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林源炼油厂团结奋战稳定发展

林源炼油厂团结奋战稳定发展



  【林源炼油厂团结奋战稳定发展】 1990年,林源炼油厂在原油减少、价格上涨、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等不利情况下,全厂职工在各级领导班子带领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企业内部改革,克服困难,团结奋战,消化了各种不利因素,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利税指标,全面完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全年加工原油13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81%,创产值3.82亿元,实现利税1.23亿元。特别是超额完成了还贷计划和减少了自有资金的赤字。1990年计划还贷4 200万元,实际还贷6 500万元;自有资金赤字由3 700万元下降到实际赤字600万元。全年生产汽、柴油总量72万吨,是年计划的107.41%,为1989年同期的118.66%;生产洗涤剂原料1 734吨,完成年计划的115.6%;出口石脑油36 300吨,是年计划的98%;生产石油液化气39 893吨,是年计划的107—82%,为1989年同期的175.92%。炼油单位能量因素耗能 13.63千克标油/吨因数,比计划指标 16.24千克标油/吨因数低16.1%;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11个石油产品中有8个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其中—35#轻柴油获国家银质奖,90#汽油、0#、—10#、—20#轻柴油和石脑油获部优,70#汽油和300#液蜡获省优,石油产品优质品率达77%。
  该厂所属的5124锭毛纺厂,在市场疲软,毛线滞销,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的严峻形势下,积极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灵活运用销售政策,广辟销售渠道,积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狠抓质量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实行了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服从销售等一系列措施,全年生产毛线774.8吨,实现产值2 824.84万元,利税514万元,完成年计划102%。这在全省乃至东北轻纺行业中屈指可数。
  该厂所属化纤厂系省、市联营企业,年生产能力为丙纶提花工艺地毯75万平方米,BCF 膨体纱1 800吨,POY细袋丝 600吨。1990年开始试生产,在资金短缺、原料来源困难、基建收尾的情况下,仍生产地毯14万平方米,丙纶长丝341吨,实现产值653万元,销售收入419.68万元。
  “七五”规划的10万吨气体分馏和 1万吨聚丙烯两套装置于1990年年底基本完工,1991年上半年完成配套工程,并进行工程交接,计划7月份开工投产。
  企业管理又有新的提高。在设备管理上,开展了设备攻关活动,有24个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对大机组、特阀实行了特护制度,保证了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燃气轮机在哈汽轮机厂的协助下,经过反复研究、分析、调试投用后效果良好。按石化总公司提出的装置达标要求,该厂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于1990年提前一年实现达标。节能工作从1988~1990年连续 3年被石化总公司评为先进单位,同时被国家授予二级节能先进单位。环保工作认真贯彻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因地制宜将“三废”再资源化。外排工业废水综合合格率、有控制指标的废气达标率、废渣处理率和厂介噪音达标率、三同时完成率均达100%。从1988~1990年连续 3年获石化总公司环保先进单位,并通过了省“清洁文明工厂”的检查验收。同时,获省级水污染防治先进单位和大庆市环境保护先进企业。计量工作按石化总公司提出的“加强信息管理,做到准确、及时、齐全、完整、改善检测手段、提高计量检测率和检测水平”的指导方针。继续完善检测手段,不断提高检测水平,使一级能源检测率达99%;二、三级能源检测率达91%;工艺控制计量检测率达98.5%;质量检测率在99.1%以上;安全、环保检测率达 98%。巩固了国家一级计量合格企业的水平。在安全生产上,全面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员,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狠抓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坚持“管生产必须抓安全”的原则,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活动和安全大检查,查出52项报厂事故隐患,整改49项,整改率达94.2%,余下3项也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职工努力下, 未发生上报事故,实现了年初提出的“创建无事故工厂”的奋斗目标,开创了安全生产的历史最好水平,被评为大庆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物资供应从抓基础工作入手,加强计划采购,在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减少盲目采购,并认真清理在库物资,处理部分积压物资,控制库存储备金额,减少资金占用。全年共完成进货总量2 500吨,进货金额4 777万元,出库金额5 057万元,库存储备由年初的2 300万元下降到 1 500万元,巩固和提高了二级物资管理企业的水平。财务工作从抓经济责任制入手,采取费用核定、专款专用、分项按月考核的办法,控制资金的使用,把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确保生产、建设资金的需要。而且还贷 6 500万元,为企业摆脱困境,渡过难关打下了坚实基础。
  企业以生产为本,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本着这个宗旨,该厂进一步端正了经营方向,明确了以发展炼油为主的经营指导思想,调整了经济过热遗留下来的问题,认真清理和压缩在建项目,该停的停,该缓的缓,该压缩的压缩,不再增加新的包袱,把钱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更好的作用。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经营思想是符合工厂实际情况的,并已见成效。1990年基建投资350万元,技措投资1 758万元,均按计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