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公安

公安

公安


 
  【积极主动地做好维护政治安定工作】 1990年,大庆市公安机关根据全国、全省政治侦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先后两次对《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进行修订,购置了一批非杀伤性武器和防暴器材,并于1月和4月,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预防突发事件的演习,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应变、机动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水平。同时,深入到大中专院校、重点企事业单位,配合党政部门宣传贯彻游行示威法,加强情报信息和敌社情调查,及时掌握各阶层、各部门的情况信息,注重把问题解决在酝酿阶段、萌芽时期,特别是在 4、5、6月和亚运会、国庆节等比较敏感的时期,全市没有发生带有政治色彩的聚众闹事等问题,保证了政治安定。
  【坚持“严打”方针,打击刑事经济犯罪活动】 在整治社会治安总体作战中,大庆市各级公安保卫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打团伙、破大案、抓流窜、追逃犯”为重点,以专项打击为手段,突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治安问题。1990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以打击扒窃、偷盗自行车和盗窃居民区为重点的专项斗争, 稳定了节日期间的全市社会治安形势。2、3、4月份,刑侦部门与客运公司专业人员、客运派出所干警协调行动,跟车上线,划片包段,开展了对扒窃犯罪活动的专项打击。4 月初,根据撬盗案件发案较高的情况,开展了全市性打击盗窃居民住宅专项斗争。通过工作,全年共破获扒窃拎包案件217起,偷盗自行车案件486起,盗窃居民住宅案件147起,使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治安问题得到控制。进入7月份,针对犯罪分子活动规律和特点,市公安局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夏季攻势,加强巡逻堵卡和夜间工作,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现行破坏活动。为了确保亚运会和国庆节的安全,市公安局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第十一届亚运会和国庆节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开展了三次打流追逃统一行动。7月上旬,为配合东北4省区的“北方行动”,先后两次在全市进行了48小时的统一行动。重点对流窜犯的出入口和易于藏身落脚的场所进行控制,对逃犯进行逮捕。同时,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抢劫、强奸、诈骗、盗窃团伙、流氓犯罪团伙和败坏社会风气的赌博犯罪团伙,采取打现行抓团伙,查余罪挖团伙,开展专项斗争摧毁团伙等方法,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现行破坏活动,并取得重大胜利。如:捕捉公安部通缉的潜逃二年之久的特大杀人盗窃犯王建福,特大诈骗犯马振靖、岳云峰,重大抢劫犯荆元才和侦破的10多起杀人案,以及物探公司 4万元巨款被盗案,“3·27”特大抢劫案,龙凤 “9.22”特大盗窃案等,充分显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威力。1990年,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 191起(其中现行案件 563起),拘捕人犯778人,劳动教养291人,依法处理收审1 778人,收缴赃款赃物价值总计87.2万余元。其中,抓获外来违法犯罪人员788人,在逃犯41人;摧毁犯罪团伙110个,372人。
  在经济案件侦察工作中,认真贯彻治理整顿的方针,以那些诈骗数额较大的犯罪案件为重点,克服困难,主动出击,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共办理各类经济案件27起,收缴彩色电视机110台、黄金170.6克等物品和赃款共计80多万元,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 710多万元,有力地打击了经济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
  【内外协作配合,坚决有力地打击盗窃油田建设物资的违法犯罪活动】 1990年初,在黑龙江省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召开了 7市县保卫大庆油田联防工作会议,促进和推动了预防、打击盗窃油田生产建设物资工作的开展。市、区两级经保部门与友邻市县公安保卫机关密切配合,协同动作,对盗窃油田建设物资的犯罪活动开展 4次专项打击行动。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和敌社情特点,打进攻仗,打主动仗,在盗公案件较突出的外围油田开展专项治理和整顿活动。全年共破获各类盗窃油田生产建设物资案件226起,收缴各种油田物资及现金总计130余万元。各级经警部门配合公安保卫部门加强巡逻检查,共抓获犯罪分子73人,协助破获案件47起,收缴被盗的油田物资价值总计176.5万余元。同时为油田押运重要设备、危险品的车辆762台次,保证了安全运输。全市公安、经警检查站顶风冒雨,克服各种困难,严把油田大门,有效地控制了建设物资的非法外流。全年共截获非法外流的钢材、水泥、油漆、落地原油等总价值18.1万余元。
  【严格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 1990年,大庆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和基层派出所坚持经常性地对复杂公共场所和易于藏污纳垢的个体饭店、舞厅、放像厅等进行巡逻清查,定期进行整顿,并先后开展了五次全市范围的收缴凶器统一行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坚持依法从严查处。全年共查处治安案件1 308起,处罚违犯治安管理人员 2 597人,治安罚款422 400元,查封和取缔了120个问题较多的行业和场所,收缴火药枪、刀具等凶器349件。同时,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涉外事件和案件 9起,做到了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处罚适当,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继续深入地开展除“六害”斗争】 1990年,大庆市各级公安机关把除“六害”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同打击犯罪、治安管理等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卖淫、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等丑恶现象,坚持露头就打,不让其形成气候,一年来,共组织 4次集中扫除活动,查处“六害”案件123起,处罚违法犯罪分子378人,案件起数比1989年下降了48.4%。  
  【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清理整顿】 1990年,大庆市各级公安机关根据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清理整顿外来人口工作方案》,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对流动人口进行清理整顿。共清走不符合在大庆市居住的外来闲散人口13 787人,结合清理整顿,健全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发放暂住证37 178人,并纳入人口熟悉范围,做到清理一片,净化一片,管理一片。
  同时,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收到较好效果。1990年,全市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26起,伤78人,亡73人,经济损失折款13.02万元,事故起数比1989年下降3.1%。四项事故(事故起数、伤人数、亡人数、经济损失数)指标分别比市里下达的指标低15.1%到69.8%。
  【加强交通秩序的整顿】 1990年,大庆市各级交警部门与安全部门配合,克服酷暑严寒带来的工作上的困难,坚持疏导为主,依法加强对路面机动车、自行车的管理,严格取缔违章行为29万人次,其中追究刑事责任31人,行政拘留56人,治安罚款837人。
  【灾害事故预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1990年,大庆市防火部门与消防安全部门配合,结合各时期工作重点,狠抓了灾害事故预防工作。全年共开展安全检查56次,整改事故隐患1 121个,审核工程项目983项,查改问题115项,消除了隐患,预防和减少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全年全市发生上报火灾事故61起,伤 9人,亡5人,损失折款1 256 594元。伤人、亡人、损失折款分别比1989年下降65.4%,16.7%和61.2%。  
  【加强预防犯罪工作】 1990年,大庆市在加强预防犯罪方面,狠抓了居民区、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内部、农村四大块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各企事业单位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了内部治安秩序的整顿。各单位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安全保卫责任制进行了重新修订,把安全保卫工作纳入企业双文明建设评比和升级的条件,干部纳入政绩考核的内容,工人纳入岗位目标管理,共修订各项制度 1 890余条,签订治安责任状69 127份,调动了人人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全市 3 000多人的经警队和 3 000多人的更夫队伍,普遍建立完善了守卫守护责任制,企业内部防范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强化了居民区安全防范工作。整治社会治安中,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努力,取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加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全市居民区配备治安联防员 3 658人,在各级治安部门、派出所的管理和指导下,坚持做好巡逻检查和守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年联防员为公安机关提供违法犯罪线索478件,预防居民区撬盗案件164起,预防灾害事故71起,协助公安保卫机关破案67起,抓获犯罪分子42人。同时,针对居民住宅发案特点,各公安派出所克服困难,积极与有关单位协商,使居民楼单元门装明锁、平房窗装铁护栏,全市 97.8%以上的居民区达到了防范标准,提高了防盗能力,全市居民区发案比1989年下降10.5%。
  三是加强社会面的治安力量建设,增强了治安管理的覆盖面。认真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各大商场、旅馆、市场等公共场所选配治安联防员479人,选建耳目人员223人。较大的场所和行业由主管部门制定治安责任区,实行责任承包。较集中的个体摊床和服务网点,组建治安组,佩戴袖标,维护治安秩序。全市民警、保干、民兵、联防员、待业青年等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伍已达206个、1 869人。社会面的治安管理基本走上了专群结合、公秘结合、动静结合的轨道。
  四是农村治安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按照市政府整治社会治安总体作战方案要求。1990年以农村乡为单位建立了治安联防大队,在每个村屯设一名专职联防员。全市农村配备专职治安联防员 549人,这些人业务上受派出所指导,经过培训,普遍提高了调解纠纷,处理一般案件和开展防范工作的水平。为稳定农村的治安形势打下了基础。
  【加强生产要害和财务集中部位的安全防范工作】 1990年,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组织各企事业单位的保卫干部深入到各生产要害部位和财会室、物资库等治安重点部位,配合主管单位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加强敌情教育和保密教育,帮助完善防范措施。各级经警队健全守护制度,严密守护措施,确保了要害部位的安全。同时,以防事故、防破坏、防盗窃、防窃密为重点,深入各生产要害部位、财物集中部位和文化科研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和调查研究,对枪弹、易燃易爆、烟花爆竹、剧毒品和放射性元素管理单位进行检查指导,整改消除隐患984个,确保了这些部位的安全。全市生产要害部位以及科研文化部门没有发生破坏事故、灾害事故和失泄密问题,生产建设物资被盗案件比1989年下降19.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重点人口管理】 1990年,根据治安工作需要,经省公安厅批准,大庆市先后组建了邮电、工商、税务等 3个专业派出所和采油八厂、九厂两个企业派出所,同时组建了采油十厂公安分处,使这些地区和单位的治安管理得到加强。另外,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认真贯彻“治安管理为中心,户口管理为基础”的方针,在全面熟悉人口的基础上,突出了重点人口管理。对全市 2 011名帮教对象建立了帮教组织和侧控组织,“两放”人员的安置教育工作也进一步落实,做到了随放回、随接收,妥善安置,搞好接茬教育,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
  【调整充实治保组织】 1990年,市各级公安机关对治安保卫组织进行了调整,充实了一批群众治安积极分子,加强了业务指导和业务联系,使治保组织在治安防范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全市治保会、组已有 3 613个、12 039人。全年治保组共向公安保卫机关提供犯罪线索49件,协助破案12起,抓获违法犯罪分子18人。
  【刑事情报资料工作初具规模】 经过努力,1990年,大庆市公安系统的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已初具规模。全市 8个公安分局(处)都组建了情报资料组,58个公安派出所都有兼职情报资料员。全市共积累“三卡”(犯罪分子像貌卡、犯罪分子登记总卡、犯罪分子指纹卡)资料8 350多份,已录入微机4 500份。全年为办案单位提供人员图像辩认7次、4 600人,手工和微机检索392次,核对指纹排除嫌疑人87人。
  【公安法制工作有了新进展】 继大庆市公安局成立法制科后,1990年,全市各公安分局(处)、交警支队、消防支队也相继组建了法制科、所、队,还设了兼职法制监督员。对收容审查、劳动教养等公安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推动和促进了公安执法工作的开展,保证了法律正确实施。同时,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执法必严、违法究的原则,认真做好复议应诉工作。共受理6起诉讼案件。维护了公安机关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