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1990年,大庆市各级党政组织和信访部门,围绕稳定局势,处理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期间的信访问题,积极疏导矛盾,努力减少越级上访;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建设,千方百计地解决好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抓好举报信访,促进廉政建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为稳定大局和促进安定团结服务,为实现大庆新的奋斗目标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妥善处理大批信访问题。1990年,全市市、区、厂(公司)两级机关的信访部门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5 789件次,除直接答复的以外,共计立案2 326件,已办结2 284件,结案率为98.2%。市(局)信访办公室接待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2 206件次,立案387件,已办结350件,结案率为 90.4%。其中有中央和省交办的17件,办结17件,结案率为100%;越级进京到省上访41人次,都已按要求处理并上报结果;市领导批示交办的102件,办结97件,结案率为95.1%;办公室立案和转办要结果的253件,办结235件,结案率为92.9%。各二级单位自行立案1 939件,办结1 934件,结案率为99.7%。与此同时,还妥善处理了20起293人参加的集体上访。
  二、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建设。一是加强基层信访组织和制度建设。市(局)信访领导小组转发了建材公司制定的《信访工作试行规则》。这个试行规则对公司各级党政领导、信访工作人员在信访工作中的职责,接待处理职工、家属来信来访的程序、注意事项、奖惩、责任追究等诸方面,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该规则经过省修改以后,形成了《黑龙江省企业信访工作试行规则》。另外,还召开了五个区主管区长和信访办公室主任会议,就如何加强农村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的信访工作进行了座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二是加强了基层信访干部培训。市(局)举办了一期信访信息员培训班,41人参加学习了有关业务知识;市(局)信访办公室还与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信访干部岗位培训,17人参加了这次为期两个半月的培训。另外,还派出 9人到外地接受培训。三是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全市开展了信访工作理论研究,写出论文22篇。市(局)信访办公室调查了36个二级单位的信访工作情况,总结了一批典型经验,登载在《信访动态》上发至各单位。在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介绍了建材公司、钻井二公司、采油一厂等 8个单位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建设、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经验,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建设,基层自我消化矛盾的能力增加,使 80%的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各单位到市(局)机关的信访量明显减少。
  三、推行目标管理,深化信访工作改革。1990年,市(局)信访工作领导小组重新修订了目标管理检查评比方案,对各二级单位全面实行了目标管理,并进行了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同时要求各单位对所管辖的科级单位的信访工作推进目标责任制。按照这个要求,各单位把信访工作纳入了双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对企业内部以至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推动作用。据对39个二级单位的统计,所属的1 028个科(大队)级单位中,有763个实现了无越级上访、无积案、无老户的要求,占所属科(大队)级单位总数的74.2%(省要求“三无”单位要占总数的20%)。
  四、强化信息反馈,做好超前工作。1990年全市各级信访部门普遍加强了信访信息工作,建立健全信息组织以及各项相应的制度,已经初步形成网络,做到群众意愿及时反映,信访问题及时解决,潜在上访因素及时消除。据对31个单位的统计,1990年共反馈信息 398条,被省采用9条,市采用69条,各二级单位采用157条。由于信息及时传递,能够做好超前工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经对25个单位了解,避免了12起涉及 800多人的集体上访案件,使全市集体上访起数比1989年减少了28.6%,人数减少了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