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图区
区镇概况
萨尔图区
萨尔图区
全区年末人口为220 12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24%,其中,城镇人口210 264人,临时户口984人。区领导成员为:中共萨尔图区委员会书记赵坤山, 副书记黄亚云、郭田芝;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炳谦,副书记龚兆春。萨尔图区第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玉田,副主任张启华、高友山、张友贵。萨尔图区人民政府区长黄亚云、副区长刘发国、薛鹏友、陈广舜。政协萨尔图区第二届委员会主席李惠昌,副主席邢国章、王瑜珑、阳月兰。萨尔图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德润。人民法院院长李凤桐。
【经济】 1989年,区委、区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从本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努力为发展地方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较为有利的条件,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区属单位社会总产值完成7 371.2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15%,比1988年增长42.8%。
在大力发展地方工业方面,1989年重点抓的五个新项目全部投入生产,新增产值 500万元,获利70万元。其次,初步解决了龙泉化工厂建厂几年来的停产和亏损问题,新投产高号浸油、汽油、无苯稀释剂等,为白油生产准备了配套的原材料,改变了该厂单一的产品结构,改善了职工的生活条件,使企业有了生机,稳定了职工情绪,调动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再次,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加强了对承包租赁企业的审计工作,努力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使企业内部产品结构日趋合理。1989年,区地方工业在资金紧缺,市场竞争激烈,油田打井动迁 3个厂的情况下,不但产值、利润没有下降,而稳中有升。防腐公司承建的泰北工程被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评为优质工程,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新技术应用被列入全省星火计划,三A树脂和聚乙烯防腐涂料两项被评为国家星火计划成果适用技术展览交易会银质奖。 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方面,重点加强了对街、委企业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街委企业发展。街委企业提前二个月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产值达289万元,实现利润27.38万元。在发展工商企业和个体企业方面,注意发挥地理优势,开发繁华地段工商业。1989年,新建油城农贸市场 2 160平方米,发展工商业818户,个体工商户3 129户,从业人员3 913人,有5个市场被评为市级文明市场,团结市场被评为省级文明市场。
1989年,全区财政收入增加,税收累计完成8 944.5万元,比年计划增长35%,比1988年增长48%,其中:市划归区的20个税种,即区管财税完成2 497.4万元,比年计划增长125%,保证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区政建设】 1989年,萨尔图区人民政府以加强城市管理为重点,以基层政权建设为基础,坚持依法治区,全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区人民办的15件实事基本落实。政府各部门和区属各单位努力做一流工作,创一流成绩。有 122项工作分别在全国、省、市评比中被评为先进或第一名,萨尔图区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黑龙江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
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注意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改造旧城区。根据市里的规定,将区城建科改为区建设委员会,扩大了职能范围,加强了力量。在1988年初步解决铁西行路难、坐车难、吃水难的基础上,组织整修了铁西楼区部分步行道。为铁西街路安装了铁护栏,集资改造了铁东商业街 3 217平方米。动员社会力量重点整治火车站广场市容,修建了高标准的营业性板房1 000平方米,停车场5 000平方米,碰碰车游乐场 400平方米,为城市增添了新的色彩。再就是严格查处各类违章建筑,加强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工作,从而使主要街路的公用设施,绿化等基础建设日趋完善,“十·一”国庆和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庆祝期间组织的花展活动被评为市优胜单位。充分发挥城管监察中队在综合治理城区和市整顿中的作用,区监察中队被评为大庆市城管监察先进单位。为加强街道基层政权建设,下放部分权力给街道办事处,强化了政府派出机构依法管理和监督检查的职能,使全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实施 “383工程”】 为繁荣市场、稳定物价,搞好治理整顿,区委、区政府加强对实施“383工程”的领导和宣传教育。全区成立各层次的监控小组801个,召开各层次的动员会729场次,有45个单位参加了“383工程”宣传日活动。编印“383工程”方面的宣传材料10余万份。物价、工商、商业等政府职能部门分兵把口,认真负责。国营商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各商店积极组织货源,缓解市场供求矛盾。从外地采购商品1 000多种,进货额达2 135万元。做到人民生活日常用品不脱销、不断档。同时,普遍开展了让利销售,让利品种 1 705个,让利额97.6万元, 起到了平抑市场物价和保证供给的作用。 还认真开展物价、计量大检查,对列入“383工程”的723个有价单位,实行了分级管理,逐级承包。1989年,全区有41个单位被评为全市物价、计量“双信”单位,占市“双信”单位的50.6%。“383工程”监控工作、计量监督管理工作被评为市先进单位,工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及标准化工作被评为省的先进单位。萨区为全市物价指数逐月回落、 社会零售物价指数得到有效控制做出了努力, 区物价局被市评为“383工程”先进单位,被省评为物价工作先进单位,区人民政府被市人民政府评为“383工程”先进单位。
【依法治区】 区委、区政府在司法工作中,重点抓了依法治区工作。一是成立了依法治区领导小组,设置专门办事机构,制定了依法治区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工作。1989年,组织《税法》、《土地法》等36部法律法规的大型宣传活动,共出动宣传车 450多台次,印发宣传材料10万余份,受教育面达30万人次,组织开展了依法治区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编写印发了《依法治区学习手册》,发至全区各单位。各执法部门先后组织了13次执法情况大检查,将执法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范围,促进了依法办事水平的提高。在抓全民普及“十法六例”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专业法规的学习,使普法教育不断深化。二是严格依法理政,增强政府及各部门的执法能力,区政府拟定并报请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市第一部区级城市综合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大庆市萨尔图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暂行规定》,在全区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依法建立了大庆市萨尔图区黑鱼泡自然保护区。
在坚持依法治区的基础上,强化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坚持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适时开展专项打击,专项治理,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实现社会治安状况的不断好转。1989年,共破获各类案件792起,其中重大案件195起,捕获犯罪分子537人。开展专项斗争和打击9次,缴获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 250余万元。全区打击流窜犯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铁人派出所、公路保卫科、通讯保卫科被评为全省预防工作先进单位,会战派出所所长魏春华被评为全省政法战线模范标兵。萨尔图区在1987年被评为市双文明单位,1988年被评为双文明先进单位的基础上,1989年又被评为黑龙江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