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生产】 1989年,大庆市共有社会福利企业138个,其中当年新办企业2个。全年完成总产值7 000万元,利润700万元,均100%完成计划指标,分别比1988年增长29.1%、17.6%。其中,市民政局直属企业21个,创产值1 000万元,获利润150万元。
一年来,全市福利企业主要抓了 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目标管理,深化企业改革;二是加强治理整顿,保证福利企业的性质;三是狠抓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四是搞好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五是抓好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六是搞好协调服务,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由于措施得当,方法对头,使全市福利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均比往年有了显著提高。
【社会福利事业】 1989年,大庆市有13所农村敬老院,共收养老人 293人,比1988年增加64人,年人均生活费用标准达600元以上,分散供养的五保户老人 270人,比1988年减少214人,年人均生活费用为500元以上。城市老人福利院收养老人9人,城市儿童福利院收养孤儿31人,两院年人均生活费用标准均达500元以上。
为了提高老人和孤儿的生活水平,改善福利设施,农村敬老院和城市老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都继续开展了以副养院活动。全年13所敬老院副业收入16.9万元,生产粮食 3.4万公斤,生产各种蔬菜9.23万公斤;有院办企业 3个,全年创产值56万元,利润16万元。两所城市福利院全年副业收入4万多元。
【扶贫扶优】 1989年初,大庆市共有人均不足 200元的贫困户896户,计划全年脱贫540户,经过扶持,到年底,脱贫572户,占贫困户总数的63.8%,完成计划的105.9%。
在扶贫扶优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调查贫困原因,区分贫困类型。为了查清“双扶”户的贫困现状及原因,制定不同的扶持措施,民政部门对大同、红岗、让胡路区部分乡的 160多户贫困户进行了调查走访,对这些贫困户进行了类型分析,写出了调查报告,为搞好全市扶贫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二、大力发展“双扶”经济实体。1989年全市有“双扶”经济实体24个,共安排农村贫困户17户,优抚户69户,残疾人219人。全年完成产值750.1万元,实现利润110.3万元。
三、采取党员干部包户扶持。1989年,全市有 1 533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包户扶贫活动,大同区政府还在区机关搞了科室包户扶贫,通过这些活动,使全市的 896户贫困户户户有人包,有人管。
四、开展工农共建扶贫。全市从1987年开展工农共建活动以来,到1989年底,已结共建对子110个,兴办共建经济实体11个,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522人,其中贫困户77人。全年计划产值200万元,利润15万元,年底完成产值310万元,获利润45万元,分别超额完成计划的 55%和200%。企事业单位向农村贫困村屯提供无息贷款69万元。
【救灾救济】 1989年,大庆市13个乡镇的 266个村屯,普遍遭受了旱灾,受灾农田71万亩,其中绝产3.7万亩,受灾农户2.9万户,因灾缺口粮的691户、3.38万人,共缺粮367万公斤。全年共拨救灾款58.6万元,其中用于建房39.5万元,口粮款19.1万元。受灾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组织群众抗灾自救,基本上做到了当年受灾当年恢复,没有发生冻饿死人和逃荒乞讨等问题。
全市城镇有社会困难户159户、382人,每月救济费为7 892元;退职老弱残职工享受40%救济的39人,每月救济款为1 765元;退职老弱残职工生活困难补助62人,每月补助费1 975元;临时救济41户、153人次,年救济金额8 100元。
【优抚安置】 到1989年底,大庆市共建立拥军优属服务网点 2 825户。这些组织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据统计,全年共走访慰问部队 450多人次,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向驻军部队和北京戒严部队指战员赠送价值15万余元的慰问品,写慰问信280多封,为全市优抚对象做好事12万多件。
1989年,优抚工作还重点解决了在乡老复员军人的“三难”(住房、看病、生活)问题,对全市1 041名在乡老复员军人中的住房困难户,解决住房241户,530间,医疗费449人,72 365元。
全市农村群众优待工作,由于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措施得当,优待面和优待标准都有提高。全市优待农村义务兵家属 205户,发放优待金97 600元,户均476元,最高的乡镇达到950多元,优待其他优抚对象1 223户, 4 920人,发放优待金201 940元。 对全市736户, 776名“三属”(军属、烈属、荣属)、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给予定期补助和抚恤,全年发放固定补助金28万元。同时,还为15名伤残军人换发了伤残证。
1989年,市退伍军人两用人才培训服务中心,发动10几个企事业单位为驻军培训 1 500多名两用人才,进行了16个工种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了汽车修理、电焊、无线电修理等技能。经考核有 1 200多人领取了合格证。同时,市为退伍军人两用人才兴办的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进展。全市共有退伍军人经济实体15个,年产值800多万元,利润150万元。其中市退伍军人两用人才服务培训中心直属的经济实体8个,年产值300多万元,利润40万元。
全年共接收退伍军人609名,其中农村43人,城市566人。在安置方法上进行了指令性计划与劳务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探索,试行了退伍军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还实行了“三公开”“两自愿”制度,“三公开”即:政策公开、接收单位分配指标公开、工种和福利待遇公开;“两自愿”即:退伍军人自愿选择单位,用人单位自愿选择接收对象。通过以上制度的实行,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使 213名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退伍军人得到了对口安置,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和避免安置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全市共接收安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28名,建立了干休所和活动室;军队离退休干部开办经济实体2个,全年创产值10万元,利润2万元。
【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1989年,大庆市在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工作中,注重抓了三件事。一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根据有关规定和条例,按照《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 460个居民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改选后的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年龄结构由原来的43.9岁减少到42.5岁;文化结构由原来的大(中)专、高中程度占9%,初中占51%、小学占38%提高到大(中)专、高中程度占12%,初中占52%、小学占35%。二是全年共为119个居民委员会解决了办公用房,改善了办公条件。三是发展了社区服务。全市街道、居民委兴办的各种服务网点由1988年的216个发展到240个,全年完成产值1 070万元,实现利润150万元。
【残疾人工作】 大庆市共有残疾人2 185人,其中城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1 457人。1989年,共招收大集体工人 152人,累计招收1 431人。就业率达98.2%。同时,加强对残疾人的培训,使762名残疾人学会了一定的专业技术。
为了活跃残疾人的文体生活,1989年 8月,由市民政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市体委、市体育记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大庆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全市5个区和聋哑学校共6个代表队参加了运动会。市委、市大人、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工、青、妇等部门的领导到会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