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

技术监督



  【继续贯彻技术监督法律法规】 1990年 9月20日,召开全市标准化法宣传贯彻总结大会。会议总结了标准化法颁布以来全市宣传标准化工作情况,布置了今后宣传贯彻标准化法的重点。会后,各区、局以及各企业单位也相继召开会议,落实全市标准化法宣传总结会议精神。同时,按照省技术监督局的统一安排,由市技术监督局组织全市 839人参加了全省标准化工作人员统一考试。按照标准化法的要求,开展了对市失去法律地位的地方标准、市企业标准的清理、转化工作,共转化备案 169项。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计量法,全市统一购买了宣传计量法录像带,组织了近20家大型企业,通过闭路电视反复播放,并组织有关领导讲话,受教育群众达34万多人。组织全市骨干企业上街宣传,共出宣传板报147块,印发宣传材料 2万余份。9月15日,全市召开了以庆祝计量法颁布 5周年为主要内容的座谈会。回顾了全市宣传计量工作情况,对今后工作提出要求。在宣传黑龙江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工作中, 为了扩大社会影响,1月 6日,在市百货大楼门前举办了“伪劣商品展览”,共展出伪劣商品50多种,发放宣传鉴别伪劣商品小册子 1 000多册,并对部分伪劣商品进行公开销毁。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参加活动并讲了话,在全市引起了较大反响。11月又在市百货大楼和 5个区的百货商场举办了“大庆市地方名优产品和伪劣商品对比展览”,推动了黑龙江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质量法律意识。
  通过上述工作,全市宣传贯彻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11月份,大庆市以特约代表身份参加了全省技术监督宣传工作会议,会议下发了大庆市《从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需要出发搞好技术监督宣传工作》的经验材料。1990年,市技术监督局获省级优秀单位。
  【企业标准化、计量定升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990年,全市完成标准化定升级19家,其中二级6家,三级3家。全市共有22家企业通过标准化定升级合格,其中二级标准化合格单位9个,三级标准化合格单位7个。通过开展标准化定升级,增强了企业领导人的标准化意识。全市已定级企业都建立了以产品标准为首,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为基础,以工作标准为保证的企业标准化体系。石油管理局从1987年开始在二级单位中开展标准化定级试点,1990年全局被定为二级标准化合格单位,建立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14个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标准化管理形成网络。标准制定和修订每年都有较快进展,“双采” (采用国际标准化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不断加强,油田批量产品和主要工程标准覆盖率达100%。
  在计量定升级方面,1990年全市完成计量定升级17家。全市共有75个企业通过了计量定升级合格,其中一级计量合格单位 8个,二级计量合格单位21个,三级计量合格单位46个。石油管理局实现了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彩色标志管理、计量信息系统微机管理,计量工作在石油系统处于领先地位,1990年 7月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评审,升为一级计量合格企业。大庆电业局在全国电业系统第一个取得一级计量合格单位。
  【全市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取得成绩】 1990年,全市标准化工作按照技术监督工作的职能要求,由单一的标准化管理向标准化监督和标准化管理相结合方面过渡,进一步突出监督职能。按照黑龙江省技术监督局的统一安排,集中力量完成了《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工作。为此,成立了专门检查机构,4月、6 月、8月、11月份,分四个阶段进行检查,共检查生产、经销企业137个,合格率由年初的21%上升到84%。同时,开展了对大庆市列入“383工程”的地方产品执行标准情况的调查。全市共有11个系统,61个企业,共76种产品列入 “383工程”,1989年共有8种产品没有执行标准。经过整顿提高,到1990年年底,列入“383工程”中的地方产品已全部执行标准,覆盖面达到100%。1990年完成产品标准制(修)订 102项,超过年计划的40%;完成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项目27项,超过年计划的92.9%,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9%。
  【全市计量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1990年,全市计量基础工作以深入开展计量监督管理考核验收工作为重点,努力提高计量监督管理水平。对蔬菜、供销、乡镇企业3个系统,150多个单位开展计量监督管理考核验收。针对部分单位计量监督管理比较薄弱的情况,举办了全市计量监督管理考核学习班。并由市技术监督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各单位,在帮助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制定各项制度、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在 3个系统召开经验交流会,并以系统为单位深入开展自查整改。接着,全市组织计量监督管理考核验收评审组,对蔬菜、供销、乡镇企业3个系统进行考核。经过综合评定,蔬菜、供销、乡镇企业3个系统为计量监督管理合格单位。大庆市开展的计量监督管理考核验收工作在全省为首创,省技术监督局在全省予以推广,国家技术监督局专业刊物也介绍了这个经验。
  在开展计量监督管理考核验收工作的同时,1990年全市对计量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结合各类计量人员素质状况,采取“分灶吃饭”,实行专业培训的方法,先后举办了检定员培训班,义务计量监督员培训班,厂长、经理培训班和计量管理人员培训班26期,培训人员达2 400人。
  1990年,进一步加强了全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建设,以整顿和建立全市强制检定工作新秩序为中心,深入开展计量授权和复查换证工作。成立了全市计量授权和复查换证考评组,在深入自查的基础上,对全市强检网点进行全面考核,对45家强制检定网点的 4类17项强制检定项目进行了授权,并完成复查换证工作。通过开展计量授权和复查换证工作,全市强检项目覆盖率比原来提高3.3%,种类覆盖率比原来提高9.8%。这项工作得到省技术监督局的肯定,大庆市在全省计量授权专业会议作了介绍。全市建立了以市计量检定测试所、油气水计量检定站为中心的,包括委托授权计量检定机构组成的计量检定系统。1990年共检定各种计量器具 33.22万台件,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达 98.5%。通过加强基础工作,全市计量工作有了较大提高,市技术监督局获省计量工作优秀单位。
  【开展全市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1990年,按照省技术监督局的要求,结合大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全市计量监督检查任务。全年共安排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厂家、计量检定机构、定量包装商品、强制检定等检查内容56项次。全市各区、各系统共组织计量监督检查127次,共查国营商店396个,集体商店 424个,个体商店567个,集贸市场97个(次),企事业单位261个。抽查计量器具13 670件,定量包装商品2 560件,查处计量违法案件 216起,罚没金额29 460元,没收违法计量器具213台件,较好地维护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利益。
  1990年是我国向法定计量单位过渡的最后一年,为了进一步做好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工作,根据大庆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庆市关于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经市人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法定计量单位执行情况的检查活动。这次检查活动历时一个月,共查公文、报表、发票等5.6万多份,整改非法定计量单位1 546处,促进了全市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工作。全市出版的刊物、报纸、文件材料、报表等,均能够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非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器具已全部改制完毕。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市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围绕 “383工程”,深入开展“物价计量信得过”活动。市技术监督局与市物价局用一个月时间,对全市原“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和新参赛的单位进行验收,共评出97个“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
  【加强全市质量监督工作】 1990年,全市质量监督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年完成受检企业560家,完成受检产品545种1 197批次,查处质量不合格产品企业234个,罚款42 800元。开展了对低压电器产品、野营房产品、红砖产品、钢窗产品和涂料产品统检工作。统检企业81个,统检综合合格率为75.3%,比1989年提高4.72%,其中红砖生产企业合格率96.42%,野营房生产企业合格率为100%,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合格率为84.31%,涂料生产企业合格率为33.33%,钢窗生产企业合格率为72.72%。对全市流通领域中同人民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粮油、食品、家电、汽车配件、纺织服装等14类商品的84个经销企业开展了统检工作,统检商品 116组,统检综合合格率为42.42%。
  按照《黑龙江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8月7日至17日,分别对5个区的108个经销单位及74个出租柜台所经销的10类52种商品开展了经销伪劣商品责任者大检查,共查出伪劣商品1 137件,价值3万余元,并对47家经销企业进行了罚款,共罚款10 270元。维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在全市经销企业开展了“质量计量信得过”活动,经各区推荐,共有27个经销企业参加全市评审,12月 6日,由市技术监督局牵头,按照质量计量信得过评比标准,在27家经销企业中评选出10家质量计量信得过优胜单位。到年末,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项目已增加到8类384种,质检主要设备达404台,年产品质量检验工作量已达1 190份以上。
  【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成绩】 质量管理工作是在1989年底纳入技术监督系统之中的。1990年,在管理机构刚刚组建的情况下,开展了查处无证产品工作。截止 7月份,完成批发、零售及生产企业的检查、登记、限期索证及后处理无证产品23 073件。经销企业的索证率由 20%上升到 80%。这项工作在全省被评为第一。同时,组织完成了1990年省优及省优复查产品的现场审查工作,共审查了18个单位的15个省优和12个省优到期复查产品。完成了全市1991年发放地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准备工作,并制定了验收标准及细则。
  【节能监督工作水平有了新提高】 全市以油田能耗测试为主的节能监测工作已具有全面开展的能力,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开展电平衡、水平衡等综合系统能平衡测试工作。市技术监督局所属的节能监测中心在1989年第一个获得国家省部级计量认证和法定资格认可之后,1990年第一个走出大庆油田,为全国石油系统服务,先后完成了河南油田国家“七五”节能攻关样板区监测验收、辽河油田 5个厂(公司)能、电平衡测试工作。第一个在石油系统中,发行了以传播油田节能技术监督为宗旨的节能专刊《油田节能》杂志,全年印发四期 2 400份,在全国石油系统40多个单位试发行。12月16日,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王涛总经理为杂志题词。
  【技术监督工作总结表彰会议】 大庆市1990年度技术监督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于1991年2月7日在市技术监督局召开,全市技术监督系统的160余人参加会议,副市长纪士寅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市技术监督局局长姜冠荣作了题为《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计量为基础的方针,不断提高全市技术监督工作水平》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全市“七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表彰了1990年在全市技术监督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对“八五”及1991年全市技术监督工作做了部署。最后,副市长纪士寅代表市政府讲了话。
  【大庆市被评为全省技术监督先进市】 大庆市技术监督局抓标准,上等级,不断强化技术监督工作,取得优秀成果。在全省评出的4个技术监督先进地市中,大庆市名列榜首。
  市技术监督局成立近10年间,认真贯彻技术监督的法律法规,并以监督管理为主导,以技术服务作保证,切实做好全市的技术监督工作。这个局从行政管理为主转为法制、经济、行政和技术综合管理;变单一管理方式为主体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管理,较好地发挥了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在1989年全省的技术监督执法检查中获第一名。
  在1月20日市政府召开的1989年度技术监督系统总结表彰会上,通报表彰了7个技术监督工作先进单位和284名先进个人。
  【公路工程公司获部级全面质量管理奖】 公路工程公司在承包经营中,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益增收、增强企业后劲出发,扎扎实实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经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认证,于1990年6月21日获部级全面质量管理奖,成为全国石油系统同行业首获此奖的单位。
  公路工程公司自1988年招标承包起,随着公路建设日趋现代化、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筑路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依靠全员管理促进企业振兴。1990年以来,他们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教育,确立了公司的“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的总方针、总目标。公司上下建立了4个质量保证体系、27个子体系和和199个QC小组,紧紧围绕生产技术难题和质量的低标准开展QC成果攻关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下发《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共 1 500多册,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人手一套,使管理有标准可依。所有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都能够充分行使“检查权”、“停工权”、“奖罚权”,从备料、基础开工、工序交接到工程竣工收尾,项项有人把关,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这个公司由于重视全员管理工作,1988年以来,年产值连续超过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实现18 000元,道检工程连续3年合格率达100%,按期服约率100%。
  【石油管理局晋升为国家一级计量企业并获全国计量先进单位称号】 随着油田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与深化,石油管理局的标准计量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全局的计量管理机构基本建立健全,形成了从管理局、厂(公司)、大队到小队(班组)的四级管理体系,计量技术队伍初具规模,基本能够满足计量监督管理和计量技术服务的需要。全局各类计量人员已有3 005名,其中计量技术人员973名。
  计量检测手段基本齐全配套,量值传递系统健全完善,保证了量值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一线。工业用计量器具,原油等产能计量器具,天然气等能源消耗计量器具及经营管理计量器具的配套率均超过 98%。各种计量检测率均达100%。这些指标都达到了国家一级计量企业标准。石油管理局晋升为国家一级计量企业。
  另外,全局计量定级升级工作已进入新阶段。应进行计量定级的34个二级单位, 经过3年努力,已有26个单位达到了国家一级计量合格单位水平, 8个单位达到了国家要求。石油管理局获全国计量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