板报1 344期,散发传单 107 940份。采油五厂、第四医院与有关部门拍摄了健康教育科教电视片。为了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在市、区两级红十字会的组织下,以“保护人类生命”为主题开展了大规模纪念活动。出动宣传车88台,出宣传板334块,会旗66面,彩旗237面,印发传单32 090份,横幅标语63条;各医院设义诊义治、义务咨询点154个,受益人数7 150人,咨询人数6 200 人,受教育者达10万人。1989年,市红十字会对无医疗机构的轻工业局、商业局、地质录井公司、长途客运公司等 6个单位,举办了近40人参加的心肺复苏、外伤救护和中医急救培训学习班。全市共举办救护培训班 165期,有12 318名会员得到培训。建立红十字卫生所91个,红十字卫生室9个。开设家庭病床4 042张次,均由红十字会员打针、送药、护理。利用节假日组织会员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儿童公园等地,为广大群众义务治疗疾病64 711人次,义务体检28 368人次。有许多单位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展扶危济贫活动。油建公司红十字会得知二十二中学16岁的女学生黄艳玲患急性白血病,做手术需要 6万元手术费有困难时,公司红十字会副会长周占鳌召开基层红十字会会长会议,全公司会员很快捐款 2.4万元,送到患儿家长手中。家长感动地说:“还是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全年,市红十字会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了大庆市驻军、大庆军分区、武警支队和消防支队,同时给每个区红十字会拨款 1万元作为拥军优属活动经费。
  对日本孤儿的中国养父养母进行了普查;还处理了一封找台湾亲人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