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林业

林业

林业



  【各项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1990年,大庆市林业稳步推行科技兴林方案,并实施“四旁”计划等政策,超额完成了各项生产的年度计划指标。
  (1)计划整地26 300亩,实际完成21 502亩,完成年计划的81.8%,比1989年实际增长370.7%;计划造林15 000亩,实际完成I5 013亩,完成年计划的100.8%,比1989年实际增长150.3%;计划成林抚育 6 000亩,幼林抚育40 000亩次,分别完成6 232亩和40 000亩次;(2)计划农村义务植树54万株,实际完成55万株,完成计划的101.8%,比1989年实际增长101.3%,尽责率为76.5%;(3)计划育苗930亩,产成苗 200万株,实际育苗2 085.2亩,产成苗287万株,分别完成计划的224%和144%。(4)“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计划年绿化村屯20个,庭院104所,学校22所,道路23.5公里,实际绿化村屯40个,庭院187 所,学校47所,道路46.3公里,全部超额完成计划;(5)全市栽植果树7.4万株,折1 500亩,比历年有较大突破;(6)按省里规定全年火警、火灾不超过2起,过火面积不超过180亩。实际春防期间发生火警1起,过火面积120亩;(7)计划打翻防火道1 481.2公里,全部完成,而且质量好于往年;(8)全市共发生林政案件 178起,立案178起,结案166起,林政结案率93.3%;(9)多种经营生产计划产值660万元,实际完成669万元,完成计划的101.5%;计划利润90万元,实际完成91.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9%,分别比1989年增长111.5%和114.6%。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造林】 根据国家有关林业政策,1990年初,市林业局制定了鼓励群众造林的 7项优惠政策,扶持群众育苗、造林,调动了广大群众造林绿化的积极性。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农村“四旁”植树谁栽谁有;贫困户可划给土地造林,以林抵债;集体或个人可以承包造林;提倡国群造林,收益五五分成;乡、村苗圃产出的一级苗木,林业局补贴每株苗木费的30%等。
  【多渠道筹措造林绿化资金】 林业生产占地多、投资大、近期无效益,由于各级领导干部越来越认识到林业生产的重要性,因而舍得投资办林业。1990年,全市林业投资总计39.8万元,其中,三环企业总公司投资 7万元,大同区区、乡、村三级投资18.8万元,龙凤区10万元,红岗区 2万元。让胡路区政府采取区、乡(镇)补一点、村上筹一点、农户出一点、与卖主协商拖欠一点的办法,集资2万元,保证了造林绿化面积的完成。
  【“科技兴林”计划获五项科技成果】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林业走出危机、实现振兴的唯一出路。1990年,大庆市稳步推行科技兴林方案,加快科技兴林步伐。市林业局一方面坚持自己搞科研,一方面与教学、科研单位协作,经过多方努力,共获取 5项科研成果。这 5项成果是: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杨干象综合防治基础研究;火烧防火道试验;大庆地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研究;绥李2号、3号推广技术研究。
  【造林绿化标准高质量好】 1990年造林绿化一开始,市林业局就紧紧抓住绿化质量这一关,各单位也能够做到从严掌握,绿化标准立得高,使质量好于往年,主要表现在:(1) 选用良种壮苗。如大同区大同镇太安村营造的21亩农防林,全部用 2年生大苗。八井子乡、高台子镇选用母根造林,质量好,成活率高;(2)注重科学造林。如红旗林场的200亩大苗造林,横竖成行,二次扶正踏实,浇水及时。让胡路区对新栽植的树木设专人管护,给树木建卡;(3) 四旁绿化一次达标。各区、乡四旁绿化都超额完成了预定计划,并且严把质量关。如大同区八井子乡长安村四村,村四周栽植3年生杨树,村中街道各2行;九井子屯三侧植杨树大苗 7行;八井子乡小学也实现了一次达标。让胡路区喇嘛甸镇新村四周植 5行树,穿上了裙子。高台子镇政府为庭院绿化一次达标单位。路旁一次达标的有红岗区杏树岗乡民吉村一段路和喇嘛甸镇胜利村道路。
  【让区开展群众义务植树会战】 1990年 4月15日,让胡路区组织义务植树大会战,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少先队员,高高兴兴地履行义务,全天植树32 600株。让胡路区应参加植树人数11 000人,实际参加13 000人,计划植树61 000株, 实际完成74 000株,人均植树6.4株,居全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