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总厂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石化总厂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石化总厂积极改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1990年,石化总厂积极改善外部环境,为企业发展增强后劲,渡过难关创造有利条件。他们的主要作法有:
一、主动向地方政府请示汇报工作。总公司召开第七次经理、厂长会议之后,总厂党政班子成员和机关有关处室长,向省、市进行了汇报。日常工作中凡是重大决策都及时主动汇报,争取领导,地方政府也把总厂当作自己的企业对待。年初由于外部拖欠货款,流动资金缺口大,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省长邵奇惠对此十分关心,要求把黑龙江省企业拖欠的货款列出清单交给省政府,进行行政干预。4 月份副省长陈云林在大庆召开了全省资金调度会议,省工商银行当时给总厂贷款 1亿元,缓解了资金紧张状况。市委书记张轰要求市里各部门都要热情支持石化总厂工作,这为总厂生产经营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主动调整与油田、铁路、银行部门的关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密切合作,使关系更加协调。每当遇到困难,总厂领导都带领计划处、调度室、运销处有关人员,登门拜访,或邀请来厂座谈,相互协商,请求帮助和支援。在国家计划内原油削减14万吨,炼油生产遇到困难时,大庆石油管理局积极与石化总厂配合,牵线搭桥,动员拿到大庆油田计划外原油指标的单位到总厂加工;还把落地原油、零散轻烃运到总厂,缓解了原料不足的矛盾。1990年油田输送给乙烯的原料——轻烃也比往年有增长。各级银行主动与总厂配合,清收拖欠货款,到年底已收回 4.5亿元。在年初产品堵库严重的情况下,省经计委、哈尔滨铁路局等部门20多人,到总厂现场调查产品积压情况,当场审批计划外车皮999辆,使总厂增加4万吨产品外运能力。
三、主动上门服务,为地方企业排忧解难。为此,总厂派出了懂技术、会管理的石油化工专家,组成咨询团,奔赴省内哈、齐、牡、佳等8个城市,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察,提出关于全省石化工业发展的建议。彼此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如总厂需各种催化剂、添加剂 300余种,到外省购买,运输不便,费用增加。省石化厅从总厂“三剂”清单中发现需要的焦亚硫酸钠,省内完全可以解决,立即组织距总厂最近的安达市建一套装置,投产后既解决了总厂的困难,又发展了地方石化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