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
1989年,全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和《食品卫生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创建卫生先进单位,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臭虫),防病改水,以及食品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实行分级目标管理,大庆市的爱国卫生、食品卫生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创建省卫生先进区1个,卫生先进单位70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117个。在全省城市卫生分组评比赛活动中,大庆市又获得赛区第一名,取得了连续五年蝉联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农村自来水建设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完善自来水16处,受益人口10 116人,鼠密度控制在1.4%以下,“无鼠害”城市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食品综合达标率已达81.37%,比1988年提高1.37%。1989年,大庆市没有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爱国卫生月”活动取得新成果】 1989年,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开展了第一个“爱国卫生月”活动,3 月下旬召开了全市贯彻“决定”动员大会。会上,李溪源副市长就贯彻“决定”,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作了重要讲话。据统计,全市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有84 000多人参加卫生突击活动,出动各种机动车辆4 500多台次,清除垃圾污物 3万多吨,清除不卫生死角100余处,使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观。4月 9日,5个区分别在区政府所在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日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出动宣传车180台次,建立咨询站 125处,印发各种传单52 000份,出板报1 560块,受教育者达40多万人。让胡路区、红岗区、采油五厂、采油六厂、石化总厂、采油二厂、四厂、七厂等29个单位都利用录像节目、闭路电视向职工群众宣传“爱国卫生月”的意义目的。
【灭鼠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1989年,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贯彻市政府三号令,为控制鼠害、巩固无鼠害城市成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春秋两次大面积灭鼠,共灭鼠80 051只,鼠密度由灭前的3.8%,下降到了灭后的1.4%,达到了“无鼠害”城市的标准。1989年,各企事业单位都以巩固“无鼠害”城市为奋斗目标,切实加强了对灭鼠工作的领导。萨尔图、让胡路、红岗和大同区,采油一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钻井一公司、研究院等单位都成立了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的灭鼠领导小组,制定灭鼠方案,采取措施,控制鼠密度。全市各单位共筹集资金164 000元,购买鼠药41吨,灭鼠盒6 400个,各行各业各单位基本上都做到了有鼠药、鼠盒、防鼠设备。各区共举办灭鼠培训班35 期,培训灭鼠员1 100多人,保证了科学灭鼠投药。
【食品卫生工作】 1989年,全市食品卫生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市共举办食品企业领导、化验员、从业人员学习班2 100多期,培训各类人员25 000多人,培训率均在95%以上。与此同时,还加强了食品的监测工作,市食品监测所对鲜奶的质量进行监测,共监测 305件样品,有12件掺假,掺假率为 3.93%,比1988年下降7%;市食监所还对粮油、蛋糕、冰棍、汽水、面包十几种地产食品进行监测,共监测了359件样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 251件,合格率为99.8%。对外进食品的索证管理工作也有所加强,全市外进食品索证率已达到了 90%以上,比1988年提高5%。另外加强了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共对26 180人进行了健康检查,体检率为99.8%,对检出的患有传染病的 422人,全部调离了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岗位。对餐具消毒工作的监测也得到了加强,市食监所共监测1 102件样品,有647件合格,餐具消毒合格率为58.7%,比1988年提高0.7%。对25个农贸市场进行了畜禽肉检疫,共检疫各种肉类 300多万公斤,白条鸡30多万公斤,活鸡18 000只,鱼50多万公斤,蛋90多万公斤。其中检出病害肉13 000公斤,病死禽1 000多只,变质鱼400多公斤,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