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方工业

地方工业

地方工业



  【概况】 1990年是“七五”计划的最后一年,5 年间,大庆市地方工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1990年,市地方工业总产值达9.37亿元, 比1985年增长2.6倍,提前2年完成了“七五”规定的发展目标。地方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4.01%,比1985年增长近1个百分点。
  二、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85年到1990年的5年间,地方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1%,比全部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高 16.1%,列入统计上报的近百种主要产品,绝大部分比198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三、形成了生产加工体系。“七五”期间,加强了地方工业建设,新投用了一批生产能力。到1990年末,全市地方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已达 4亿元左右,已拥有食品制造、饮料制造、饲料制造、纺织、缝纫、化工、皮革、家俱制造等行业,各种类型的地方工业企业已达 500多个,初步形成了较强的生产加工体系。
  四、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七五”期间,建成投产和经过技术改造的大庆毛毯厂、塑料制品厂、毛纺有限公司、啤酒厂、乳品厂、石油机械厂等企业的设备设施和技术装备程度都已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1990年,地方工业机械设备原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重比1985年增加10.5%,生产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五、有了一批拳头产品。到1990年末,全市地方工业产品品种比1985年增加了 20%左右,有部分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省内同行业水平。毛毯、乳粉等1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大庆牌全脂速溶奶粉、金煌牌腈纶经编毛毯、大庆特酿老窖酒,分别被评为轻工部和黑龙江省优质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六、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0年地方工业总产值中, 集体工业所占比重已达54%,比1985年增长3.9%,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所占比重也有较大幅度上升。
  【轻纺工业生产由滑坡转回升】 1990年,大庆市轻纺工业生产面临市场疲软、原料紧缺、资金匮乏等困难,由于上下共同努力,生产由被动变主动,由年初大幅度的滑坡逐步有所回升。全年计划内34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 0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3.8%,比1989年同期下降6.2%;实现利润600.4万元,占年计划的49.3%,比1989年同期下降60%;上缴税金990万元,完成“双增双节”指标336.4万元,人均完成523元。生产行业包括服装、乳品、塑料、纺织、酿造、造纸、家俱、印刷、工艺美术、糖果等25种。从业人员达4万人,产品品种逾2 600种。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在治理整顿中得到了优化调整。企业管理见到新成效,全系统优秀企业增多。服装一厂、大同橡胶厂、龙凤建材厂、大庆阀门厂被评为省城镇集体经济明星企业;在全系统 2个国家二级企业,1 个省级先进企业的基础上,1990年大庆阀门厂又荣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另有服装一厂、大同酒厂、大同食品厂、龙凤建材厂等 4户企业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全系统优质产品产值率达30%,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8%,其中,轻工局直属企业优质产品产值率为22%,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98%。“拉舍尔”毛毯和大庆牌奶粉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妇女用品博览会上获银牌奖。
  【大庆毛毯厂狠抓销售见成效】 该厂产品几年来畅销东北、华北等24个省市地区,远销日本、西德、美国、香港、中东等14个国家和地区。但1990年上半年,由于受市场疲软和中东形势变化的影响,“拉舍尔”毛毯滞销,企业生产出现大幅度滑坡。为扭转生产被动局面,这个厂及时调整经营措施,注重新花色新产品开发,狠抓产品销售,全厂形成5大系列140个花色品种,利用工贸、工商、边贸关系,拓宽了销售渠道。1990年举办了工商联谊会,全国各地11个二级批发站和54个百货商场的 151名代表参加了联谊会。签订销售合同一次订出毛毯15万条,使毛毯厂逐步走出市场疲软的困境,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生产指标。1990年计划销售 5 500万元,实际完成5 703万元,完成计划的103.7%,其中创汇4 753万元。实现利润 509.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9%,比1989年同期下降20.3%。
  【大同橡胶厂重视产品质量,生产蒸蒸日上】 大同橡胶厂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办厂原则,使企业在宏观环境趋紧的情况下,生产得到持续稳定发展。199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0万元,比历史最好水平的1989年提高12%;实现利润50万元,比1989年提高16%;全员劳效达 4.4万元,比1989年提高13%;主要产品产量比1989年提高20%;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仍居首位。他们的主要做法有4点:一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意识。1990年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该厂首先对全厂职工进行了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教育,进行了厂史教育,并且奖罚分明,产品质量同岗位工人奖金挂钩,增强工人的主人翁责任感;二是改进生产工艺,改造和更新老设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1990年这个厂投资15万元购进 1台内胎接头机,提高工效10倍;三是加强岗位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截至1990年末,全厂技术工人等级都达到5 级以上;四是严格各项规章制度。1990年实行了产品工号制,上道工序生产的在制品合格后打上工号,再转入下道工序。同时,各岗位进一步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大庆阀门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大庆阀门厂是轻工局直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90年底职工280人,固定资产324.8万元。该厂近年来注重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1985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六好企业”、“文明单位”、“明星企业”,1990年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被轻工业部评为“七五”期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1990年研制并批量生产三种新产品。即CZ40H—2.5DN50铸钢中压阀,J41H—2.5DN25中压截止阀,241H—1.6DN50闸板阀。创产值193万元,获利润31万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54.9万元,比1989年增长19.4%;实现利润47万元,完成计划的104.6%;完成销售额542万元;固定资产比1989年增值61.8万元。为不断提高职工素质,该厂与省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创办了在职职工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投资3万余元。1990年,该厂40名技术骨干、车间主任、科室长成为首届学员。
  【大庆乳品厂靠优质保证畅销】 大庆乳品厂靠产品质量优良,破除了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市场销售疲软的纷扰,产量、效益稳步增长。1990年生产乳粉计划3 600吨,实际完成5 018吨,完成年计划的139.39%;利润计划250万元,实际完成 281万元,完成计划的112.4%。这个厂生产的大庆牌奶粉是国家名牌产品,1983年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和“消费者满意”奖。在荣誉面前,厂领导始终不放松质量管理,以保证产品在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畅销到20多个省市,始终没有积压。这个厂为了对消费者负责,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指标”。按照这个指标道道环节从严。为把好鲜奶进厂关,厂里与收奶点、收奶点与 2 000多奶户分别签定了质量合同和奖惩办法。收奶点坚持桶桶化验,进厂奶车车车化验,使不合格奶一吨也进不了生产线。鲜奶检验合格后,经过三遍过滤才能进入浓缩岗。各岗坚持标准化作业,由厂质量检验科随时进行检验,并具有否决权。由于严格把关,产品合格率、特级品率始终保持在100%,优质品率也高达 97%。为了提高职工素质,厂里坚持每月两次政治学习和两次业务学习,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全厂送大专院校培训17人,请高校教师来厂办班培训48人,使车间领导文化程度普遍达到高中或中专以上,厂领导达到大专以上。他们还在岗位工人中开展“四有”达标活动,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已达 36%。制粉车间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使吨粉耗奶量由7吨以上降到6.9吨,荣获省优秀QC小组称号。
  【粮食局制油厂注重管理提高效益】 市粮食局制油厂自年初以来,始终注重在企业管理上下功夫,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在企业管理上,注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努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岗位工人进一步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同时注重产品质量,严把质量关,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新产品开发。他们还在全厂职工中开展了增收节支、增产节约活动,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截至1990年12月末,共加工大豆46 385吨,超额4 385吨完成年度计划;实现工业利润15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51%,被市政府授予标兵企业光荣称号。
  【大同制酒厂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产销两旺】 大同制酒厂1990年进一步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好景象。全年计划产量800吨,实际完成1 086.6吨,完成年计划的135.8%;计划产值 185万元,实际完成222.1万元,完成年计划120.05%;利税计划52万元,实际完成77.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9.23%。这个厂是一个自负盈亏的集体承包企业,1990年面临市场销售疲软,原材料涨价等困难,为了共渡难关,他们放手发动群众,群策群力,首先加强了生产结构调整,扩建了拳头产品“大庆老窖”的生产车间,使老窖酒产量由原来的年产量70吨增加到 100吨,同时减少其它固体酒生产,增加配制酒产量。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高、中、低档和高、中、低度白酒俱全,质量精益求精,价格低于省内同类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许多销售部门派人来厂采购。为了消化原材料涨价带来的不利因素,厂领导带领广大职工千方百计地节约开支,把过去单纯靠购进新瓶改为新旧结合,从群众手中收购旧瓶,仅这一项就节约资金10万多元。艰苦奋斗使这个有70年历史的老厂焕发了青春,也赢得了荣誉,1990年,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产品荣获东北三省一区的银杯奖,“大庆老窖”酒还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让区食品厂挖潜力降成本增品种】 让胡路区食品厂是以生产糕点为主,以及冰棍、吸塑产品的地方工业。1990年,他们在材料涨价,更新改造等项费用上升情况下,不把涨价因素转嫁给消费者,坚持在增加企业自我消化能力上下功夫。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投料制作标准,并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杜绝各种浪费现象。各个工序都严把质量关,从投料制作、烘烤到产品出厂都设有检验员,坚持每天对糕点产品质量实行现场检测,评分定奖罚,质量合格者给予奖励,对违犯操作规程和质量不符合标准者实行扣罚。与此同时,还努力增加花色品种,扩大销售范围。到1990年底,品种由1989年的40个增加到45个,成本降低1%,创产值现价301万元,利润16.1万元,成为大庆市17家地方骨干企业之一。
  【天使乐饮料集团公司成立,产品创“三优”】 大庆市饮料集团公司——天使乐饮料集团公司于12月20日成立。这个公司以大庆天使乐饮料厂为龙头,吸收了庆渝饮品厂、东风饮料厂、庆新饮料厂、冰凌饮料厂等厂家。公司的成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庆市饮料生产水平,开发出具有大庆特色的优质饮料。公司生产的儿童系列营养饮料“天使乐”和老人保健饮料“康家乐”被评为省优、‘部优、国优。“天使乐”儿童系列饮料是含有28种微量元素的营养保健饮料,黑龙江省医科大学研制成功后由原“天使乐”饮料厂试销,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1988年 6月获得黑龙江省营养保健饮料定点生产厂家许可证,同时获黑龙江省优秀新产品“黑龙杯”奖、“银鹤杯”奖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1990年12月又荣获国家轻工业部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铜牌奖。
  【东风化工厂人均产值、利润居全市中小化工企业榜首】 东风化工厂是以生产高级润滑脂为主的小型企业,1989年4月投产到1990年底,创产值500多万元,实现利润 110万元;人均创产值 8.6万余元,实现利润18 965元,居全市中小化工企业榜首,在全市中小化工厂评比中,被评为一类企业(1991年3月这个厂与高级润滑油厂合并,改名为大庆高级润滑油脂厂,人员由58人增至130人)。这个厂坚持质量第一、用户第一的思想,曾到 100多个单位调查走访,征求对产品的意见。为了满足用户需要,他们努力改变单一的产品结构,聘请国内著名的油脂专家作顾问,又先后开发了高基复合锂基脂、半流体齿轮脂、密封脂等10多种新产品,可以用来润滑高级进口设备,减少高级润滑油的进口。他们还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改进,用先进的循环剪切技术取代了原来的三滚碾磨机,密封包装取代了原来的盘式人工包装,电子自动计量仪代替了秤称计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市乳粉质量达五个特级一个一级品种】 全市5家乳品厂的6种产品,经全国质量统一检查,有5个品种达到特级,1个品种达到一级。
  1989年年底,全国乳品标准化质量检测中心在黑龙江省检查了93家乳品生产企业的全脂加糖乳粉和全脂乳粉。大庆市被检查的共有5家乳粉厂的6个品种。检查结果:中心实验厂生产的全脂甜奶粉、大庆乳品厂生产的全脂甜奶粉、大庆红岗乳品厂生产的全脂甜奶粉、大庆和平乳品厂生产的全脂甜奶粉、大庆乳品厂生产的全脂淡奶粉达到特级。大庆乳品二厂生产的全脂甜奶粉达到一级。
  【地方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
               地方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