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利建设

水利建设

水利建设



  【概况】 1990年,大庆地区大搞防洪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建设工程是:
  一、大庆地区防洪工程建设。1990年计划投资 3 900万元,实际完成4 529.74万元,超额16.1%。具体工程项目是:(1)完成水工建筑物共计34座,其中农道桥 9座,公路桥4座,涵闸9座,跌水1处,排水口11处,以上工程已全部竣工并验收;(2)完成中内泡滞洪区工程,维修旧闸1座,建新闸1座(新闸计划完成50%,实际完成70%);(3) 完成库里泡主坝、副坝加高、护坡、培土23.3万立方米。王花泡主坝加高培厚46万立方米,王花泡西三副坝填筑土方48万立方米和河道开挖8.1公里土方36万立方米的工程;(4)完成大庆地区1986至1988年的 3年防洪资料汇编及大庆市94个自然泡沼的正常水深、水面面积、最大最小蓄水量和堤坝长度开发利用等基本资料的调查。
  二、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抓了三项工作:
  (1)进行了大青山、太兴涝区治理。这两项工程于4月中旬评审设计方案,5月15日开工,8月10日完工(原定11月中旬完工)。两个涝区分别提前80天、110 天完成任务,给国家节省资金30.8万元,经验收质量达到设计标准。这两项工程共修主干渠6条,支干渠34条,开挖土方14.9万立方米,修桥、涵、闸及建筑物 142座,总投资70万元。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大青山、太兴地区易涝面积3.6万亩,使两个区、3 个乡、10个村、30个屯、2 660户受益,也为今后的防洪排涝创造了有利条件。
  (2)开展备水抗旱工作,全市坐水种植面积突破51万亩。在这项工作中, 市水利局具体抓了三个环节:一是反复深入各农业区进行旱情调查,为市政府制订抗旱决策提供依据;二是积极组织检修机电井124眼,修机泵752台,修变压器 472台,检修高压线路85公里。同时还加工订购、下拨机泵58台,小水桶 200个,下拨打抗旱井资金18万元;三是推广抗旱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于4月2日在大同区召开了全市备水抗旱工作现场会。通过上述工作,为抗春旱、保全苗,促进全市农业全面丰收做出了贡献。
  (3)进行机电井普查。为了摸清全市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4 月27日至9月26日,市水利局用5个月的时间对全市机电井的底数、状况、效益情况进行了普查。全市共有机电井1 314眼,其中完好井874眼,占66.5%;报废井 214眼,占16.3%。已落实管理责任制的井838眼。1990年,市政府投资28万元,共打抗旱井20眼,对抗春旱和人畜饮水发挥了较大作用。
  【自行设计、选材完成大口径HDPE塑料管中深井试验】 1990年 9月19日,市科委在大同区举行有省、市级专家参加的大口径HDPE塑料管中深井试验技术鉴定会,为这项试验做出了结论,认为“大庆市水利局试验的大口径HDPE塑料管中深井,为高寒地区中深井设计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所选用的材料新,造价低,使用寿命长,成井容易,是井型结构的新发展,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建议进一步总结经验,在省内和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使用。” 用(P250塑料管在大同区大同镇打的这口深80米的农田灌溉井,与钢管相比,具有安装方便,使用时间长,造价低等优点。
  【东风水库引水工程】 1990年春季严重干旱,致使东风水库引不进水,影响了用户用水。4月份,由市水利局牵头协调,组织客运公司、公路工程公司、三环企业总公司、 农牧局渔场、龙凤区等受益单位分派了清淤、清障、筑堤、加固等工程任务。5月份开始通水并连续进水,9月份,东风水库蓄满,解决了东风区域用户、鱼池、水田用水问题。这项工程共出动机械台班60个,投入工日500个,用编织袋、麻袋1 000条。割芦苇清障7 000平方米,清淤道1 000米,修筑堤坝1处长40米,挖通6处卡口,土方量达1 000立方米。